教育圈的市场人 市场人的社交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82|回复: 0

《社会性动物》(下) -精简版

[复制链接]

5715

主题

7684

帖子

76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9
发表于 2017-9-2 09: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
「卡片作者」Cyue
预计本篇需要71分钟



Day 1 人的攻击性

№.1 今日导读
№.2 攻击性是本能吗?
№.3 攻击性是否有益?
№.4 攻击的原因(上)
№.5 攻击的原因(下)
№.6 如何减少暴力
№.7 今日总结

Day 2 偏见如何产生

№.8 今日导读
№.9 偏见的本质
№.10 偏见对人的影响
№.11 责怪受害者
№.12 微妙的偏见
№.13 今日总结

Day 3 消除偏见

№.14 今日导读
№.15 偏见产生的原因(上)
№.16 偏见产生的原因(下)
№.17 国家干预的作用
№.18 相互依赖: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上)
№.19 相互依赖: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下)
№.20 今日总结

Day 4 喜欢你

№.21 今日导读
№.22 赞扬和帮助他人的效果
№.23 有能力,有颜值
№.24 看脸,看脸
№.25 喜欢、被人喜欢和自尊
№.26 爱与亲密(上)
№.27 爱与亲密(下)
№.28今日总结

Day 5 比较无聊的心理学知识

№.29 今日导读
№.30 凡事打个问号
№.31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32 随机分配的重要性
№.33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挑战性
№.34 伦理问题
№.35 今日总结



Day 1 人的攻击性

№.1 今日导读

通过上周的阅读,我们知道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人们的观点是多么容易受到来自群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们对社会和自己的认知总是存在很多偏差,“认知失调”的现象常常发生 。但出于追求完美,维护聪明善良的自我形象的心理,人们往往乐于对失调的认知进行一系列的自我辩护,哪怕因此而歪曲了事实。这是一种“防卫”的心理状态,但人同时存在着“攻击”的本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看待人类的攻击性的。


№.2 攻击性是本能吗?

越南战争期间,本书作者阿伦森有一次和小儿子哈尔一起看电视,新闻报道了一起美国飞机在一个村庄被凝固汽油弹击落的事件。哈尔当时大约十岁,他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凝固汽油弹?”阿伦森随口答道:“那应该是一种能够让人燃烧的化学制品;它很有黏性,一旦粘到皮肤上,就弄不下来了。”解释完,阿伦森便接着看电视。几分钟后,他无意中看了哈尔一眼,发现小男孩已经泪流满面。当阿伦森意识到哈尔是在为战争中的人们所受的痛苦而难过时,他被自己的冷漠刺痛了:“难道我已经变得如此冷酷,能够像回答午饭吃什么一样来回答孩子这样的问题了吗?难道我对人类的残忍已经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了吗?”

也许这种无动于衷并不奇怪,如果试图把世界历史概括为一本薄薄十几页纸的小册子,上面罗列的主要内容会是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而这,就是人类的历史。事实上,在所有地球上的动物中,人类是一个极其富有攻击性的种群,除了几种啮齿目,没有其他哪种脊椎动物会如此肆意残害同类。(注:啮齿目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一般上下颌各有一对门齿,喜欢咬较坚硬的物体,鼠类就属于啮齿目。)

那么,人类的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吗?我们先简单地分辨一下攻击性的意义:攻击行为是意图造成伤害或引起痛苦的行为,无论是言语的还是身体的,无论是否达到目的。攻击行为分为因愤怒而引起的敌对性攻击,旨在令别人痛苦,比如恼羞成怒的足球队员向对手大打出手;和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工具性攻击,这种攻击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并非伤害人,例如足球比赛中为了截球铲倒对手。

关于攻击性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但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这可能是因为所有的观察和证据都来自人类以外的动物。曾有心理学家将小猫和老鼠放在一个笼子里喂养,发现它们关系亲密,小猫也不会捕捉其他老鼠,从而提出质疑“猫出于本能捕食老鼠”的说法。但是这个实验只能证明攻击行为可以被早期经验抑制,不能说明攻击行为不是本能的。

也有实验者在隔离条件下单独喂养老鼠,它不会习得攻击其他老鼠的经验,但向鼠笼里放入另外一只老鼠时,这只老鼠立刻向来者发起了攻击,且攻击方式与有经验的老鼠相同。这个实验说明,攻击性不需要习得。但攻击行为是由外来老鼠引起的,而不是由内部原因引起的,因此也不能说明攻击行为来自本能。

有另一种说法是,攻击性是进化而来的,它对人类具有生存价值才得以被保存下来;但同时,有机体也进化出了相应的抑制机制,在必要时为了切身利益而压抑攻击性。而对于人类而言,异常复杂的社会情境对攻击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的行为模式富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塑性,生活在北美的易洛魁印第安人原本和平地狩猎了几百年,但到了17世纪,他们因与欧洲人之间的毛皮交易而和邻近的呼伦族产生竞争关系,爆发了一系列战争,易洛魁人才开始变得凶残和好斗。在这里,社会情境的变化引起了人类攻击性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还有许多的相关研究没有被我们提及,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本能中具有攻击性,但攻击行为并不完全是由本能引起的


№.3 攻击性是否有益?

如前文所讲,冲突的社会环境会增强人们的攻击性,而和平的社会环境则会减弱攻击性。如果社会环境的作用确实可以降低人类的攻击性,那么是否应该降低呢?

(一)适者生存

有心理学家主张攻击性对进化有重要作用。在猴群中,最强壮、攻击性最强的雄性总是占据着统治地位,占有与大部分雌性交配的机会,从而使猴群拥有强大的后代,也因此增大了种群存活的几率,对海象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许多人认为不应试图去影响人类表现出来的攻击性,毕竟“适者生存”。

而有学者则认为,过分强调生存中的冲突与对抗,是对达尔文理论的误解。非竞争和非攻击的行为——即合作与互助,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存价值。蚂蚁、蜜蜂等就是极佳的范例,黑猩猩也会表现出利他行为:当两只黑猩猩被关在相邻的笼子里时,如果只给其中一只提供食物,另一只会向它乞求分享。尽管拥有食物的黑猩猩很不情愿,但它仍然会递给对方一些吃的。这种共享行为是根深蒂固的。

而当今很多国家的主流文化更多地倾向于鼓励竞争关系,整个教育制度都建立在适者生存的基础之上,只求高分而不是鼓励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考试得到高分的孩子会看不起其他同学,把生活的一切都当成是比赛,对获胜的迷恋战胜一切,存在于这样一种文化取向中的可怕潜台词是,为了能笑到最后,可以不择手段,毕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当我们环顾四周,看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随处可见的冲突和仇恨,看到历史和现在重合在一处的战火、屠杀和恐怖活动,看到足以摧毁地球每一寸土地的核武器时,难道不应怀疑人类攻击性的现实意义吗?

(二)帮助宣泄情绪

有一种支持攻击行为的说法是,它能够帮助人们宣泄情绪。回顾以往的经验,你是否说过或者听别人说过“你需要发泄一下”之类的话?

但大量的证据都站在了该观点的对立面。心理学家布希曼在实验中,预先请助手帮忙激怒实验参与者,随后将参与者分配成三组:一是一边想着惹人恼怒的助手,一边去击打沙包;二是为了锻炼身体去击打沙包;三是安静地坐上一会儿。几分钟后,谁的愤怒情绪值最低呢?实验者发现,是第三组安静坐下来的学生。再接下来,实验者使参与者们能够攻击助手,向他发出刺耳的噪音。这时,那些想着“敌人”去击打沙包的学生表现出最强的攻击性,他们向助手发出的噪音响度最大、时间最长。击打沙包这样的活动,并不能减少愤怒。其他研究者也发现,对抗激烈的橄榄球活动也不能减少愤怒,反而会使选手攻击性增强。现实生活的经验也常常告诉我们:攻击性的言语会促使冲突升级。

这似乎很奇怪,“发泄精力”的民间智慧与科学论证产生了分歧。我们试图这样解释:因为人类是具有认知能力的动物,我们的攻击不仅来自生理紧张,也与思维有关。在上一周的失调理论中我们说到,敌对行为发生后,我们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而这种态度随后会导致新的敌对行为。在这里,则是当参与者想着助手去攻击沙包后,他们会为自己的攻击行为辩护,认为助手“超出一般”地讨人厌。既然他本身不是个好人,那么向他发出噪音进行攻击当然也是合理的。这就是“一旦你开始诋毁某个人,之后你也更容易再次伤害他”。


№.4 攻击的原因(上)

探究了攻击性是否是人类本能和攻击性的利弊,我们再来看看,人们为什么会做出攻击他人的行为,有哪些因素可以刺激人做出攻击行为呢?

(一)神经学和化学的原因

实验发现,如果电击动物大脑中央区的杏仁核,动物会变得暴躁;而抑制杏仁核的神经活动则能使它们变得温驯。但同样的神经刺激并不总是导致相同的行为反应,还取决于外界环境,比如有一只杏仁核受到刺激的公猴,当它面对的是一群支配欲弱的公猴时,它会攻击它们;但当它面对一群支配欲强的公猴时,它会逃跑。

(二)睾丸素

注射睾丸素会导致动物的攻击性变强。对人类的研究也有类似的证据,比如暴力犯罪者比非暴力犯罪者的睾丸素水平高,青少年犯罪者比普通大学生的睾丸素水平高。睾丸素水平与攻击性行为互相促进。由于睾丸素是一种雄性荷尔蒙,我们很容易想到是否男性的攻击性高于女性呢?在身体攻击方面,确实如此。但是在非身体攻击方面,女性做得更多,她们通过排挤、搬弄是非、制造谣言来攻击他人。

(三)酒精

日常经验告诉我们,酒精常常与打架斗殴、家庭暴力联系在一起,实验也证明,饮酒过量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对挑衅行为做出激烈反应。不过这并不是说,酒精会直接导致攻击行为,只是酒精会减少社会规范对人们的约束作用,以及可能影响人们的正常认知能力,从而更可能对外界刺激做出过度反应。

(四)痛苦体验

当动物处在痛苦的境地而不能摆脱时,它们往往会攻击其他动物或者同类。人也如此,当我们体验到剧烈痛苦时,会迁怒于周围的事物。博克威茨发现,当学生的双手浸入刺骨冰冷的水中时,他们的攻击性会上升。另一项实验中,实验者控制了房间的温度,发现待在高温房间的参与者表现出了更多的敌意。

(五)挫折

如果一个人在追逐目标时受挫,他的攻击性会上升,尤其是在眼看目标就要完成却被打断时。比如实验发现,在排队时,插队者如果插在第二个人前面(相比第十二个人),排在他后面的人的攻击性反应更大。心理学家巴克等人将一些小孩分为两组,一组小孩只能隔着金属网看着一屋子非常吸引人的玩具,他们期望可以去玩,但却不被允许,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等待后,他们才最终能够玩玩具。另一组小孩则没有任何阻碍直接能够玩玩具。结果发现,第二组玩得非常高兴,但第一组期待能玩玩具却在最开始受挫的孩子们,在最终能够玩玩具时,会破坏玩具。只要存在不能被满足的期望,就存在可能诱发攻击性的挫折。

(六)排斥与拒绝

美国哥伦拜恩中学曾发生一起血腥枪杀案,两个学生在杀死了一位教师和十二个学生后自杀。这并不是唯一一起校园惨案,是什么导致这些学生向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开枪呢?
阿伦森认为,在美国的中学里,普遍存在着病态、有害的氛围,各种排外的小团体层出不穷,而这些小团体内部也存在阶层之分。处在学校“生物链”上层的学生,拒绝、挖苦和羞辱处于下层的学生,因他们穿着不得体、太高或太矮、太胖或太瘦而叫他们怪胎、傻瓜、娘炮等等。研究中证实,这种排斥与拒绝能够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包括使攻击性增强。

实验者先使一群大学生彼此熟悉起来,然后问他们将来想同谁一起工作。实验者告诉其中一组参与者说,谁都不愿意同他们一起工作。之后,当这组参与者获得攻击他人的机会时,他们表现出了更强烈的攻击性。我们可以看到,在特文格实验中参与者面对的拒绝,远比不上学生在校园中日常遭受的那些。因遭受拒绝和奚落而进行的屠杀行为固然是疯狂的,但并非完全不可理解。除了他们,更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正承受着类似的压力,而选择默默忍受。在哥伦拜恩枪杀案后,网络聊天室被那些不快乐学生的发言淹没了,他们谴责枪杀案,但却又表示理解凶手的行为,他们的发言大致可以归纳为:我绝对不会这么做,但我确实幻想过!这种说辞难道还不足以震动外界,使人们多关注并想办法处理校园内的歧视和拒绝现象吗?


№.5 攻击的原因(下)

(七)社会学习与攻击

人类的一个特点是,喜欢并能够对他人的行为意图进行归因。同样是被人踩了一脚,这个人行事一向是体贴谨慎还是嚣张莽撞,会影响你将踩人的行为归因为不小心还是故意,而后者可能会导致你的攻击性反应。

环境中与攻击有关的暗示,也会影响攻击行为。在一项实验中,学生们身处不同的房间,有的房间放着一杆枪,有的是一件中性的物品比如羽毛球拍。实验者故意激怒学生。随后,这些学生得到电击同学的机会。实验发现,被激怒时现场存在攻击性刺激的参与者,向他人发出了更强的电击(可以回想第四章讨论的启动效应)。这一发现与我们通常听到的“枪不会自己杀人,只有人才会杀人”并不一致,正如博克威茨所言,一个人决心要使用暴力,他很可能扣动手枪的扳机,但假如他已经做好了攻击的准备并且没有受到制止,扳机也可以扣动他的手指。社会学习能够抑制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匿名而不用负责任的情况下,人们的攻击性往往会更强。

(八)社会学习、暴力与传媒

你也许听过心理学家班度拉有一个著名的社会学习实验:实验中,让儿童观看一段短片,片中成人对一个充气“不倒翁”娃娃拳打脚踢,有时还会进行辱骂;之后,让这些儿童去和不倒翁玩耍。实验发现,儿童不仅会模仿成人对不倒翁进行攻击,还会创造出其他攻击行为。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力极大,而毫无疑问,电视节目中总是充满暴力(研究表明,含暴力因素的节目达58%),并且有约40%的暴力是由扮演英雄榜样的角色发出的。

媒体上的暴力对儿童有什么影响呢?一些长期追踪研究表明,儿童时期观看暴力影视越多的人,长大后表现出的暴力也越多。当然,这一论证是可以被反驳的,比如说,一些儿童之所以会收看较多的暴力节目,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暴力倾向。

那么我们再看其他一些研究。李伯特和拜伦曾将一些儿童分为两组,一组观看一段十分暴力的警匪剧,另一组收看令人激动但没有暴力的体育节目。观看结束后让所有儿童一起玩耍,此时发现那些观看了警匪剧的儿童出现出更多的暴力行为。其他研究者则进一步说明,收看暴力节目对那些本身有暴力倾向的儿童的影响更大,而一开始没有暴力倾向的儿童一般不会仅仅因为一部暴力影片就表现出攻击性。请注意这里对“一部影片”的限定,因为帕克和同事们发现,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接触暴力影视后,不论是否一开始就具有暴力倾向,绝大多数孩子都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虽然我们不能断定,暴力节目会导致所有人去从事暴力活动,但暴力节目对儿童甚至成人的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至少,电视暴力会导致人们对暴力行为的麻木不仁,比如本章开头所举的例子。

(九)媒体、色情与对女性的暴力

约会强奸是强奸案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即所谓的熟人犯案。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男性没有把女性的拒绝当真,认为她们是欲拒还迎。因为青少年从文化中潜移默化习得的“常识”出现了谬误,它们暗示,女性角色应该拒绝性建议,而男性角色则要坚持。在一项对中学生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男生和女生都同意,一位男士在听到女士说“不”时应该停止性建议,但同时又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当女士说“不”的时候,她不是真心的。

这种性脚本的形成是受到整个社会的氛围影响的,而它又反过来通过影响人而影响社会氛围。在过去的20年间,媒体对性行为的描述越来越露骨,与此同时强奸案也呈增加趋势。媒体色情是否像媒体暴力一样会诱发更多的色情行为呢?经过审慎的讨论,美国总统反淫秽与色情委员会认为,性暴露作品本身不会导致相关的反社会行为,但与暴力结合的暴力色情作品却会增加人们对女性性暴力的认可,影响针对女性的攻击行为。


№.6 如何减少暴力

假如我们决定应降低人们的攻击性,应该怎么去做呢?构建一套逻辑完整的论证,来说明攻击的危险和可能带来的痛苦,从而说服别人?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很多人是不能被理智说服的。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简单奏效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

(一)惩罚

我们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攻击行为的实施者进行惩罚。假如一个小女孩攻击她的同伴,我们可以通过呵斥、拍打、冷待等办法给她一个教训,以使她不要再犯。在短期内,这一点确实有效,并且惩罚越重,效果越好。但长期看来,它却会产生反作用,现实中的长期观察表明,来自父母的严厉惩罚可能会导致孩子极具攻击性,或者长大后习惯依赖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

来自现实观察的证据,总是面临着影响因素过多的质疑,比如我们可以挑战前面的观点,认为孩子们之所以长大后极具攻击性,可能并不是因为父母的惩罚,而是因为其父母本身就是习惯依赖暴力的人,孩子不过是在模仿父母的处事方式。来自实验室的证据进一步表明,一个儿童受到了体罚,如果实施体罚的成人平时对待他总是温和与体贴的,那么在这之后,即使这个人不在场,儿童也会遵从他的要求。相反,如果实施体罚的人一向冷漠严厉,那么一旦这个人离开,儿童便不再遵从他的期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一种温暖的人际氛围中谨慎地运用惩罚,便可能是有效的。

(二)对攻击性榜样的惩罚

有人认为,目睹攻击性榜样受到惩罚,人们的攻击性就会减少,历史上的公开绞刑就是该观点的实际应用。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支持这一理论,正如美国总统法律执行委员会所说,死刑并没有降低杀人的犯罪率。来自实验室的证据则说明,在观看一段关于某个人攻击别人并因此受罚(或受到奖赏)的影片后,那些看到受罚情节的孩子比看到奖赏情节的孩子表现出更少的攻击性,但同时,他们的攻击性仍高于未看到攻击性榜样的孩子。看到攻击性榜样受到惩罚,不会增加攻击行为,这一点似乎是确定的,但是否会降低儿童的攻击性则是不能确定的。

(三)奖赏替代性行为

有一种说法认为,有一些孩子之所以表现出攻击性,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类似“你看,只要我打弟弟,妈妈就会注意我”。那么,当孩子表现出攻击行为时,不要理睬他,当他不再攻击时再去奖赏他。这一理论被一项幼儿园实验所证实,当老师们按照这个理论行事几周后,孩子们的攻击性明显下降了。另外一项鼓舞人心的证据更说明,就算是挫折,也不一定导致攻击行为,只要事前引导孩子们多关注积极性行为,他们便能够表现良好。

在这一研究中,一些孩子的积极性行为总是得到奖赏,另一些孩子的攻击性或竞争性行为总是得到奖赏。之后,故意使孩子们经受挫折,观察他们的反应。结果发现,那些被鼓励进行积极性行为的孩子表现出较多积极的行为和较少攻击性行为。这一结论是可喜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因此相信我们能够教育孩子在面对挫折时积极应对,而非付诸于暴力则实在是太天真了,毕竟整个社会都在不停地告诉他们,暴力很有用。屏幕上充满了詹姆斯·邦德式的英雄,无论是复仇者还是秘密特工,暴力都是他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孩子们确实会相信,毕竟那是他们的英雄。

(四)建立对他人的移情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现象。费斯巴哈认为,要将痛苦强加于与我们一样的人是很困难的,除非受害者丧失人性,不配列于我们之中。这就是在前面自我辩护章节中提到的,参与越南美莱村屠杀的军官称越南人是劣等人的原因。将受害者“去人性化”,伤害他们便容易得多。而一旦人们之间能够移情,攻击性行为就很难出现,这一点已被实验证实。


№.7 今日总结

关键词:

攻击性,影响攻击性的因素,减少暴力

要点:

  1. 人类的本能中具有攻击性,但攻击行为并不完全是由本能引起的。

  1. 有心理学家主张攻击性对进化有重要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过分强调生存中的冲突与对抗,是对达尔文理论的误解。

  1. 大脑神经、睾丸素、酒精、痛苦的体验、挫折、来自其他人的排斥、环境暗示、传媒中的暴力都对人类的攻击行为有影响。

  1. 减少暴力的可能的途径:在一种温暖的人际氛围中谨慎地运用惩罚;看到攻击者受到惩罚;鼓励人们进行积极行为;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感知他人的痛苦。

思考与讨论:

  1. 你认为人类的攻击性是出于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试着举例说明。

  1. 这种攻击性的行为对我们宣泄情感真的有用吗?在愤怒时期你会如何选择,是去寻找相对暴力的方式来发泄还是静坐?

  1. 研究表明,在匿名而不用负责任的情况下,人们的攻击性往往会更强。在网络上,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结合今天学习的减少暴力的方式,你认为网民们应该如何控制并减少自己的暴力行为。



Day 2 偏见如何产生

№.8 今日导读

昨天我们详细了解了攻击性的由来,并讨论了它的现实意义及控制手段。我们知道人类有攻击的本能,但环境(包括人、事物)对其造成的影响却更大。
今天我们会一起探究,偏见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产生的。


№.9 偏见的本质

严格来说,偏见既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正向的如“女性简直是厨房的主宰,她们总能做出许多美味的食物”,这的确是偏见,但态度是正面的。不过今天我们暂不探讨正向偏见,本书中探讨的偏见特指:人们根据片面信息而对特定群体抱有敌对和负面的态度

我们将引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的一段对话,来理解偏见:

X先生:犹太人只关心他们自己的团体。

Y先生:但是按照人口比例来说,犹太人在社区捐助活动中更慷慨。

X先生:这是因为他们总是邀宠,总是干涉教会事务。除了钱,他们什么都不在乎。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犹太人银行家。

Y先生:但调查发现,犹太人从事银行业的比例远远低于非犹太人。

X先生:确实如此,他们很少从事那些受人尊敬的行业,他们只会搞电影业或者夜总会。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怀有偏见的人,就算把事实摆在他面前,他也是“我不听我不听”,千方百计地找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

在上周四所阅读的内容中,我们就提到过社会定型和内群体、外群体之分,定型是指人们在认知外群体时,总是会贴标签,认为他们全部具有同样的特征而忽略群体成员的个体特异性。比如认为所有黑人都天生节奏感强,所有犹太人都惟利是图等等。当有人举出实例来驳斥心有偏见的人时,就算他们被迫承认“这个人”不一样,也仍然坚称这个人不过是一个特例。如上面的例子所体现的,一个偏见很深的人,很难受不同的意见影响。

偏见与定型的坏影响显而易见,比如在美国白人中有一种典型的偏见,即将黑人与暴力联系起来。查尔斯·邦德及其同事比较了一所由白人管理的精神病院对待白人患者和黑人患者的行为。当患者出现暴力行为时,医护人员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病人关入隔离屋内(温和手法),二是给他们穿上约束衣并使用镇静药(严厉手法)。

研究员观察发现,尽管黑人患者和白人患者在暴力行为频率方面没什么差异,但是黑人被用严厉手法对待的次数几乎是后者的四倍。不过,在入院一个月后,医护人员对黑人患者使用严厉限制措施的次数明显下降。显然,一开始定型和偏见起作用了,但随着彼此熟悉度的增加,偏见消失了。

但正如在介绍社会认知时我们所说的,定型在多数情况下,是帮助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快捷方式。比如听到“学霸”或者“推销员”这类字眼时,我们头脑中会浮现出一种特定的形象。当这种形象建立在可靠的经验上并且完全正确时,它能够帮助人们简化复杂的认知过程。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1. 首先是定型易导致我们忽略个体差异;

  1. 其次,多数定型并不是可靠而正确的。

定型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来自道听途说的信息,用来为我们自己的利益和残忍辩护,并且往往能够“自证预言”。例如假设黑人是愚蠢的,那么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便是正确的;假设妇女天生是家务能手,那么在男性优势社会将她们绑在锅铲上便是正当的。当得不到教育机会,一个人自然就很难聪明起来;当长期被要求待在厨房,一个人也很难做不好饭菜——于是带着偏见的预言被证实了。

就算是正向的定型——例如认为黑人天生具有节奏感,认为同性恋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也是有害的。因为它简单粗暴的概括,剥夺了一个人拥有个人特征的权利,无论这些特征是好是坏。


№.10 偏见对人的影响

美国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在学业上存在差距,并且前者的退学率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即使是将那些同样聪明、同样准备充分的黑人和白人学生进行比较,差距依然存在。阿伦森和同事斯蒂勒经过分析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黑人学生害怕被证实“智力低下”的“定型”。他们因此提出定型威胁现象,指一个群体内的人,如果被定型认为不如另一个群体,他们对这种定型的担忧会影响其在标准测验中的成绩

阿伦森及其同事挑选了一些数学能力出众的男性白人学生,告诉他们将参加一场难度很大的数学测验。然后告诉其中一半学生,他们想了解亚洲学生数学能力更强的原因。结果发现,那些面临定型威胁的学生的测验成绩明显更差。在这个实验里,即使是本身能力优秀的群体,在面对定型威胁时,也会受到影响。

有一些性别定型似乎是有道理的。比如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为友爱,伊格丽等人的研究表明,女性行事的确更友好、更具社会敏感性,男性则更具支配性和独立性。姑且不论这种现象是否也是一种“自证预言”,但就现象本身来讲,事实上也肯定存在社会敏感性高的男性、独立性强的女性,这种定型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都剥夺了他或者她作为独立个体、拥有独特秉性的权利。

多数关于性别的定型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其危害也就更大。有学者详细分析了50多项针对女性定型的研究,发现它们的结果非常一致:

  1. 如果在一项任务上取得成功的是一位男性,旁观者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他的个人能力,如果取得成功的是一位女性,旁观者(包括其他女性在内)则倾向于归因为她很勤奋;

  1. 相反,如果任务失败了,对男性的归因通常是运气不好或不够努力,对女性的归因则通常是她能力不够。

人们习惯做出与偏见一致的归因,这一现象叫作“基本归因偏误”。不同的归因常影响后续行动方向,有人考察了19300场网球比赛,发现在输掉第一局的情况下,男选手更可能扳回第二局和第三局,而女选手更可能连输三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具体场景,当输掉第一局时,男选手倾向于认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下面更努力即可;女选手则倾向于认为自己水平不佳,从而产生放弃心理。

研究还表明,女性倾向于低估自身能力。初中女生把自己在数学考试中获得的好成绩归因于运气,男生则把自己的好成绩归因于能力。并且,在数学上获得好成绩时,女孩的自豪感明显低于男生。这种自我打击的观念与社会普遍持有的态度分不开。


№.11 责怪受害者

从来没有成为某种偏见的受害者的人,很难理解受害者的心情。他们本身可能是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他们也并不希望事情发生,但是一种天然的、难以觉察的自以为是,仍然悄悄影响着他们的态度,致使他们对受害者横加指责。比如 “如果一个妇女被强奸,一定是她发出了某种挑逗信号”,这样的言语的含义是一致的,它要求外群体的成员更加严格地遵循(那些为多数人所在的主导性群体而设置的)规则

讽刺的是,将困境归咎于受害者本人的倾向,却是由人们追求世界公平的愿望所引起的。人们惯于将一些难以解释的不平等现象归咎于个人。假如有两个工作同样努力的人,通过掷硬币使其中一个人得到一大笔奖金,另一个人一无所获,大多数旁观者会评价说,那个运气不好的人工作不够努力。同样,在那些强烈主张世界公平的人们中间,对穷人的负向态度也极为普遍,认为他们的困境是因为懒惰、缺乏上进心或者其他自身因素。毕竟,如果我们意识到世界上有一些人本身没有过错,却连基本生活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会感到多么可怕、良心会多么地不安!只有相信他们是咎由自取才可获得些许的安慰,不是吗?


№.12 微妙的偏见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为反偏见而进行抗争,如今社会的偏见(比如对女性的偏见)较之从前已经大大减少了,但与此同时,我们绝不能下定结论说偏见已经消失,事实上,它们只是更隐蔽、更难以被人(包括偏见者自己)觉察。

心理学家考察了白人对其他白人或黑人提供帮助的行为。发现,只有当黑人学生确实已经尽力的情况下,他才可能得到和白人学生一样的帮助。假如提供帮助的白人认为求助的学生并没有尽力,相比于白人学生,他们更容易拒绝来自黑人学生的求助。此时,尽管这些人的行为实际上带有偏见,但是他们依然能够保持自己不带偏见的形象,因为他们拒绝黑人学生的求助是有理由的:他自己没有尽力。

我们曾提到媒体上女性的刻板形象,她们极少是权威、知识分子或者冒险家,而经常是有魅力却头脑简单的“花瓶”。

媒体中的女性定型,会引导人们相信女性更适合厨房,毕竟我们频繁见到的女性形象确实如此。她们不适合出现在会议室的主位,不能够担当大任,毕竟我们很少见到这样的描述。电视商业广告中对女性传统角色的描述,弱化了女性对自身潜能的感知,并可能抑制她们的成就欲望。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实验者让一些女性收看定型化的商业广告,部分参与者看到的广告将女性描绘成迎合男性性需要的对象或者能干的主妇;部分参与者看到的广告中的女性与传统角色相反。当实验者要求参与者想象她们今后十年的生活时,前一组女性参与者更少关注职业和其他成就,后一组参与者的成就欲望却和男性一样高。不过,对男性参与者的研究发现,他们的欲望水平不受广告的影响,无论广告描述的是传统角色还是非传统角色。


№.13 今日总结

关键词:

偏见,定型,定型威胁,责怪受害者

要点:

  1. 偏见指人们根据片面信息而对特定群体抱有敌对和负面的态度。

  1. 定型是指人们在认知外群体时,总是会贴标签,认为他们全部具有同样的特征而忽略群体成员的个体特异性。定型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来自道听途说的信息,用来为我们自己的利益和残忍辩护,并且往往能够“自证预言”。

  1. 定型威胁现象,指一个群体内的人,如果被定型认为不如另一个群体,他们对这种定型的担忧会影响其在标准测验中的成绩。

  1. 将困境归咎于受害者本人的倾向,却是由人们追求世界公平的愿望所引起的。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学习了定型的概念及其影响、定型威胁与性别定型、定型与归因等内容,也对偏见进行了介绍,明天我们将对偏见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地分析。学习之前,我们可以事先想一想偏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你能否分辨出正向的定型与负向的定型,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影响。从自己的性别出发,有哪些关于性别的定型对你产生了影响?



Day 3 消除偏见

№.14 今日导读

通过昨天的思考,对于是什么导致人们产生偏见, 你有答案了吗?偏见又是否是与生俱来的呢?从基因的角度来讲,我们可能天生地对与自己基因不同的人表现出反感;但大多数心理学家赞同,偏见的特性更多是后天习得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偏见产生的原因。


№.15 偏见产生的原因(上)

我们分不同原因来一一讨论偏见是如何产生的:

(一)经济和政治竞争

有观点认为,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强势群体试图通过诋毁和掠夺弱势群体,来获取利益。例如,由于农奴制度,美国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间互有偏见;由于工作机会有限,竞争加剧,歧视和负向定型也迅速增加。

多拉德早年考察了一个工业小镇的偏见形成,他发现,一开始小镇对外来的德国人并无明显的偏见,但随着工作机会变少,竞争压力变大,偏见出现了:当地白人开始攻击外来者,诋毁、藐视和仇视他们,在他们面前保持一种优越感。如果某个当地人身处逆境,他便更可能去指责外来者,因为他们的到来使得原本的竞争更加激烈。上世纪70年代的一项调查认为,针对黑人的偏见大多数都来自那些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稍稍高于黑人的群体,尽管有许多可能的解释理由,但工作岗位竞争对此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检验竞争和冲突是否会导致偏见,谢里夫和同事们在童子军夏令营安排了一场实验。夏令营的男孩被随机分为鹰组和响尾蛇组,实验者先通过多项合作任务去提高小组内部的凝聚力。之后在两组之间安排竞争性活动(举行各种比赛,给赢得比赛的小组奖赏等),使两组产生对抗和冲突。为了增加冲突程度,实验者还采取了一些恶劣的方法,比如故意令鹰组很早到达野营晚会,而晚会上的食物一半新鲜诱人,另一半看起来倒人胃口。由于敌意和竞争已经形成,鹰组的男孩毫不客气地吃光了好吃的食物,留下另一半给响尾蛇组。当响尾蛇组终于“姗姗来迟”,看到自己吃了亏,他们愤怒地指责和贬低鹰组。而鹰组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先到先得而已,于是他们也开始反唇相讥。口头侮辱很快升级,一场骚乱开始了。在此之后,实验者取消了竞争性活动,代之以大量的社会交往,但敌意仍在增长。最后,研究者仍然成功地减少了敌意,我们在本章后面部分再讨论。

(二)替代性攻击:替罪羊理论

在上一章我们提到,受挫者对挫折源具有强烈的攻击倾向。但很多时候,挫折源是不清晰的或者难以直接报复的。如果出现了失业潮,失业者该攻击谁呢?经济制度吗?经济制度太模糊且没有实体,很难进行攻击。国家领导人吗?不,攻击他要冒很大的风险。每到这种时候,替罪羊就出现了。

替罪羊是那些他们不喜欢的、显眼的而又相对弱势的群体。在纳粹德国,这只替罪羊是犹太人;在19世纪的加利福尼亚,这只替罪羊是中国移民。虽然我们很难弄清楚替罪羊现象的全部原因,但除了经济和政治因素,情感也肯定起着作用。


№.16 偏见产生的原因(下)

(三)自我形象与维持地位

在自我辩护章节,我们讨论过一件事,即如果我们做了伤害别人的事,就会有一种迫切地贬低受害者的需要。如果我们相信某个群体是劣等人、不配与我们为伍,那么奴役他们、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不允许他们从事体面的工作,便没有什么不道德的。我们依然可以走进教堂,并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是个正派人。

这种自我辩护可以保护我们的自我形象,但同时它却使偏见和敌意日益增长。一些研究说明,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否很低,或者是否在下降,可以预测其偏见。克罗克和她的同事发现,大学里的女生联合会有地位高低之分,那些属于较低地位联合会的女大学生,对其他女生联合会的偏见和贬低更多。在对黑人的偏见上也有类似发现,那些地位较低或者地位在下降的白人,对黑人的厌恶最大。

(四)带有偏见的人格

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容易对他人产生偏见,不仅源于外部影响,而在于他们自身就是这样的人。阿多诺及其同事称之具有权威人格。研究者认为,权威主义倾向很高的人,几乎对所有少数族裔都持有严重的偏见。阿多诺等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那些在权威性人格量表上得分高的人,往往从小缺乏安全感,其父母常以收回对他的爱作为威胁手段迫使他服从。这种教育方式使得他们对父母既爱又惧,在崇拜权威的同时,将恐惧转向其他弱势人群。但临床观察的问题是,我们只能确认量表得分与儿时经历高度是相关的,但并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也许儿童偏见的形成,并不是对恐惧的转移,而是从他们那本身就持有偏见的父母处学习来的,是一种从众行为。

(五)从众引起的偏见

佩蒂格鲁认为,尽管挫折、经济竞争和人格对偏见的形成有影响,但绝大多数的偏见仅仅是人们对他人观点的盲目遵从。仅仅是道听途说都可能使偏见产生。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生动而尖刻地将犹太人描绘成贪婪狡诈的形象。这是因为他与犹太人之间有过不愉快的交往经历吗?但事实上在几百年之前犹太人已经被赶出了英格兰,他所获取的信息都来自于从前遗留的定型,而反过来,这些作品本身在更长久的未来将作为凭据一起加固这种定型。


№.17 国家干预的作用

几十年前,美国的学校还实行着种族隔离制,黑人小孩和白人小孩不能一起上学。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认为,所谓“隔离而平等”的学校,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一层激起千层浪,许多“人道主义”观点认为,强迫学生进行种族混合无异于屠杀。这话我们现在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在当时的舆论中很正常,因为当时的普遍观点是,只有先改变态度,才能进而改变行为。在种族歧视的态度没有消除之前,强行将白人孩子和黑人孩子混合在一起,无疑会发生悲剧。在当时,人们非常有信心,能够通过信息运动来改变人们的偏见:如果一个人认为黑人是懒惰的,那么让他观看一部表现黑人勤劳的影片就行了。

但显然,信息运动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是无力的。因为人们首先就会拒绝去接触那些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信息。拉扎斯菲尔德介绍说,在上个世纪,为了减少偏见,许多无线广播以充满感情的方式向人们介绍不同的种族,比如有些节目专门介绍波兰裔美国人。显然节目针对的听众是所有美国人,尤其是有偏见的美国人。但实际上的听众是谁呢?绝大部分是波兰裔美国人。可见,并不能通过一本书、一场电影或者一套无线节目来减少偏见。

要改变人们的态度,教育和说服是很难起作用的,而行为的改变却能影响态度。已有研究证实,在地位平等的情况下,如果让白人和黑人接触,现实的体验有助于增进理解,减少偏见。有研究者考察了“公共住宅计划”中白人对黑人的态度,在一些情况下,黑人和白人家庭被安置在不同的住宅楼内,另一些情况下则在同一栋楼内。混合居住在一栋楼内的居民,对黑人的态度变得更为积极和正面。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如白人主人和黑人奴隶,他们的接触只会增加偏见。

第五章我们提到过“不可避免心理”,指当人们知道自己不得不接受某个不受欢迎的事件时,会调整态度,努力发现它的优点。如果你不喜欢我,但又不得不与我相处,那么你很可能会努力寻找我身上的优点,从而避免体验失调。由此推测,在理想情况下,不可避免心理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偏见。一组数据显示,在1942年,美国白人中仅有30%赞成取消学校的种族隔离,但到1980年,取消种族隔离几乎已成定局时,赞同的比例达到了90%。克拉克通过观察发现,与逐步进行相比,立刻取消种族隔离会更加有效。如果地方领导人举棋不定,给人们一种只要激烈反对就可能拒绝取消种族隔离制度的暗示,“不可避免心理”就会失效,人们便不会努力减少失调,而会把精力放在反对行动上,暴力行为也常随之而来。

前面两段对减少偏见的方法的讨论,显然是将问题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现实生活则要复杂得多。例如前面“公共住宅计划”的例子,我们强调公共住宅是因为,当试图在私人住宅区取消种族隔离时,白人对黑人的偏见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利益正受到侵害,一旦黑人成为自己的邻居,自己的房产便会贬值。而在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历史中,白人孩子的偏见没有减少,黑人孩子对白人孩子的敌意也在增加。


№.18 相互依赖: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上)

在前面的童子军夏令营实验中,我们提到,当竞争活动被取消,鹰组和响尾蛇组开始社会交往时,偏见和敌意并未减少,即使只是让他们一起看场电影也能发生争端。谢里夫等人最终是如何减少双方敌意的呢?他给孩子们制造了一些只有互相合作才能解决的难题,比如破坏供水系统,孩子们必须立刻合作才能修复它;在路上让卡车抛锚,全部孩子必须合力将车拉上一个陡坡才能重新发动卡车。多次合作之后,两组孩子开始友好相处了。

已有许多实验证明合作是有益的,但是在大多数课堂上被强化的总是竞争行为而非合作。试着回想一下,课堂上老师(权威)提了一个问题,并说:“谁知道答案?”很多小手举了起来,甚至有孩子探起了身子、挥舞手臂以引起老师注意。老师点了一位同学,并在他说出正确答案后微笑点头,作为奖赏。其他孩子则会嘟嘟囔囔,因为他们本来也能得到这个奖赏的。许多类似的情境,会逐渐使孩子明白,同学们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其他人是自己的对手。

尽管这种课堂非常常见,但社会心理学家并不认为它就是正确的。作者设计了一种拼图法,使小组内的学生必须互相合作才能取得好成绩,从而促使孩子们合作而非竞争。拼图法是这样进行的:

  1. 事先准备一份关于名人约瑟夫·普利策的传记,将传记分割为六个独立的部分。

  1. 再将孩子们分成六人小组,小组中每个孩子只拿到传记的一个部分,他们要向其他成员讲解自己手里的部分资料。

  1. 老师告诉学生,小组内部互相交流完毕后,他们需要进行知识测试,测试题目涉及所有六个部分的内容。

合作行为并没有马上出现,毕竟学生们一直习惯的是互相竞争。以墨西哥裔美国男孩卡洛斯为例,尽管他已经搞清楚了自己手里的讲述普利策青年时代的材料,但是由于过去他的口音曾被人嘲笑,使得他在讲述时非常紧张,磕磕巴巴、吐词不清。小组内其他的孩子自然又开始了他们在课堂上惯用的嘲讽把戏,玛丽更是直接叫了出来:“你这个傻瓜,你都没有搞懂那段话是什么意思!”教室里有一位研究助手,在这样的时候他会简单地干预一下,提醒孩子们:“如果你们愿意,就继续吧。不过你们可不会因此对普利策的青年时代有所了解。顺便,还有不到一小时就要测验了。”几轮实验下来,卡洛斯所在的小组开始意识到,除非他们耐心听卡洛斯讲述,否则不可能搞清楚他拿到的那部分内容。他们不再嘲笑,而是用一些善意的、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卡洛斯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怎么样呢?卡洛斯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好,学业成绩也得到提高,他也开始喜欢学校和他的同学们。其他孩子也感到卡洛斯比他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并开始喜欢他。短短几周后,整个课堂的氛围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9 相互依赖: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下)

在其他课堂进行的拼图法教学,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学生们的学业成绩提高了,更加喜欢学校,自尊心也有了提升,彼此之间更加友爱。这些变化超越了种族和民族的界限,定型和偏见大量减少。

为什么拼图法会产生这些积极的影响呢?一个原因是,这种策略使每一个人都处于施惠于人的情境中,每个人都通过分享使他人收益。

另一种机制则是盖特纳及其同事提出的“合作通过改变人们采用的认知类型而降低群体间的障碍”,即合作使原本的“他们”变成了“我们”。作者认为这种转变是由于产生了移情。在竞争性课堂上,学生不必去关心其他人,而在拼图式课堂上,为了有效地完成课程,所有人都关注着正在讲述的小组成员。并且他们会逐渐意识到,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讲述者。如果讲述者是卡洛斯,则需要温和地鼓励他;如果讲述者是滔滔不绝的菲利普,必须适时地打断他;对这个同学可以开玩笑,对另一个则最好严肃地对待等。

为了探讨他们的移情能力是否真的得到了增强,布里奇曼对十岁的儿童进行了一项实验。在实验前两个月,一半孩子接受的是拼图式教学,另一半是传统教学。在实验中,给孩子们三张图片:

  1. 第一张是一个伤心的小男孩在机场向父亲告别;

  1. 第二张是一个邮递员递给了小男孩一个包裹;

  1. 第三张是打开包裹后,男孩看着里面的玩具飞机大哭。

布里奇曼请孩子们回答男孩为什么看着飞机哭泣,几乎所有孩子都说,是因为玩具飞机使他想起了父亲。布里奇曼的另一个问题是,邮递员看到男孩对着玩具飞机哭泣时,他想到了什么?请注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会以为自己知道的事情,别人也都清楚。因此,我们不惊奇地看到,接受传统教学的控制组的孩子们回答说:“邮递员会想,玩具飞机使这个孩子想起了他的父亲。”但接受过拼图式教学的孩子是怎么回答的呢?他们说,邮递员会很迷惑,因为他们不知道孩子的父亲乘飞机离开了。显然,拼图式教学,使孩子们学会从他人(邮递员)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你还记得移情对抑制攻击行为的作用,那么就能理解这个实验发现的重要意义。当我们能够对他人产生移情,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偏见、嘲讽和侮辱就会减少。拼图法教学在几千个课堂中产生类似的结果,从一所学校开始的一项简单的实验,正缓慢地成为整个教育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进程确实是“缓慢”的,毕竟教育制度与其他官僚制度一样,往往拒绝改变。


№.20 今日总结

关键词:

偏见,国家干预,互相依赖

要点:

  1. 引起偏见的原因多种多样,大致包含这几类:经济和政治竞争;替代性攻击;维持自我形象;人格带有偏见;从众。

  1. 信息运动(给带有偏见的人看与偏见相反的信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是无力的。因为人们首先就会拒绝去接触那些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信息。

  1. 合作对于消除偏见是有益的,合作通过改变人们采用的认知类型而降低群体间的障碍,让人们学会从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

思考与讨论: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人类行为中比较暗淡的一面,比如服从、攻击和偏见等。明天我们将探讨人类行为中比较温暖的一面:人际吸引。那么是什么让人们之间相互喜欢的呢?特别是爱情这样神秘的东西,相恋的人也会经常问对方,你为什么会喜欢我?这个问题或许也困扰你很久了,今天先思考一下,明天再试图去找找答案。
关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认为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减少偏见,你有做过哪些尝试吗?



Day 4 喜欢你

№.21 今日导读

我们介绍过了人类行为中消极的方面,现在也该介绍其温和与令人喜爱的一面了:人际吸引。是什么使得我们喜欢一些人、讨厌另一些人?为何特定的人会相爱?爱情又为何会消失?我们如何才能吸引他人呢?


№.22 赞扬和帮助他人的效果

戴尔·卡耐基在畅销书《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里面说,如果想要人们喜欢你,你就要努力使他们高兴,包括做出喜欢他们的样子、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但事实确实如此吗?来自实验室的证据说明,这些策略确实有效,起码在交往初期是这样:我们喜欢那些赞成自己观点的人、喜欢自己的人、表扬自己的人、能以最小代价给予我们最大奖赏的人。一般奖赏理论认为,我们喜欢长得好看的人,他们能给予我们“美”的奖赏。同理,与我们观点一致的人,能使我们确认自己的正确性。

戴尔·卡耐基建议我们通过赞扬来赢得朋友,实验也确实说明,相比提出批评的人,我们更喜欢那些发出赞扬的人。但这个方法总是有用吗?

(一)赞扬他人的效果

1.一些研究认为,当被评价的对象不是我们自己时,我们对批评者的崇拜感高于赞扬者。

阿玛贝勒让学生们在阅读完两篇小说评论后,对评论的作者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学生们认为那些持负面态度的评论者更聪明更内行,但持正面态度的评论者比较讨人喜欢。

2.当批评和赞美都是奖赏时,人们的喜好也很难判断。

如果有一位教员向学生演讲,介绍他的一套理论,结束后一位学生私下告诉他演讲非常精彩、令人信服;另一位带着不屑的口气批评他的理论有缺陷。教员经过仔细地思考,发现尽管第二位学生的话有些极端但确实有些道理,并且调整了自己的理论使之更加完善。这个时候,两位学生所说的话,对教员来说其实都算是奖赏,他更喜欢前一位或者后一位都是有可能的。

3.当赞赏被归因于虚情假意或者嘲讽挖苦时,它可能从奖赏变成惩罚。

比如工程师南希设计出了一套图纸,如果她为此花费了大量精力并且自己也很满意时,老板夸奖她“棒极了”会使她非常高兴,并更喜欢老板。但如果她因为某种原因随意敷衍、自己也很清楚图纸质量不佳时,老板的夸奖则会引发她的怀疑,认为老板可能是在挖苦她,从而减少对老板的喜爱程度。

琼斯在一项实验中,让女性参与者参加一次面谈,同时让一位评价者(实验助手)来评价参与者的表现并反馈给参与者。参与者可能得到的反馈分为三种: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和中性评价。另外,一半参与者会被告知,评价者是个研究生,她想要她们参加她的实验。结果发现,一般来说,得到正面评价的参与者更喜欢那位评价者。但是,当参与者得知评价者赞扬的动机并不单纯时,她们的好感度便大大降低了。

(二)帮助他人的效果

帮助与赞扬类似,通常我们喜欢那些给予帮助的人,但当这种帮忙带有附加条件时,我们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别人的喜欢、赞扬或者帮助,其效果都是因情境不同而不同的。正如甜言蜜语一样,有时是会起作用的,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起作用的。

一个有效途径是,让他人为自己提供帮助,从而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民间智慧已经总结出了类似“我们喜欢那些我们曾经帮助过的人,甚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以及“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比那些我们帮助过的人,更容易再次向我们提供帮助”的话。

杰克尔和兰迪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请学生参与完成一项任务,学生们能从中得到一大笔钱。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向三分之一的参与者解释说,实验中的钱来自自己的积蓄,但现在钱要用光了,实验将无法继续下去。最后他说:“就算是帮我一个忙,可以将你赢的钱还给我吗?”另三分之一的参与者面对的是院系的秘书,他希望他们将钱还回来以补充将要用尽的心理系研究基金。其他参与者没有被要求归还金钱。最后,所有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张问卷,问卷包含对实验者态度的内容。结果发现,那些向实验者提供过帮助的参与者,对他的喜爱程度最高。


№.23 有能力,有颜值

人们的许多特征都将影响自己的吸引力,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能力和外表两项。

(一)能力的吸引力

一种显而易见的观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受欢迎。但一些研究表明,在问题解决小组中,最不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被认为最有能力和思想的参与者。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尽管我们喜欢有能力的人,但能力太超群的人会令我们感到不安。

一个来自现实的例子是,被美国人视为完美人物的肯尼迪总统,在做出入侵古巴的错误决定而遭遇“猪湾惨败”之后,其个人声望竟更高了。这似乎说明如果能力超群者偶尔失误会更令人喜欢。我们试图在实验室中检验这个命题。

实验将男大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听取一段访谈者访问一位智力竞赛的选手的录音。四组参与者听到的录音中,选手的形象分别被有意塑造为:一个几乎完美的人,一个犯了错误的近乎完美的人,一个平庸者或者一个犯了错误的平庸者。比如:

  1. 一个几乎完美的人,在谈话中总能正确回答访谈者的问题,并且谦虚地表示自己在中学时是个优等生,做过这样那样的事,得过这样那样的奖。

  1. 而一个犯了错误的完美者的谈话与此一模一样,只是在谈话最后打翻了一杯咖啡——从录音可以听出来。

  1. 平庸者只正确地回答了部分问题,对中学表现的回忆也平淡无奇。

  1. 犯错的平庸者同样在后面把咖啡泼到了身上。

结果谁最受参与者们欢迎呢?是犯了错的能力超群者,其次才是没有犯错的完美者,而犯了错的平庸者的吸引力最低。能力超群者的失误会提高其吸引力,这一现象我们称为“出丑效应”。

(二)外表的吸引力

如果我们问你,初次约会后,什么因素会使你愿意再次约会呢?在问及大学生约会时所关注的东西时,多数人将“外表吸引”排得很靠后。但这可能只是因为学生们认为“应当”如此。

韦斯特和她的同事们想知道智力、气质、支配性、温顺、真诚等特质,到底哪一种决定一对初次约会的学生是否互相喜欢并愿意继续约会,实验中他们给参与者进行了一套人格测验,结果发现,唯一的影响因素便是外表吸引。怀特则将这一说法拓展到长期交往的男女之间,发现外表吸引依然是重要影响因素,那些外表非常般配的学生交往更深。

更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我们倾向于认为美貌通常意味着美德。迪翁及其同事向参与者们展示了三张精心挑选的照片,一张极有吸引力,一张相貌平平,一张完全称不上有吸引力。实验者要求参与者评价照片上的人的人格特征,并且预测他们未来的幸福程度。结果发现,参与者们将最合心意的特征赋予那些外表具有吸引力的人,并预测他们将来最幸福。无论参与者是男性还是女性,也无论照片上的人是男性还是女性,结果全都如此。


№.24 看脸,看脸

这样的结果并不使人惊奇,毕竟从孩童时期开始,我们就知道白雪公主、灰姑娘都是美貌惊人的姑娘,而恶毒继母和继姐的形象就没那么美好了。电视广告也在不断地向我们强调美貌的重要性,它们提醒我们需要香水、化妆品、漂亮衣服甚至整容来“变得美貌,获取成功”。迪翁和博施德发现,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会受到同伴外表吸引力的影响。迪翁还发现,同样是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人们倾向于为那些外表有吸引力的孩子开脱,将过失行为归因于一些特殊的情境或某个不幸的事件,认为他们情有可原。而对那些外表缺乏吸引力的孩子的评价则更为严厉,认为他们犯错是因为其本身的负向人格特征。另一项研究则表明,六年级的学生在评价老师时,认为那些外表更有吸引力的老师更友好也更宽容。

弗瑞泽等人考察了七百多位年轻人从毕业到之后十年的就业情况,发现在整整十年时间里,外表有吸引力的男士的薪水总是超过那些没有吸引力的同事。而一开始女性的外表吸引力对薪水没有影响,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影响就出现了。

美貌所受的优待,在法庭上依旧适用吗?当斯和莱昂斯详细考察了一系列真实的法庭案件后发现,如果被告犯的是轻罪,法官对外表有吸引力的男性和女性的量刑较轻;但如果他们犯下的是重罪,外表吸引力的魔力便消失了。

一个人的外表吸引力甚至可以影响别人对他身边的人的看法。西格尔和兰迪的实验证实,同一位男士,如果他与一位外表具有吸引力的女性坐在一起,而非与外表没有吸引力的女性坐在一起时,参与者对他的评价更高,认为他更有自信、更友好。

综合以上所有的资料,有一个令人不安的猜测是美貌优待可能包含了自证预言的种子。假设你是一位男大学生,参加了斯奈德等人的一项名为“人们如何相识”的研究。你被要求通过对讲机与一位女生交谈。虽然你看不见她,但是你手中有一份关于她的资料,包括她的照片(正如读者所想,这些照片并不是女搭档的,并且上面的女生有一半非常有吸引力,一半没有吸引力)。谈话结束后,那些认为自己隔壁坐着一位有吸引力的女生的参与者,评价她们更稳重、幽默和善于交际。这个结果在预料之中。

但接下来,让另外一些人收听女生一半的谈话录音。请注意,这些人没有看到照片,也不知道哪些谈话属于所谓有吸引力的女生。但他们印象更深的仍然是那些“有吸引力的女生”的谈话!为什么呢?由于男搭档认为自己隔壁坐着一位有吸引力的女生,他对她谈话的方式会产生微妙的差别,能够充分体现她的最佳一面。当其他人听录音时,便能体会到差异。因此,外表有吸引力的人,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会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的完美和可爱;而那些相貌平平的人则从孩提时代就从别人的态度中知道自己不讨人喜欢,并且开始按照这种“不讨人喜欢”的设定去行事,从而进一步验证别人的观点。自证预言实现了。


№.25 喜欢、被人喜欢和自尊

自证预言的另一个例子是柯蒂斯和米勒的实验,他们设法使一些参与者相信某一个人喜欢他们,让另一些参与者相信某一个人不喜欢他们。在之后的交往中,前一组人确实受到了那个人的喜欢,后一组人确实不受那个人的欢迎。韦斯特的实验则进一步说明,我们越是缺乏安全感,就越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在实验中,一群女大学生正在等候进行她们人格测验的报告,“碰巧”有一位相貌出众、衣着考究的男青年向她们走过来,并与一位参与者攀谈,表示很喜欢她,邀请她下次见面。就在此时,实验者出现,将这个女学生带走去查看人格测验的结果。再让她对自己认识的人进行喜爱程度评价,实验者会看似无意地提醒参与者可以评价一下刚才见到的那个小伙子。在一种条件下,这个女生得到的人格测验结果是正向的,以短暂地提高她的自尊,在另一种条件下则刚好相反。实验的结果表明,那些得到负性测验结果的参与者,更加喜欢刚刚的那位男性崇拜者。

假设你碰巧七次听到一个人对第三者评价你,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七次评价全部是肯定性的;

第二种,七次评价全部是否定性的;

第三种,前面几次是否定的,后来逐渐变化成肯定;

第四种,前面是肯定的,后来逐渐变成否定。

简单的有关奖赏成本的理论会认为,在第一种条件下,你最喜欢这个人。但实际上,第三种情况下你对这个人的喜爱程度最高。这是人际吸引领域的一种“得失理论”。

这一理论已被实验所证实。需要注意的是,“得”与“失”所针对的必须是同一项特质,如果一开始这个人认为你不诚实,后面认为你很聪明,这并不会使你更喜欢他。只有当这个人后来认为你很诚实,才会出现得失效应。另外,这种态度的转变必须是渐进式的,如果那个人在上一次还认为你经常撒谎,下一次就说你非常诚实正直,那么你大概会怀疑他讲话的动机。


№.26 爱与亲密(上)

人们是如何与特定的人相爱的呢?研究发现,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接近性,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的人更有可能相爱;第二是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体现在外表、价值观、信念、人格等方面。

(一)爱的含义

“爱”这个字的含义非常复杂,定义更是多种多样:

  1. 心理学家鲁宾认为,爱不是喜欢的累加,而是一种不同于喜欢的情感与关怀。

  1. 海特菲尔德和雷普森区分了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前者指一种强烈的情绪、关注和性渴望,后者是一种温和而稳定的信赖感和温存感。有时候激情之爱最终会发展成伴侣之爱。

  1. 著名的跨理论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及其同事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含有激情、亲密和承诺这三种成分。爱可能来自三者之一,也可能是三者任意的组合。

(二)来自爱人的伤害

有一句关于爱的歌词是“你总是伤害自己爱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得失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先否定后赞同我们,比一直赞同能给我们的奖赏更大。反之,先赞同后否定比一直否定更令我们伤心。因此不难推理发现,在人们建立起长期亲密关系之后,伴侣的赞同只能提供很少的奖赏,而伴侣的批评却能带来极大的伤害。这一推论与实验证据相一致,哈维发现,当一个人同时收到来自陌生人和朋友的正面评价时,他对前者的反应更为积极。当同时收到负面的评价时,他对后者的反应更为消极。

(三)坦诚地交流以维持亲密

这听起来十分令人沮丧,但并不是没有应对办法。当长期交往关系出现问题时,双方最好放弃粉饰太平,而要在开放和真诚的氛围里,通过发展和改变来解决冲突。在这种沟通中,伴侣双方要真实地交流关于自身一些重要的信息,而不论这些信息是好是坏。如果一方对伴侣有意见,却缺乏真诚的交流机会,同时他(她)出于对伴侣的感情,将这种不满压抑在心中,这种状态一旦被打破便如火山喷发一般一发而不可收拾,对双方造成严重的伤害。研究也证明,那些采用亲密而不具有攻击性的方式,直面冲突并解决问题的伴侣,对婚姻的满意度更高。

(四)难以坦诚

尽管坦诚的交流对建立亲密关系是有益的,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的心中肯定存在一些负面的情感和一些难以言说的脆弱之处,通常来讲,“我”会小心翼翼地保护它们,避免它们被暴露出来,从而给别人攻击“我”的机会。要对别人开口讲述这些事情,哪怕是对伴侣,都是很难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聚餐结束了,朋友们已经离开,菲尔和艾丽斯正在洗餐具。聚餐时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比如艾丽斯仍然像平时一样迷人,比如当大家讨论一个政治问题时,她站在了他们的朋友汤姆那一边儿。现在两个人都在沉思,菲尔想的是:“她对汤姆太热情了,或许她已经对我失去了兴趣。”艾丽斯想的是:“人们总觉得家庭主妇很乏味,我不希望菲尔厌烦我,今天我对政治的发言就很机智。”

过了一会儿两人开始说话,菲尔说:“今晚你一直在讨好汤姆,实在是太傻了。”

艾丽斯说:“搞不懂你在说什么,我只是观点和汤姆一样,我认为自己是对的。”

菲尔:“他跟你的观点一样?你都要坐到他腿上了,他还能怎么样?”

艾丽斯(戏弄地):“菲尔,我想你是吃醋了。”

菲尔:“我没有吃醋!如果你非要像个荡妇一样,那随你的便。”

艾丽斯:“你可真是个老古董,说话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人!”

菲尔(冷冷地):“这恰恰说明你有多么不了解我,别人都认为我很新潮。”

艾丽斯(讽刺地):“是啊,我猜你跟你办公室的秘书们在一起时,肯定是风度翩翩的。”


№.27 爱与亲密(下)

嗨,这段争执多么有意思,双方都在用愤怒的言辞掩饰自己本来的担心。最终越吵越生气,而问题完全得不到解决。如果菲尔在一开始坦诚自己的嫉妒,而艾丽斯坦诚对自己智力的担忧,情况又会如何呢?但问题正在这里,虽然坦率的谈话能够避免许多误会和伤害,但是我们从社会中学到的教训是,不要暴露自己的弱点——如果一方展示出自己脆弱的内里,另一方却挖苦和嘲笑,这多么要命!这种教训在面对敌人时是适用的,但是在面对关心自己的人时,这种掩饰和狡辩,反而会导致误会和冲突。

坦诚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有时我们自己都不清楚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上面的故事里,艾丽斯和菲尔起码对自己内心的忧虑还有所察觉,但更多时候,人们弄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只感到一种模糊的难受与烦恼。如果菲尔不清楚自己是人到中年对自身魅力产生了担忧,而以为心中的不快来自艾丽斯轻佻的表现所带来的难堪,他们的争执也就很难有个令人满意的结尾。

(五)沟通的技巧

但幸运的是,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效地沟通:

  1. 开门见山。在亲密关系中,情感的表达必须干脆和直接。如果我的某种行为令你感到恼火,最有效的方法是你直接告诉我,我们想办法解决。如果你只是压抑这种愤怒,或者指桑骂槐,我会摸不着头脑,并很可能继续做出那些惹怒你的行为;或者干脆被你的态度激怒,爆发争吵。

  1. 情感与看法。人们有时不知道该如何坦率地提供反馈。比如在一个讲习班内,学员萨姆对另一个学员哈里有意见,他说:“哈里,你是个骗子。”这种坦率实在是太令人尴尬了,我们必须在尽可能坦率的同时,尽力减少伤害。一个有效的交流方法是:我们要表露情感,而不是表达看法、像法官一样判断对错。因此我们询问萨姆是否能以表露情感代替看法,他说:“我觉得哈里是个骗子。”尽管萨姆用了“我觉得”的表达方式,但毫无疑问,这个句子仍然是一个判断句而非情感表达。于是我们可以进一步询问萨姆,哈利的行为对他有什么影响,萨姆说:“他气得我够呛。”“哪些事情使你恼火?”到这里,萨姆不得不承认,哈里很有魅力,他与人交往时游刃有余的态度使自己感到嫉妒。但是萨姆已经懂得用其他言辞——比如贬低哈里为骗子——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态度。


№.28今日总结

关键词:

赞扬,帮助,喜欢,爱

要点:

  1. 通常我们喜欢那些给予帮助的人,但当这种帮忙带有附加条件时,我们就不再喜欢了。

  1. 能力和外表对吸引力有着巨大的影响。

  1. 研究者发现,我们倾向于认为美貌通常意味着美德。

  1. 我们越是缺乏安全感,就越是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1. 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会影响我们爱上某人:一个是接近性,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的人更有可能相爱;第二是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体现在外表、价值观、信念、人格等方面。

思考与讨论:

心理学家说,相似的人更容易相爱,你是否认同?你和你的爱人是有某方面相似,还是比较互补型的呢?回想一下你们的相处状态,有没有与今天所学的理论吻合的地方?



Day 5 比较无聊的心理学知识

№.29 今日导读

在昨天,我们了解了帮助和赞扬别人的好处,了解了个人魅力的来源,又学习了应该如何维持我们的亲密关系。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本书大部分内容的学习,但你可能还会有疑问——这些心理学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心理学家们是如何设计实验,从而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呢?今天的内容理论较多,比较枯燥,不过这些看上去枯燥的知识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这也不错,是不是?周五啦,一起坚持下去吧。


№.30 凡事打个问号

今天的目的并非是想将你变成一位科学家,而旨在帮助你科学地思考生活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作者在不久前读到一篇由詹姆斯·库恩撰写的短文,文章热情地介绍了监狱大学教育计划的成果,并谴责那些试图取消这一计划的人。文章中的案例生动地描述了一些犯人完成了大学计划,并在出狱后自食其力的情形。并且那些在监狱中进行过一年以上大学教育的男性犯人,再次犯罪的比率比平均值低20%。一种自由主义人文观促使人相信这篇文章,并站到库恩一边。但是科学精神会提醒到,短文里的结论是正确的吗?一个重要的质疑是,在“所有的犯人”这个群体中,只有一些人会报名参加大学计划,这些人是否一开始就与其他犯人有所不同?如果这些人本身在某些方面(动机、能力、智力、心理健康等)与其他犯人不同,那么如何说明他们较低的再犯罪率是由大学教育计划,而非他们本身的特质引起的?


№.31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通常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观察,比如我是一个餐厅服务员,有时候我得到的小费多,有时候少;第二步是推测原因,比如我觉得可能是我对客人微笑的频率影响了他们给小费的多少;第三步则是提出一个可以验证的假设,最后再设计一个实验去证实或者证伪这个假设。

科学与艺术常常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尤其是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面对的不是烧杯或者弹簧称,而是熟谙世故、富有智慧的人。如果实验者希望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结合艺术来设计实验便是不可缺少的。

在设计实验时,为了控制影响因素,研究者必须将复杂的现实问题进行梳理和简化。而这又会招致批评,认为实验室的情境是不真实的,其结果也不适用于现实生活。这种批评总是对的吗?为验证推测“人们喜爱那些经受磨难后得到的东西”,我们提出了一个可验证的假设,即“严厉的加入仪式,会导致人们对组织更加喜爱”。随后我们花了几百个小时去设计实验,创造可信的情境、撰写讨论脚本、编造加入仪式、招募志愿者、在实验中引导参与者、向每一位参与者解释实验的真实意图和隐瞒的原因等等。

事实上我们可以使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去研究这个问题。因为现实中本身就有很多需要加入仪式的组织(大学兄弟会或者某些俱乐部),直接研究他们的优点有很多,比如他们本身的加入仪式可能更加严苛,我们也不必花费精力去设计可信实验室情境,研究花费也会大大减少等等。我们只需要评定每个团体的仪式的严酷程度,然后访问成员对各自团体的喜爱程度就行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实验室环境下做研究呢?因为我们可以排除许多不确定因素,或者起码控制他们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出的结果更加可靠。如果我们研究现实中的团体,那么我们怎么能确定,一个团体的成员更喜欢他们的团体是因为严酷的加入仪式,而不是因为这个团体内的人本身更可爱呢?


№.32 随机分配的重要性

控制变量,确实是实验室的重要优点,但最重要的优点却是,实验者可以随机将参与者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没有哪两个人是完全一致的,而人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其天然具有许多差异。而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意味着某一组里强势的、聪明的、怯懦的等等的人数,与另一组里面的人相当。各组之间的差异能够被抵消。回到加入仪式的实验,如果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经历过严酷加入仪式的成员对团体更加喜爱,那么我们仅能说明,加入仪式的严酷程度与喜爱程度有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意味着,既可能是严酷的加入仪式提高了成员对团体的喜爱,也可能正好相反,比如因为团体本身极富有吸引力,导致很多人希望加入,为了限制人数,团体不得不采取严酷的加入仪式。或者,还可能存在第三种原因,比如因为一些人有施虐和受虐的倾向,因此加入仪式越严苛,他们对团体的喜爱程度越高。或者,还存在第四种第五种可能的解释——这正是困扰研究者的问题。而使用随机分配方式,这些可能都被排除或者抵消,比如那些有施虐和受虐倾向的人,会均匀地分散在不同的小组中。


№.33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挑战性

(一)控制与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有时为了控制实验的情境使之对所有人完全相同,会导致实验情况过于纯净,这种纯净通常意味着乏味和脱离现实。而脱离现实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又往往不能够充分影响参与者,使他们做出同于或接近于现实情境中的举动。控制和影响是实验者面临的两难问题,如果想减少两者的冲突,必须精心设计实验。这就提出了实验研究的现实性问题。

(二)现实性

我们首先区分两种现实性,一种是一项实验对参与者产生影响,使他们认真地参与到实验中来,这叫“实验的现实性”;另一种是实验室的实验与真实世界中的事件有多大的相似性,这叫“世俗的现实性”。对实验室实验常见的指责是,它们没有反映现实。这种意见通常没有将两种现实性分开。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是一个典型的实验现实性高,而世俗现实性低的例子。现实生活中,会有人要求我们故意电击别人吗?显然不会的。那研究是否具有实验的现实性呢?米尔格拉姆报告说,参与者出现了紧张和不适的反应,出冷汗或者口吃、哆嗦。参与者确实受到了实验的影响。

(三)隐瞒

有很多实验必须是在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才能诱发出他们真实的反应。但正如我们讲过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探究真相的冲动。参与者总是试图搞清楚实验者的目的、整个实验的逻辑等。要瞒过聪明的参与者们并不容易,因此经常出现一种“掩饰性情节”,假装实验目的是别的什么东西。在阿希关于从众的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参与者比较几条直线的长短。实验者告诉参与者他们参加的是一个知觉实验,但实际上研究的是从众行为。试想,如果参与者提前知道研究的主题是从众,那么他们在实验中会如何表现呢?


№.34 伦理问题

伦理问题,是心理学难以避开的话题。有一些通行的伦理准则来规范各类实验,但是在伦理准则允许范围之内,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

隐瞒是实验中常见的伦理问题,隐瞒常常面临三项指控:

第一,说谎是不道德的;

第二,隐瞒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既然参与者无从知道实验的真实目的,也就不能判断自己是否愿意参加实验;

第三,实验常常包含不愉快的体验,包括痛苦、焦虑等等。

即使没有隐瞒,伦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罗宾·杜威等人所做的一系列“社会困境”实验中,每个参与者都有“合作”和“逃离”两种选择,如果每个人都选择合作,那么所有人都会得到较少的金钱奖励;如果有人选择逃离而另一些人选择合作,那么逃离者会得到很高的奖励,而合作者则受到损失。实验全部是匿名的,并且在一开始就向所有参与者说明了游戏规则,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伦理上的担忧了。但是,在一次实验结束24小时后,一位男士给实验者打来了电话,他是小组里唯一的逃离者,并因此获得了190美元。他希望退回自己所得的钱,分给其他参与者,虽然这样会导致每个人仅能得到1美元。这位男士表示,他晚上睡不着觉,为自己的贪婪感到痛苦。而另一位女士因为自己选择合作而小组其他人选择了逃离,而感到上当受骗,并认为其他人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可靠。

杜威等人的实验很清楚地显示了实验者所面临的困境,只要他们进行这类主题的实验,就可能导致伦理问题。所有的实验者都应该谨慎地面对这个问题,努力避开那些会导致参与者不愉快的程序,向参与者强调他们拥有随时退出实验的自由,在涉及隐瞒等不安因素的实验结束后,详细地向参与者解释缘由,想方设法地使他们在离开实验室时如同来时一样身心状态良好。

科学家还面临一个伦理问题: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发现承担道德责任。比如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说服的技巧,这种技巧既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事实上,任何方法的提出,都可能有人利用它们达到发明者所不愿意看到的目的。有一个事实是,本书中所描述的现象都是既有的,社会心理学家仅仅是去探索和了解社会中已经出现的现象;但另外一个事实是,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常常将这些现象高度概括化,变成容易操作的技术。任何技术掌握在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手里,都可能使整个社会陷入被掌握了技术和力量的威权控制之中。社会心理学家的责任是,不断研究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理解,同时指导公众如何应用这些技术,并提醒人们警惕技术的滥用。


№.35 今日总结

关键词:

实验,随机,伦理

要点:

  1. 通常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观察,第二步是推测原因,第三步则是提出一个可以验证的假设,最后再设计一个实验去证实或者证伪这个假设。

  1. 实验环境最重要的优点是,实验者可以随机将参与者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观察,保证实验的严谨。

  1. 心理学实验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如何把握控制和影响实验参与者的分寸,如何才能让实验更具现实性,有时需对参与者隐瞒真实情况。

  1. 实验者都应该谨慎地面对伦理问题,努力避开那些会导致参与者不愉快的程序,向参与者强调他们拥有随时退出实验的自由,在涉及隐瞒等不安因素的实验结束后,详细地向参与者解释缘由,想方设法地使他们在离开实验室时如同来时一样身心状态良好。

思考与讨论:

《社会性动物》全书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谈论了社会上、生活中许多重要的现象,包括从众、宣传与说服、攻击性、偏见、喜欢与爱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是一个十分有趣,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极其贴近的学科,但阅读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晦涩无聊的地方,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将观察到的现象抽象总结成为可以解释大多数类似情况的理论。谢谢大家的认真与耐心,很荣幸和大家一起读完这本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也欢迎大家从这本书开始走进心理学的世界。




《社会性动物》(下) -精读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
「卡片作者」Cyue
预计本篇需要71分钟


目录

《社会性动物》(下) -精读

Day 1 人的攻击性
№.1 今日导读
№.2 攻击性是本能吗?
№.3 攻击性是否有益?
№.4 攻击的原因(上)
№.5 攻击的原因(下)
№.6 如何减少暴力
№.7 今日总结
Day 2 偏见如何产生
№.8 今日导读
№.9 偏见的本质
№.10 偏见对人的影响
№.11 责怪受害者
№.12 微妙的偏见
№.13 今日总结
Day 3 消除偏见
№.14 今日导读
№.15 偏见产生的原因(上)
№.16 偏见产生的原因(下)
№.17 国家干预的作用
№.18 相互依赖: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上)
№.19 相互依赖: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下)
№.20 今日总结
Day 4 喜欢你
№.21 今日导读
№.22 赞扬和帮助他人的效果
№.23 有能力,有颜值
№.24 看脸,看脸
№.25 喜欢、被人喜欢和自尊
№.26 爱与亲密(上)
№.27 爱与亲密(下)
№.28今日总结
Day 5 比较无聊的心理学知识
№.29 今日导读
№.30 凡事打个问号
№.31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32 随机分配的重要性
№.33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挑战性
№.34 伦理问题
№.35 今日总结




《社会性动物》(下) -精读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
「卡片作者」Cyue
预计本篇需要71分钟



Day 1 人的攻击性

№.1 今日导读
№.2 攻击性是本能吗?
№.3 攻击性是否有益?
№.4 攻击的原因(上)
№.5 攻击的原因(下)
№.6 如何减少暴力
№.7 今日总结

Day 2 偏见如何产生

№.8 今日导读
№.9 偏见的本质
№.10 偏见对人的影响
№.11 责怪受害者
№.12 微妙的偏见
№.13 今日总结

Day 3 消除偏见

№.14 今日导读
№.15 偏见产生的原因(上)
№.16 偏见产生的原因(下)
№.17 国家干预的作用
№.18 相互依赖: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上)
№.19 相互依赖: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下)
№.20 今日总结

Day 4 喜欢你

№.21 今日导读
№.22 赞扬和帮助他人的效果
№.23 有能力,有颜值
№.24 看脸,看脸
№.25 喜欢、被人喜欢和自尊
№.26 爱与亲密(上)
№.27 爱与亲密(下)
№.28今日总结

Day 5 比较无聊的心理学知识

№.29 今日导读
№.30 凡事打个问号
№.31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32 随机分配的重要性
№.33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挑战性
№.34 伦理问题
№.35 今日总结


Day 1 人的攻击性

№.1 今日导读

通过上周的阅读,我们知道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人们的观点是多么容易受到来自群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们对社会和自己的认知总是存在很多偏差,“认知失调”的现象常常发生 。但出于追求完美,维护聪明善良的自我形象的心理,人们往往乐于对失调的认知进行一系列的自我辩护,哪怕因此而歪曲了事实。这是一种“防卫”的心理状态,但人同时存在着“攻击”的本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看待人类的攻击性的。


№.2 攻击性是本能吗?

越南战争期间,本书作者阿伦森有一次和小儿子哈尔一起看电视,新闻报道了一起美国飞机在一个村庄被凝固汽油弹击落的事件。哈尔当时大约十岁,他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凝固汽油弹?”阿伦森随口答道:“那应该是一种能够让人燃烧的化学制品;它很有黏性,一旦粘到皮肤上,就弄不下来了。”解释完,阿伦森便接着看电视。几分钟后,他无意中看了哈尔一眼,发现小男孩已经泪流满面。当阿伦森意识到哈尔是在为战争中的人们所受的痛苦而难过时,他被自己的冷漠刺痛了:“难道我已经变得如此冷酷,能够像回答午饭吃什么一样来回答孩子这样的问题了吗?难道我对人类的残忍已经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了吗?”

也许这种无动于衷并不奇怪,如果试图把世界历史概括为一本薄薄十几页纸的小册子,上面罗列的主要内容会是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而这,就是人类的历史。事实上,在所有地球上的动物中,人类是一个极其富有攻击性的种群,除了几种啮齿目,没有其他哪种脊椎动物会如此肆意残害同类。(注:啮齿目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一般上下颌各有一对门齿,喜欢咬较坚硬的物体,鼠类就属于啮齿目。)

那么,人类的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吗?我们先简单地分辨一下攻击性的意义:攻击行为是意图造成伤害或引起痛苦的行为,无论是言语的还是身体的,无论是否达到目的。攻击行为分为因愤怒而引起的敌对性攻击,旨在令别人痛苦,比如恼羞成怒的足球队员向对手大打出手;和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工具性攻击,这种攻击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并非伤害人,例如足球比赛中为了截球铲倒对手。

关于攻击性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但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这可能是因为所有的观察和证据都来自人类以外的动物。曾有心理学家将小猫和老鼠放在一个笼子里喂养,发现它们关系亲密,小猫也不会捕捉其他老鼠,从而提出质疑“猫出于本能捕食老鼠”的说法。但是这个实验只能证明攻击行为可以被早期经验抑制,不能说明攻击行为不是本能的。

也有实验者在隔离条件下单独喂养老鼠,它不会习得攻击其他老鼠的经验,但向鼠笼里放入另外一只老鼠时,这只老鼠立刻向来者发起了攻击,且攻击方式与有经验的老鼠相同。这个实验说明,攻击性不需要习得。但攻击行为是由外来老鼠引起的,而不是由内部原因引起的,因此也不能说明攻击行为来自本能。

有另一种说法是,攻击性是进化而来的,它对人类具有生存价值才得以被保存下来;但同时,有机体也进化出了相应的抑制机制,在必要时为了切身利益而压抑攻击性。而对于人类而言,异常复杂的社会情境对攻击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的行为模式富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塑性,生活在北美的易洛魁印第安人原本和平地狩猎了几百年,但到了17世纪,他们因与欧洲人之间的毛皮交易而和邻近的呼伦族产生竞争关系,爆发了一系列战争,易洛魁人才开始变得凶残和好斗。在这里,社会情境的变化引起了人类攻击性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还有许多的相关研究没有被我们提及,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本能中具有攻击性,但攻击行为并不完全是由本能引起的


№.3 攻击性是否有益?

如前文所讲,冲突的社会环境会增强人们的攻击性,而和平的社会环境则会减弱攻击性。如果社会环境的作用确实可以降低人类的攻击性,那么是否应该降低呢?

(一)适者生存

有心理学家主张攻击性对进化有重要作用。在猴群中,最强壮、攻击性最强的雄性总是占据着统治地位,占有与大部分雌性交配的机会,从而使猴群拥有强大的后代,也因此增大了种群存活的几率,对海象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许多人认为不应试图去影响人类表现出来的攻击性,毕竟“适者生存”。

而有学者则认为,过分强调生存中的冲突与对抗,是对达尔文理论的误解。非竞争和非攻击的行为——即合作与互助,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存价值。蚂蚁、蜜蜂等就是极佳的范例,黑猩猩也会表现出利他行为:当两只黑猩猩被关在相邻的笼子里时,如果只给其中一只提供食物,另一只会向它乞求分享。尽管拥有食物的黑猩猩很不情愿,但它仍然会递给对方一些吃的。这种共享行为是根深蒂固的。

而当今很多国家的主流文化更多地倾向于鼓励竞争关系,整个教育制度都建立在适者生存的基础之上,只求高分而不是鼓励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考试得到高分的孩子会看不起其他同学,把生活的一切都当成是比赛,对获胜的迷恋战胜一切,存在于这样一种文化取向中的可怕潜台词是,为了能笑到最后,可以不择手段,毕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当我们环顾四周,看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随处可见的冲突和仇恨,看到历史和现在重合在一处的战火、屠杀和恐怖活动,看到足以摧毁地球每一寸土地的核武器时,难道不应怀疑人类攻击性的现实意义吗?

(二)帮助宣泄情绪

有一种支持攻击行为的说法是,它能够帮助人们宣泄情绪。回顾以往的经验,你是否说过或者听别人说过“你需要发泄一下”之类的话?

但大量的证据都站在了该观点的对立面。心理学家布希曼在实验中,预先请助手帮忙激怒实验参与者,随后将参与者分配成三组:一是一边想着惹人恼怒的助手,一边去击打沙包;二是为了锻炼身体去击打沙包;三是安静地坐上一会儿。几分钟后,谁的愤怒情绪值最低呢?实验者发现,是第三组安静坐下来的学生。再接下来,实验者使参与者们能够攻击助手,向他发出刺耳的噪音。这时,那些想着“敌人”去击打沙包的学生表现出最强的攻击性,他们向助手发出的噪音响度最大、时间最长。击打沙包这样的活动,并不能减少愤怒。其他研究者也发现,对抗激烈的橄榄球活动也不能减少愤怒,反而会使选手攻击性增强。现实生活的经验也常常告诉我们:攻击性的言语会促使冲突升级。

这似乎很奇怪,“发泄精力”的民间智慧与科学论证产生了分歧。我们试图这样解释:因为人类是具有认知能力的动物,我们的攻击不仅来自生理紧张,也与思维有关。在上一周的失调理论中我们说到,敌对行为发生后,我们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而这种态度随后会导致新的敌对行为。在这里,则是当参与者想着助手去攻击沙包后,他们会为自己的攻击行为辩护,认为助手“超出一般”地讨人厌。既然他本身不是个好人,那么向他发出噪音进行攻击当然也是合理的。这就是“一旦你开始诋毁某个人,之后你也更容易再次伤害他”。


№.4 攻击的原因(上)

探究了攻击性是否是人类本能和攻击性的利弊,我们再来看看,人们为什么会做出攻击他人的行为,有哪些因素可以刺激人做出攻击行为呢?

(一)神经学和化学的原因

实验发现,如果电击动物大脑中央区的杏仁核,动物会变得暴躁;而抑制杏仁核的神经活动则能使它们变得温驯。但同样的神经刺激并不总是导致相同的行为反应,还取决于外界环境,比如有一只杏仁核受到刺激的公猴,当它面对的是一群支配欲弱的公猴时,它会攻击它们;但当它面对一群支配欲强的公猴时,它会逃跑。

(二)睾丸素

注射睾丸素会导致动物的攻击性变强。对人类的研究也有类似的证据,比如暴力犯罪者比非暴力犯罪者的睾丸素水平高,青少年犯罪者比普通大学生的睾丸素水平高。睾丸素水平与攻击性行为互相促进。由于睾丸素是一种雄性荷尔蒙,我们很容易想到是否男性的攻击性高于女性呢?在身体攻击方面,确实如此。但是在非身体攻击方面,女性做得更多,她们通过排挤、搬弄是非、制造谣言来攻击他人。

(三)酒精

日常经验告诉我们,酒精常常与打架斗殴、家庭暴力联系在一起,实验也证明,饮酒过量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对挑衅行为做出激烈反应。不过这并不是说,酒精会直接导致攻击行为,只是酒精会减少社会规范对人们的约束作用,以及可能影响人们的正常认知能力,从而更可能对外界刺激做出过度反应。

(四)痛苦体验

当动物处在痛苦的境地而不能摆脱时,它们往往会攻击其他动物或者同类。人也如此,当我们体验到剧烈痛苦时,会迁怒于周围的事物。博克威茨发现,当学生的双手浸入刺骨冰冷的水中时,他们的攻击性会上升。另一项实验中,实验者控制了房间的温度,发现待在高温房间的参与者表现出了更多的敌意。

(五)挫折

如果一个人在追逐目标时受挫,他的攻击性会上升,尤其是在眼看目标就要完成却被打断时。比如实验发现,在排队时,插队者如果插在第二个人前面(相比第十二个人),排在他后面的人的攻击性反应更大。心理学家巴克等人将一些小孩分为两组,一组小孩只能隔着金属网看着一屋子非常吸引人的玩具,他们期望可以去玩,但却不被允许,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等待后,他们才最终能够玩玩具。另一组小孩则没有任何阻碍直接能够玩玩具。结果发现,第二组玩得非常高兴,但第一组期待能玩玩具却在最开始受挫的孩子们,在最终能够玩玩具时,会破坏玩具。只要存在不能被满足的期望,就存在可能诱发攻击性的挫折。

(六)排斥与拒绝

美国哥伦拜恩中学曾发生一起血腥枪杀案,两个学生在杀死了一位教师和十二个学生后自杀。这并不是唯一一起校园惨案,是什么导致这些学生向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开枪呢?
阿伦森认为,在美国的中学里,普遍存在着病态、有害的氛围,各种排外的小团体层出不穷,而这些小团体内部也存在阶层之分。处在学校“生物链”上层的学生,拒绝、挖苦和羞辱处于下层的学生,因他们穿着不得体、太高或太矮、太胖或太瘦而叫他们怪胎、傻瓜、娘炮等等。研究中证实,这种排斥与拒绝能够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包括使攻击性增强。

实验者先使一群大学生彼此熟悉起来,然后问他们将来想同谁一起工作。实验者告诉其中一组参与者说,谁都不愿意同他们一起工作。之后,当这组参与者获得攻击他人的机会时,他们表现出了更强烈的攻击性。我们可以看到,在特文格实验中参与者面对的拒绝,远比不上学生在校园中日常遭受的那些。因遭受拒绝和奚落而进行的屠杀行为固然是疯狂的,但并非完全不可理解。除了他们,更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正承受着类似的压力,而选择默默忍受。在哥伦拜恩枪杀案后,网络聊天室被那些不快乐学生的发言淹没了,他们谴责枪杀案,但却又表示理解凶手的行为,他们的发言大致可以归纳为:我绝对不会这么做,但我确实幻想过!这种说辞难道还不足以震动外界,使人们多关注并想办法处理校园内的歧视和拒绝现象吗?


№.5 攻击的原因(下)

(七)社会学习与攻击

人类的一个特点是,喜欢并能够对他人的行为意图进行归因。同样是被人踩了一脚,这个人行事一向是体贴谨慎还是嚣张莽撞,会影响你将踩人的行为归因为不小心还是故意,而后者可能会导致你的攻击性反应。

环境中与攻击有关的暗示,也会影响攻击行为。在一项实验中,学生们身处不同的房间,有的房间放着一杆枪,有的是一件中性的物品比如羽毛球拍。实验者故意激怒学生。随后,这些学生得到电击同学的机会。实验发现,被激怒时现场存在攻击性刺激的参与者,向他人发出了更强的电击(可以回想第四章讨论的启动效应)。这一发现与我们通常听到的“枪不会自己杀人,只有人才会杀人”并不一致,正如博克威茨所言,一个人决心要使用暴力,他很可能扣动手枪的扳机,但假如他已经做好了攻击的准备并且没有受到制止,扳机也可以扣动他的手指。社会学习能够抑制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匿名而不用负责任的情况下,人们的攻击性往往会更强。

(八)社会学习、暴力与传媒

你也许听过心理学家班度拉有一个著名的社会学习实验:实验中,让儿童观看一段短片,片中成人对一个充气“不倒翁”娃娃拳打脚踢,有时还会进行辱骂;之后,让这些儿童去和不倒翁玩耍。实验发现,儿童不仅会模仿成人对不倒翁进行攻击,还会创造出其他攻击行为。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力极大,而毫无疑问,电视节目中总是充满暴力(研究表明,含暴力因素的节目达58%),并且有约40%的暴力是由扮演英雄榜样的角色发出的。

媒体上的暴力对儿童有什么影响呢?一些长期追踪研究表明,儿童时期观看暴力影视越多的人,长大后表现出的暴力也越多。当然,这一论证是可以被反驳的,比如说,一些儿童之所以会收看较多的暴力节目,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暴力倾向。

那么我们再看其他一些研究。李伯特和拜伦曾将一些儿童分为两组,一组观看一段十分暴力的警匪剧,另一组收看令人激动但没有暴力的体育节目。观看结束后让所有儿童一起玩耍,此时发现那些观看了警匪剧的儿童出现出更多的暴力行为。其他研究者则进一步说明,收看暴力节目对那些本身有暴力倾向的儿童的影响更大,而一开始没有暴力倾向的儿童一般不会仅仅因为一部暴力影片就表现出攻击性。请注意这里对“一部影片”的限定,因为帕克和同事们发现,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接触暴力影视后,不论是否一开始就具有暴力倾向,绝大多数孩子都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虽然我们不能断定,暴力节目会导致所有人去从事暴力活动,但暴力节目对儿童甚至成人的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至少,电视暴力会导致人们对暴力行为的麻木不仁,比如本章开头所举的例子。

(九)媒体、色情与对女性的暴力

约会强奸是强奸案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即所谓的熟人犯案。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男性没有把女性的拒绝当真,认为她们是欲拒还迎。因为青少年从文化中潜移默化习得的“常识”出现了谬误,它们暗示,女性角色应该拒绝性建议,而男性角色则要坚持。在一项对中学生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男生和女生都同意,一位男士在听到女士说“不”时应该停止性建议,但同时又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当女士说“不”的时候,她不是真心的。

这种性脚本的形成是受到整个社会的氛围影响的,而它又反过来通过影响人而影响社会氛围。在过去的20年间,媒体对性行为的描述越来越露骨,与此同时强奸案也呈增加趋势。媒体色情是否像媒体暴力一样会诱发更多的色情行为呢?经过审慎的讨论,美国总统反淫秽与色情委员会认为,性暴露作品本身不会导致相关的反社会行为,但与暴力结合的暴力色情作品却会增加人们对女性性暴力的认可,影响针对女性的攻击行为。


№.6 如何减少暴力

假如我们决定应降低人们的攻击性,应该怎么去做呢?构建一套逻辑完整的论证,来说明攻击的危险和可能带来的痛苦,从而说服别人?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很多人是不能被理智说服的。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简单奏效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

(一)惩罚

我们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攻击行为的实施者进行惩罚。假如一个小女孩攻击她的同伴,我们可以通过呵斥、拍打、冷待等办法给她一个教训,以使她不要再犯。在短期内,这一点确实有效,并且惩罚越重,效果越好。但长期看来,它却会产生反作用,现实中的长期观察表明,来自父母的严厉惩罚可能会导致孩子极具攻击性,或者长大后习惯依赖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

来自现实观察的证据,总是面临着影响因素过多的质疑,比如我们可以挑战前面的观点,认为孩子们之所以长大后极具攻击性,可能并不是因为父母的惩罚,而是因为其父母本身就是习惯依赖暴力的人,孩子不过是在模仿父母的处事方式。来自实验室的证据进一步表明,一个儿童受到了体罚,如果实施体罚的成人平时对待他总是温和与体贴的,那么在这之后,即使这个人不在场,儿童也会遵从他的要求。相反,如果实施体罚的人一向冷漠严厉,那么一旦这个人离开,儿童便不再遵从他的期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一种温暖的人际氛围中谨慎地运用惩罚,便可能是有效的。

(二)对攻击性榜样的惩罚

有人认为,目睹攻击性榜样受到惩罚,人们的攻击性就会减少,历史上的公开绞刑就是该观点的实际应用。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支持这一理论,正如美国总统法律执行委员会所说,死刑并没有降低杀人的犯罪率。来自实验室的证据则说明,在观看一段关于某个人攻击别人并因此受罚(或受到奖赏)的影片后,那些看到受罚情节的孩子比看到奖赏情节的孩子表现出更少的攻击性,但同时,他们的攻击性仍高于未看到攻击性榜样的孩子。看到攻击性榜样受到惩罚,不会增加攻击行为,这一点似乎是确定的,但是否会降低儿童的攻击性则是不能确定的。

(三)奖赏替代性行为

有一种说法认为,有一些孩子之所以表现出攻击性,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类似“你看,只要我打弟弟,妈妈就会注意我”。那么,当孩子表现出攻击行为时,不要理睬他,当他不再攻击时再去奖赏他。这一理论被一项幼儿园实验所证实,当老师们按照这个理论行事几周后,孩子们的攻击性明显下降了。另外一项鼓舞人心的证据更说明,就算是挫折,也不一定导致攻击行为,只要事前引导孩子们多关注积极性行为,他们便能够表现良好。

在这一研究中,一些孩子的积极性行为总是得到奖赏,另一些孩子的攻击性或竞争性行为总是得到奖赏。之后,故意使孩子们经受挫折,观察他们的反应。结果发现,那些被鼓励进行积极性行为的孩子表现出较多积极的行为和较少攻击性行为。这一结论是可喜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因此相信我们能够教育孩子在面对挫折时积极应对,而非付诸于暴力则实在是太天真了,毕竟整个社会都在不停地告诉他们,暴力很有用。屏幕上充满了詹姆斯·邦德式的英雄,无论是复仇者还是秘密特工,暴力都是他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孩子们确实会相信,毕竟那是他们的英雄。

(四)建立对他人的移情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现象。费斯巴哈认为,要将痛苦强加于与我们一样的人是很困难的,除非受害者丧失人性,不配列于我们之中。这就是在前面自我辩护章节中提到的,参与越南美莱村屠杀的军官称越南人是劣等人的原因。将受害者“去人性化”,伤害他们便容易得多。而一旦人们之间能够移情,攻击性行为就很难出现,这一点已被实验证实。


№.7 今日总结

关键词:

攻击性,影响攻击性的因素,减少暴力

要点:

  1. 人类的本能中具有攻击性,但攻击行为并不完全是由本能引起的。

  1. 有心理学家主张攻击性对进化有重要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过分强调生存中的冲突与对抗,是对达尔文理论的误解。

  1. 大脑神经、睾丸素、酒精、痛苦的体验、挫折、来自其他人的排斥、环境暗示、传媒中的暴力都对人类的攻击行为有影响。

  1. 减少暴力的可能的途径:在一种温暖的人际氛围中谨慎地运用惩罚;看到攻击者受到惩罚;鼓励人们进行积极行为;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感知他人的痛苦。

思考与讨论:

  1. 你认为人类的攻击性是出于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试着举例说明。

  1. 这种攻击性的行为对我们宣泄情感真的有用吗?在愤怒时期你会如何选择,是去寻找相对暴力的方式来发泄还是静坐?

  1. 研究表明,在匿名而不用负责任的情况下,人们的攻击性往往会更强。在网络上,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结合今天学习的减少暴力的方式,你认为网民们应该如何控制并减少自己的暴力行为。



Day 2 偏见如何产生

№.8 今日导读

昨天我们详细了解了攻击性的由来,并讨论了它的现实意义及控制手段。我们知道人类有攻击的本能,但环境(包括人、事物)对其造成的影响却更大。
今天我们会一起探究,偏见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产生的。


№.9 偏见的本质

严格来说,偏见既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正向的如“女性简直是厨房的主宰,她们总能做出许多美味的食物”,这的确是偏见,但态度是正面的。不过今天我们暂不探讨正向偏见,本书中探讨的偏见特指:人们根据片面信息而对特定群体抱有敌对和负面的态度

我们将引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的一段对话,来理解偏见:

X先生:犹太人只关心他们自己的团体。

Y先生:但是按照人口比例来说,犹太人在社区捐助活动中更慷慨。

X先生:这是因为他们总是邀宠,总是干涉教会事务。除了钱,他们什么都不在乎。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犹太人银行家。

Y先生:但调查发现,犹太人从事银行业的比例远远低于非犹太人。

X先生:确实如此,他们很少从事那些受人尊敬的行业,他们只会搞电影业或者夜总会。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怀有偏见的人,就算把事实摆在他面前,他也是“我不听我不听”,千方百计地找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

在上周四所阅读的内容中,我们就提到过社会定型和内群体、外群体之分,定型是指人们在认知外群体时,总是会贴标签,认为他们全部具有同样的特征而忽略群体成员的个体特异性。比如认为所有黑人都天生节奏感强,所有犹太人都惟利是图等等。当有人举出实例来驳斥心有偏见的人时,就算他们被迫承认“这个人”不一样,也仍然坚称这个人不过是一个特例。如上面的例子所体现的,一个偏见很深的人,很难受不同的意见影响。

偏见与定型的坏影响显而易见,比如在美国白人中有一种典型的偏见,即将黑人与暴力联系起来。查尔斯·邦德及其同事比较了一所由白人管理的精神病院对待白人患者和黑人患者的行为。当患者出现暴力行为时,医护人员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病人关入隔离屋内(温和手法),二是给他们穿上约束衣并使用镇静药(严厉手法)。

研究员观察发现,尽管黑人患者和白人患者在暴力行为频率方面没什么差异,但是黑人被用严厉手法对待的次数几乎是后者的四倍。不过,在入院一个月后,医护人员对黑人患者使用严厉限制措施的次数明显下降。显然,一开始定型和偏见起作用了,但随着彼此熟悉度的增加,偏见消失了。

但正如在介绍社会认知时我们所说的,定型在多数情况下,是帮助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快捷方式。比如听到“学霸”或者“推销员”这类字眼时,我们头脑中会浮现出一种特定的形象。当这种形象建立在可靠的经验上并且完全正确时,它能够帮助人们简化复杂的认知过程。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1. 首先是定型易导致我们忽略个体差异;

  1. 其次,多数定型并不是可靠而正确的。

定型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来自道听途说的信息,用来为我们自己的利益和残忍辩护,并且往往能够“自证预言”。例如假设黑人是愚蠢的,那么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便是正确的;假设妇女天生是家务能手,那么在男性优势社会将她们绑在锅铲上便是正当的。当得不到教育机会,一个人自然就很难聪明起来;当长期被要求待在厨房,一个人也很难做不好饭菜——于是带着偏见的预言被证实了。

就算是正向的定型——例如认为黑人天生具有节奏感,认为同性恋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也是有害的。因为它简单粗暴的概括,剥夺了一个人拥有个人特征的权利,无论这些特征是好是坏。


№.10 偏见对人的影响

美国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在学业上存在差距,并且前者的退学率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即使是将那些同样聪明、同样准备充分的黑人和白人学生进行比较,差距依然存在。阿伦森和同事斯蒂勒经过分析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黑人学生害怕被证实“智力低下”的“定型”。他们因此提出定型威胁现象,指一个群体内的人,如果被定型认为不如另一个群体,他们对这种定型的担忧会影响其在标准测验中的成绩

阿伦森及其同事挑选了一些数学能力出众的男性白人学生,告诉他们将参加一场难度很大的数学测验。然后告诉其中一半学生,他们想了解亚洲学生数学能力更强的原因。结果发现,那些面临定型威胁的学生的测验成绩明显更差。在这个实验里,即使是本身能力优秀的群体,在面对定型威胁时,也会受到影响。

有一些性别定型似乎是有道理的。比如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为友爱,伊格丽等人的研究表明,女性行事的确更友好、更具社会敏感性,男性则更具支配性和独立性。姑且不论这种现象是否也是一种“自证预言”,但就现象本身来讲,事实上也肯定存在社会敏感性高的男性、独立性强的女性,这种定型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都剥夺了他或者她作为独立个体、拥有独特秉性的权利。

多数关于性别的定型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其危害也就更大。有学者详细分析了50多项针对女性定型的研究,发现它们的结果非常一致:

  1. 如果在一项任务上取得成功的是一位男性,旁观者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他的个人能力,如果取得成功的是一位女性,旁观者(包括其他女性在内)则倾向于归因为她很勤奋;

  1. 相反,如果任务失败了,对男性的归因通常是运气不好或不够努力,对女性的归因则通常是她能力不够。

人们习惯做出与偏见一致的归因,这一现象叫作“基本归因偏误”。不同的归因常影响后续行动方向,有人考察了19300场网球比赛,发现在输掉第一局的情况下,男选手更可能扳回第二局和第三局,而女选手更可能连输三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具体场景,当输掉第一局时,男选手倾向于认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下面更努力即可;女选手则倾向于认为自己水平不佳,从而产生放弃心理。

研究还表明,女性倾向于低估自身能力。初中女生把自己在数学考试中获得的好成绩归因于运气,男生则把自己的好成绩归因于能力。并且,在数学上获得好成绩时,女孩的自豪感明显低于男生。这种自我打击的观念与社会普遍持有的态度分不开。


№.11 责怪受害者

从来没有成为某种偏见的受害者的人,很难理解受害者的心情。他们本身可能是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他们也并不希望事情发生,但是一种天然的、难以觉察的自以为是,仍然悄悄影响着他们的态度,致使他们对受害者横加指责。比如 “如果一个妇女被强奸,一定是她发出了某种挑逗信号”,这样的言语的含义是一致的,它要求外群体的成员更加严格地遵循(那些为多数人所在的主导性群体而设置的)规则

讽刺的是,将困境归咎于受害者本人的倾向,却是由人们追求世界公平的愿望所引起的。人们惯于将一些难以解释的不平等现象归咎于个人。假如有两个工作同样努力的人,通过掷硬币使其中一个人得到一大笔奖金,另一个人一无所获,大多数旁观者会评价说,那个运气不好的人工作不够努力。同样,在那些强烈主张世界公平的人们中间,对穷人的负向态度也极为普遍,认为他们的困境是因为懒惰、缺乏上进心或者其他自身因素。毕竟,如果我们意识到世界上有一些人本身没有过错,却连基本生活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会感到多么可怕、良心会多么地不安!只有相信他们是咎由自取才可获得些许的安慰,不是吗?


№.12 微妙的偏见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为反偏见而进行抗争,如今社会的偏见(比如对女性的偏见)较之从前已经大大减少了,但与此同时,我们绝不能下定结论说偏见已经消失,事实上,它们只是更隐蔽、更难以被人(包括偏见者自己)觉察。

心理学家考察了白人对其他白人或黑人提供帮助的行为。发现,只有当黑人学生确实已经尽力的情况下,他才可能得到和白人学生一样的帮助。假如提供帮助的白人认为求助的学生并没有尽力,相比于白人学生,他们更容易拒绝来自黑人学生的求助。此时,尽管这些人的行为实际上带有偏见,但是他们依然能够保持自己不带偏见的形象,因为他们拒绝黑人学生的求助是有理由的:他自己没有尽力。

我们曾提到媒体上女性的刻板形象,她们极少是权威、知识分子或者冒险家,而经常是有魅力却头脑简单的“花瓶”。

媒体中的女性定型,会引导人们相信女性更适合厨房,毕竟我们频繁见到的女性形象确实如此。她们不适合出现在会议室的主位,不能够担当大任,毕竟我们很少见到这样的描述。电视商业广告中对女性传统角色的描述,弱化了女性对自身潜能的感知,并可能抑制她们的成就欲望。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实验者让一些女性收看定型化的商业广告,部分参与者看到的广告将女性描绘成迎合男性性需要的对象或者能干的主妇;部分参与者看到的广告中的女性与传统角色相反。当实验者要求参与者想象她们今后十年的生活时,前一组女性参与者更少关注职业和其他成就,后一组参与者的成就欲望却和男性一样高。不过,对男性参与者的研究发现,他们的欲望水平不受广告的影响,无论广告描述的是传统角色还是非传统角色。


№.13 今日总结

关键词:

偏见,定型,定型威胁,责怪受害者

要点:

  1. 偏见指人们根据片面信息而对特定群体抱有敌对和负面的态度。

  1. 定型是指人们在认知外群体时,总是会贴标签,认为他们全部具有同样的特征而忽略群体成员的个体特异性。定型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来自道听途说的信息,用来为我们自己的利益和残忍辩护,并且往往能够“自证预言”。

  1. 定型威胁现象,指一个群体内的人,如果被定型认为不如另一个群体,他们对这种定型的担忧会影响其在标准测验中的成绩。

  1. 将困境归咎于受害者本人的倾向,却是由人们追求世界公平的愿望所引起的。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学习了定型的概念及其影响、定型威胁与性别定型、定型与归因等内容,也对偏见进行了介绍,明天我们将对偏见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地分析。学习之前,我们可以事先想一想偏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你能否分辨出正向的定型与负向的定型,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影响。从自己的性别出发,有哪些关于性别的定型对你产生了影响?



Day 3 消除偏见

№.14 今日导读

通过昨天的思考,对于是什么导致人们产生偏见, 你有答案了吗?偏见又是否是与生俱来的呢?从基因的角度来讲,我们可能天生地对与自己基因不同的人表现出反感;但大多数心理学家赞同,偏见的特性更多是后天习得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偏见产生的原因。


№.15 偏见产生的原因(上)

我们分不同原因来一一讨论偏见是如何产生的:

(一)经济和政治竞争

有观点认为,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强势群体试图通过诋毁和掠夺弱势群体,来获取利益。例如,由于农奴制度,美国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间互有偏见;由于工作机会有限,竞争加剧,歧视和负向定型也迅速增加。

多拉德早年考察了一个工业小镇的偏见形成,他发现,一开始小镇对外来的德国人并无明显的偏见,但随着工作机会变少,竞争压力变大,偏见出现了:当地白人开始攻击外来者,诋毁、藐视和仇视他们,在他们面前保持一种优越感。如果某个当地人身处逆境,他便更可能去指责外来者,因为他们的到来使得原本的竞争更加激烈。上世纪70年代的一项调查认为,针对黑人的偏见大多数都来自那些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稍稍高于黑人的群体,尽管有许多可能的解释理由,但工作岗位竞争对此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检验竞争和冲突是否会导致偏见,谢里夫和同事们在童子军夏令营安排了一场实验。夏令营的男孩被随机分为鹰组和响尾蛇组,实验者先通过多项合作任务去提高小组内部的凝聚力。之后在两组之间安排竞争性活动(举行各种比赛,给赢得比赛的小组奖赏等),使两组产生对抗和冲突。为了增加冲突程度,实验者还采取了一些恶劣的方法,比如故意令鹰组很早到达野营晚会,而晚会上的食物一半新鲜诱人,另一半看起来倒人胃口。由于敌意和竞争已经形成,鹰组的男孩毫不客气地吃光了好吃的食物,留下另一半给响尾蛇组。当响尾蛇组终于“姗姗来迟”,看到自己吃了亏,他们愤怒地指责和贬低鹰组。而鹰组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先到先得而已,于是他们也开始反唇相讥。口头侮辱很快升级,一场骚乱开始了。在此之后,实验者取消了竞争性活动,代之以大量的社会交往,但敌意仍在增长。最后,研究者仍然成功地减少了敌意,我们在本章后面部分再讨论。

(二)替代性攻击:替罪羊理论

在上一章我们提到,受挫者对挫折源具有强烈的攻击倾向。但很多时候,挫折源是不清晰的或者难以直接报复的。如果出现了失业潮,失业者该攻击谁呢?经济制度吗?经济制度太模糊且没有实体,很难进行攻击。国家领导人吗?不,攻击他要冒很大的风险。每到这种时候,替罪羊就出现了。

替罪羊是那些他们不喜欢的、显眼的而又相对弱势的群体。在纳粹德国,这只替罪羊是犹太人;在19世纪的加利福尼亚,这只替罪羊是中国移民。虽然我们很难弄清楚替罪羊现象的全部原因,但除了经济和政治因素,情感也肯定起着作用。


№.16 偏见产生的原因(下)

(三)自我形象与维持地位

在自我辩护章节,我们讨论过一件事,即如果我们做了伤害别人的事,就会有一种迫切地贬低受害者的需要。如果我们相信某个群体是劣等人、不配与我们为伍,那么奴役他们、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不允许他们从事体面的工作,便没有什么不道德的。我们依然可以走进教堂,并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是个正派人。

这种自我辩护可以保护我们的自我形象,但同时它却使偏见和敌意日益增长。一些研究说明,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否很低,或者是否在下降,可以预测其偏见。克罗克和她的同事发现,大学里的女生联合会有地位高低之分,那些属于较低地位联合会的女大学生,对其他女生联合会的偏见和贬低更多。在对黑人的偏见上也有类似发现,那些地位较低或者地位在下降的白人,对黑人的厌恶最大。

(四)带有偏见的人格

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容易对他人产生偏见,不仅源于外部影响,而在于他们自身就是这样的人。阿多诺及其同事称之具有权威人格。研究者认为,权威主义倾向很高的人,几乎对所有少数族裔都持有严重的偏见。阿多诺等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那些在权威性人格量表上得分高的人,往往从小缺乏安全感,其父母常以收回对他的爱作为威胁手段迫使他服从。这种教育方式使得他们对父母既爱又惧,在崇拜权威的同时,将恐惧转向其他弱势人群。但临床观察的问题是,我们只能确认量表得分与儿时经历高度是相关的,但并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也许儿童偏见的形成,并不是对恐惧的转移,而是从他们那本身就持有偏见的父母处学习来的,是一种从众行为。

(五)从众引起的偏见

佩蒂格鲁认为,尽管挫折、经济竞争和人格对偏见的形成有影响,但绝大多数的偏见仅仅是人们对他人观点的盲目遵从。仅仅是道听途说都可能使偏见产生。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生动而尖刻地将犹太人描绘成贪婪狡诈的形象。这是因为他与犹太人之间有过不愉快的交往经历吗?但事实上在几百年之前犹太人已经被赶出了英格兰,他所获取的信息都来自于从前遗留的定型,而反过来,这些作品本身在更长久的未来将作为凭据一起加固这种定型。


№.17 国家干预的作用

几十年前,美国的学校还实行着种族隔离制,黑人小孩和白人小孩不能一起上学。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认为,所谓“隔离而平等”的学校,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一层激起千层浪,许多“人道主义”观点认为,强迫学生进行种族混合无异于屠杀。这话我们现在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在当时的舆论中很正常,因为当时的普遍观点是,只有先改变态度,才能进而改变行为。在种族歧视的态度没有消除之前,强行将白人孩子和黑人孩子混合在一起,无疑会发生悲剧。在当时,人们非常有信心,能够通过信息运动来改变人们的偏见:如果一个人认为黑人是懒惰的,那么让他观看一部表现黑人勤劳的影片就行了。

但显然,信息运动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是无力的。因为人们首先就会拒绝去接触那些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信息。拉扎斯菲尔德介绍说,在上个世纪,为了减少偏见,许多无线广播以充满感情的方式向人们介绍不同的种族,比如有些节目专门介绍波兰裔美国人。显然节目针对的听众是所有美国人,尤其是有偏见的美国人。但实际上的听众是谁呢?绝大部分是波兰裔美国人。可见,并不能通过一本书、一场电影或者一套无线节目来减少偏见。

要改变人们的态度,教育和说服是很难起作用的,而行为的改变却能影响态度。已有研究证实,在地位平等的情况下,如果让白人和黑人接触,现实的体验有助于增进理解,减少偏见。有研究者考察了“公共住宅计划”中白人对黑人的态度,在一些情况下,黑人和白人家庭被安置在不同的住宅楼内,另一些情况下则在同一栋楼内。混合居住在一栋楼内的居民,对黑人的态度变得更为积极和正面。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如白人主人和黑人奴隶,他们的接触只会增加偏见。

第五章我们提到过“不可避免心理”,指当人们知道自己不得不接受某个不受欢迎的事件时,会调整态度,努力发现它的优点。如果你不喜欢我,但又不得不与我相处,那么你很可能会努力寻找我身上的优点,从而避免体验失调。由此推测,在理想情况下,不可避免心理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偏见。一组数据显示,在1942年,美国白人中仅有30%赞成取消学校的种族隔离,但到1980年,取消种族隔离几乎已成定局时,赞同的比例达到了90%。克拉克通过观察发现,与逐步进行相比,立刻取消种族隔离会更加有效。如果地方领导人举棋不定,给人们一种只要激烈反对就可能拒绝取消种族隔离制度的暗示,“不可避免心理”就会失效,人们便不会努力减少失调,而会把精力放在反对行动上,暴力行为也常随之而来。

前面两段对减少偏见的方法的讨论,显然是将问题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现实生活则要复杂得多。例如前面“公共住宅计划”的例子,我们强调公共住宅是因为,当试图在私人住宅区取消种族隔离时,白人对黑人的偏见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利益正受到侵害,一旦黑人成为自己的邻居,自己的房产便会贬值。而在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历史中,白人孩子的偏见没有减少,黑人孩子对白人孩子的敌意也在增加。


№.18 相互依赖: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上)

在前面的童子军夏令营实验中,我们提到,当竞争活动被取消,鹰组和响尾蛇组开始社会交往时,偏见和敌意并未减少,即使只是让他们一起看场电影也能发生争端。谢里夫等人最终是如何减少双方敌意的呢?他给孩子们制造了一些只有互相合作才能解决的难题,比如破坏供水系统,孩子们必须立刻合作才能修复它;在路上让卡车抛锚,全部孩子必须合力将车拉上一个陡坡才能重新发动卡车。多次合作之后,两组孩子开始友好相处了。

已有许多实验证明合作是有益的,但是在大多数课堂上被强化的总是竞争行为而非合作。试着回想一下,课堂上老师(权威)提了一个问题,并说:“谁知道答案?”很多小手举了起来,甚至有孩子探起了身子、挥舞手臂以引起老师注意。老师点了一位同学,并在他说出正确答案后微笑点头,作为奖赏。其他孩子则会嘟嘟囔囔,因为他们本来也能得到这个奖赏的。许多类似的情境,会逐渐使孩子明白,同学们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其他人是自己的对手。

尽管这种课堂非常常见,但社会心理学家并不认为它就是正确的。作者设计了一种拼图法,使小组内的学生必须互相合作才能取得好成绩,从而促使孩子们合作而非竞争。拼图法是这样进行的:

  1. 事先准备一份关于名人约瑟夫·普利策的传记,将传记分割为六个独立的部分。

  1. 再将孩子们分成六人小组,小组中每个孩子只拿到传记的一个部分,他们要向其他成员讲解自己手里的部分资料。

  1. 老师告诉学生,小组内部互相交流完毕后,他们需要进行知识测试,测试题目涉及所有六个部分的内容。

合作行为并没有马上出现,毕竟学生们一直习惯的是互相竞争。以墨西哥裔美国男孩卡洛斯为例,尽管他已经搞清楚了自己手里的讲述普利策青年时代的材料,但是由于过去他的口音曾被人嘲笑,使得他在讲述时非常紧张,磕磕巴巴、吐词不清。小组内其他的孩子自然又开始了他们在课堂上惯用的嘲讽把戏,玛丽更是直接叫了出来:“你这个傻瓜,你都没有搞懂那段话是什么意思!”教室里有一位研究助手,在这样的时候他会简单地干预一下,提醒孩子们:“如果你们愿意,就继续吧。不过你们可不会因此对普利策的青年时代有所了解。顺便,还有不到一小时就要测验了。”几轮实验下来,卡洛斯所在的小组开始意识到,除非他们耐心听卡洛斯讲述,否则不可能搞清楚他拿到的那部分内容。他们不再嘲笑,而是用一些善意的、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卡洛斯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怎么样呢?卡洛斯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好,学业成绩也得到提高,他也开始喜欢学校和他的同学们。其他孩子也感到卡洛斯比他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并开始喜欢他。短短几周后,整个课堂的氛围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9 相互依赖: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下)

在其他课堂进行的拼图法教学,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学生们的学业成绩提高了,更加喜欢学校,自尊心也有了提升,彼此之间更加友爱。这些变化超越了种族和民族的界限,定型和偏见大量减少。

为什么拼图法会产生这些积极的影响呢?一个原因是,这种策略使每一个人都处于施惠于人的情境中,每个人都通过分享使他人收益。

另一种机制则是盖特纳及其同事提出的“合作通过改变人们采用的认知类型而降低群体间的障碍”,即合作使原本的“他们”变成了“我们”。作者认为这种转变是由于产生了移情。在竞争性课堂上,学生不必去关心其他人,而在拼图式课堂上,为了有效地完成课程,所有人都关注着正在讲述的小组成员。并且他们会逐渐意识到,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讲述者。如果讲述者是卡洛斯,则需要温和地鼓励他;如果讲述者是滔滔不绝的菲利普,必须适时地打断他;对这个同学可以开玩笑,对另一个则最好严肃地对待等。

为了探讨他们的移情能力是否真的得到了增强,布里奇曼对十岁的儿童进行了一项实验。在实验前两个月,一半孩子接受的是拼图式教学,另一半是传统教学。在实验中,给孩子们三张图片:

  1. 第一张是一个伤心的小男孩在机场向父亲告别;

  1. 第二张是一个邮递员递给了小男孩一个包裹;

  1. 第三张是打开包裹后,男孩看着里面的玩具飞机大哭。

布里奇曼请孩子们回答男孩为什么看着飞机哭泣,几乎所有孩子都说,是因为玩具飞机使他想起了父亲。布里奇曼的另一个问题是,邮递员看到男孩对着玩具飞机哭泣时,他想到了什么?请注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会以为自己知道的事情,别人也都清楚。因此,我们不惊奇地看到,接受传统教学的控制组的孩子们回答说:“邮递员会想,玩具飞机使这个孩子想起了他的父亲。”但接受过拼图式教学的孩子是怎么回答的呢?他们说,邮递员会很迷惑,因为他们不知道孩子的父亲乘飞机离开了。显然,拼图式教学,使孩子们学会从他人(邮递员)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你还记得移情对抑制攻击行为的作用,那么就能理解这个实验发现的重要意义。当我们能够对他人产生移情,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偏见、嘲讽和侮辱就会减少。拼图法教学在几千个课堂中产生类似的结果,从一所学校开始的一项简单的实验,正缓慢地成为整个教育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进程确实是“缓慢”的,毕竟教育制度与其他官僚制度一样,往往拒绝改变。


№.20 今日总结

关键词:

偏见,国家干预,互相依赖

要点:

  1. 引起偏见的原因多种多样,大致包含这几类:经济和政治竞争;替代性攻击;维持自我形象;人格带有偏见;从众。

  1. 信息运动(给带有偏见的人看与偏见相反的信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是无力的。因为人们首先就会拒绝去接触那些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信息。

  1. 合作对于消除偏见是有益的,合作通过改变人们采用的认知类型而降低群体间的障碍,让人们学会从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

思考与讨论: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人类行为中比较暗淡的一面,比如服从、攻击和偏见等。明天我们将探讨人类行为中比较温暖的一面:人际吸引。那么是什么让人们之间相互喜欢的呢?特别是爱情这样神秘的东西,相恋的人也会经常问对方,你为什么会喜欢我?这个问题或许也困扰你很久了,今天先思考一下,明天再试图去找找答案。
关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认为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减少偏见,你有做过哪些尝试吗?



Day 4 喜欢你

№.21 今日导读

我们介绍过了人类行为中消极的方面,现在也该介绍其温和与令人喜爱的一面了:人际吸引。是什么使得我们喜欢一些人、讨厌另一些人?为何特定的人会相爱?爱情又为何会消失?我们如何才能吸引他人呢?


№.22 赞扬和帮助他人的效果

戴尔·卡耐基在畅销书《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里面说,如果想要人们喜欢你,你就要努力使他们高兴,包括做出喜欢他们的样子、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但事实确实如此吗?来自实验室的证据说明,这些策略确实有效,起码在交往初期是这样:我们喜欢那些赞成自己观点的人、喜欢自己的人、表扬自己的人、能以最小代价给予我们最大奖赏的人。一般奖赏理论认为,我们喜欢长得好看的人,他们能给予我们“美”的奖赏。同理,与我们观点一致的人,能使我们确认自己的正确性。

戴尔·卡耐基建议我们通过赞扬来赢得朋友,实验也确实说明,相比提出批评的人,我们更喜欢那些发出赞扬的人。但这个方法总是有用吗?

(一)赞扬他人的效果

1.一些研究认为,当被评价的对象不是我们自己时,我们对批评者的崇拜感高于赞扬者。

阿玛贝勒让学生们在阅读完两篇小说评论后,对评论的作者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学生们认为那些持负面态度的评论者更聪明更内行,但持正面态度的评论者比较讨人喜欢。

2.当批评和赞美都是奖赏时,人们的喜好也很难判断。

如果有一位教员向学生演讲,介绍他的一套理论,结束后一位学生私下告诉他演讲非常精彩、令人信服;另一位带着不屑的口气批评他的理论有缺陷。教员经过仔细地思考,发现尽管第二位学生的话有些极端但确实有些道理,并且调整了自己的理论使之更加完善。这个时候,两位学生所说的话,对教员来说其实都算是奖赏,他更喜欢前一位或者后一位都是有可能的。

3.当赞赏被归因于虚情假意或者嘲讽挖苦时,它可能从奖赏变成惩罚。

比如工程师南希设计出了一套图纸,如果她为此花费了大量精力并且自己也很满意时,老板夸奖她“棒极了”会使她非常高兴,并更喜欢老板。但如果她因为某种原因随意敷衍、自己也很清楚图纸质量不佳时,老板的夸奖则会引发她的怀疑,认为老板可能是在挖苦她,从而减少对老板的喜爱程度。

琼斯在一项实验中,让女性参与者参加一次面谈,同时让一位评价者(实验助手)来评价参与者的表现并反馈给参与者。参与者可能得到的反馈分为三种: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和中性评价。另外,一半参与者会被告知,评价者是个研究生,她想要她们参加她的实验。结果发现,一般来说,得到正面评价的参与者更喜欢那位评价者。但是,当参与者得知评价者赞扬的动机并不单纯时,她们的好感度便大大降低了。

(二)帮助他人的效果

帮助与赞扬类似,通常我们喜欢那些给予帮助的人,但当这种帮忙带有附加条件时,我们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别人的喜欢、赞扬或者帮助,其效果都是因情境不同而不同的。正如甜言蜜语一样,有时是会起作用的,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起作用的。

一个有效途径是,让他人为自己提供帮助,从而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民间智慧已经总结出了类似“我们喜欢那些我们曾经帮助过的人,甚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以及“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比那些我们帮助过的人,更容易再次向我们提供帮助”的话。

杰克尔和兰迪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请学生参与完成一项任务,学生们能从中得到一大笔钱。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向三分之一的参与者解释说,实验中的钱来自自己的积蓄,但现在钱要用光了,实验将无法继续下去。最后他说:“就算是帮我一个忙,可以将你赢的钱还给我吗?”另三分之一的参与者面对的是院系的秘书,他希望他们将钱还回来以补充将要用尽的心理系研究基金。其他参与者没有被要求归还金钱。最后,所有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张问卷,问卷包含对实验者态度的内容。结果发现,那些向实验者提供过帮助的参与者,对他的喜爱程度最高。


№.23 有能力,有颜值

人们的许多特征都将影响自己的吸引力,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能力和外表两项。

(一)能力的吸引力

一种显而易见的观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受欢迎。但一些研究表明,在问题解决小组中,最不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被认为最有能力和思想的参与者。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尽管我们喜欢有能力的人,但能力太超群的人会令我们感到不安。

一个来自现实的例子是,被美国人视为完美人物的肯尼迪总统,在做出入侵古巴的错误决定而遭遇“猪湾惨败”之后,其个人声望竟更高了。这似乎说明如果能力超群者偶尔失误会更令人喜欢。我们试图在实验室中检验这个命题。

实验将男大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听取一段访谈者访问一位智力竞赛的选手的录音。四组参与者听到的录音中,选手的形象分别被有意塑造为:一个几乎完美的人,一个犯了错误的近乎完美的人,一个平庸者或者一个犯了错误的平庸者。比如:

  1. 一个几乎完美的人,在谈话中总能正确回答访谈者的问题,并且谦虚地表示自己在中学时是个优等生,做过这样那样的事,得过这样那样的奖。

  1. 而一个犯了错误的完美者的谈话与此一模一样,只是在谈话最后打翻了一杯咖啡——从录音可以听出来。

  1. 平庸者只正确地回答了部分问题,对中学表现的回忆也平淡无奇。

  1. 犯错的平庸者同样在后面把咖啡泼到了身上。

结果谁最受参与者们欢迎呢?是犯了错的能力超群者,其次才是没有犯错的完美者,而犯了错的平庸者的吸引力最低。能力超群者的失误会提高其吸引力,这一现象我们称为“出丑效应”。

(二)外表的吸引力

如果我们问你,初次约会后,什么因素会使你愿意再次约会呢?在问及大学生约会时所关注的东西时,多数人将“外表吸引”排得很靠后。但这可能只是因为学生们认为“应当”如此。

韦斯特和她的同事们想知道智力、气质、支配性、温顺、真诚等特质,到底哪一种决定一对初次约会的学生是否互相喜欢并愿意继续约会,实验中他们给参与者进行了一套人格测验,结果发现,唯一的影响因素便是外表吸引。怀特则将这一说法拓展到长期交往的男女之间,发现外表吸引依然是重要影响因素,那些外表非常般配的学生交往更深。

更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我们倾向于认为美貌通常意味着美德。迪翁及其同事向参与者们展示了三张精心挑选的照片,一张极有吸引力,一张相貌平平,一张完全称不上有吸引力。实验者要求参与者评价照片上的人的人格特征,并且预测他们未来的幸福程度。结果发现,参与者们将最合心意的特征赋予那些外表具有吸引力的人,并预测他们将来最幸福。无论参与者是男性还是女性,也无论照片上的人是男性还是女性,结果全都如此。


№.24 看脸,看脸

这样的结果并不使人惊奇,毕竟从孩童时期开始,我们就知道白雪公主、灰姑娘都是美貌惊人的姑娘,而恶毒继母和继姐的形象就没那么美好了。电视广告也在不断地向我们强调美貌的重要性,它们提醒我们需要香水、化妆品、漂亮衣服甚至整容来“变得美貌,获取成功”。迪翁和博施德发现,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会受到同伴外表吸引力的影响。迪翁还发现,同样是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人们倾向于为那些外表有吸引力的孩子开脱,将过失行为归因于一些特殊的情境或某个不幸的事件,认为他们情有可原。而对那些外表缺乏吸引力的孩子的评价则更为严厉,认为他们犯错是因为其本身的负向人格特征。另一项研究则表明,六年级的学生在评价老师时,认为那些外表更有吸引力的老师更友好也更宽容。

弗瑞泽等人考察了七百多位年轻人从毕业到之后十年的就业情况,发现在整整十年时间里,外表有吸引力的男士的薪水总是超过那些没有吸引力的同事。而一开始女性的外表吸引力对薪水没有影响,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影响就出现了。

美貌所受的优待,在法庭上依旧适用吗?当斯和莱昂斯详细考察了一系列真实的法庭案件后发现,如果被告犯的是轻罪,法官对外表有吸引力的男性和女性的量刑较轻;但如果他们犯下的是重罪,外表吸引力的魔力便消失了。

一个人的外表吸引力甚至可以影响别人对他身边的人的看法。西格尔和兰迪的实验证实,同一位男士,如果他与一位外表具有吸引力的女性坐在一起,而非与外表没有吸引力的女性坐在一起时,参与者对他的评价更高,认为他更有自信、更友好。

综合以上所有的资料,有一个令人不安的猜测是美貌优待可能包含了自证预言的种子。假设你是一位男大学生,参加了斯奈德等人的一项名为“人们如何相识”的研究。你被要求通过对讲机与一位女生交谈。虽然你看不见她,但是你手中有一份关于她的资料,包括她的照片(正如读者所想,这些照片并不是女搭档的,并且上面的女生有一半非常有吸引力,一半没有吸引力)。谈话结束后,那些认为自己隔壁坐着一位有吸引力的女生的参与者,评价她们更稳重、幽默和善于交际。这个结果在预料之中。

但接下来,让另外一些人收听女生一半的谈话录音。请注意,这些人没有看到照片,也不知道哪些谈话属于所谓有吸引力的女生。但他们印象更深的仍然是那些“有吸引力的女生”的谈话!为什么呢?由于男搭档认为自己隔壁坐着一位有吸引力的女生,他对她谈话的方式会产生微妙的差别,能够充分体现她的最佳一面。当其他人听录音时,便能体会到差异。因此,外表有吸引力的人,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会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的完美和可爱;而那些相貌平平的人则从孩提时代就从别人的态度中知道自己不讨人喜欢,并且开始按照这种“不讨人喜欢”的设定去行事,从而进一步验证别人的观点。自证预言实现了。


№.25 喜欢、被人喜欢和自尊

自证预言的另一个例子是柯蒂斯和米勒的实验,他们设法使一些参与者相信某一个人喜欢他们,让另一些参与者相信某一个人不喜欢他们。在之后的交往中,前一组人确实受到了那个人的喜欢,后一组人确实不受那个人的欢迎。韦斯特的实验则进一步说明,我们越是缺乏安全感,就越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在实验中,一群女大学生正在等候进行她们人格测验的报告,“碰巧”有一位相貌出众、衣着考究的男青年向她们走过来,并与一位参与者攀谈,表示很喜欢她,邀请她下次见面。就在此时,实验者出现,将这个女学生带走去查看人格测验的结果。再让她对自己认识的人进行喜爱程度评价,实验者会看似无意地提醒参与者可以评价一下刚才见到的那个小伙子。在一种条件下,这个女生得到的人格测验结果是正向的,以短暂地提高她的自尊,在另一种条件下则刚好相反。实验的结果表明,那些得到负性测验结果的参与者,更加喜欢刚刚的那位男性崇拜者。

假设你碰巧七次听到一个人对第三者评价你,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七次评价全部是肯定性的;

第二种,七次评价全部是否定性的;

第三种,前面几次是否定的,后来逐渐变化成肯定;

第四种,前面是肯定的,后来逐渐变成否定。

简单的有关奖赏成本的理论会认为,在第一种条件下,你最喜欢这个人。但实际上,第三种情况下你对这个人的喜爱程度最高。这是人际吸引领域的一种“得失理论”。

这一理论已被实验所证实。需要注意的是,“得”与“失”所针对的必须是同一项特质,如果一开始这个人认为你不诚实,后面认为你很聪明,这并不会使你更喜欢他。只有当这个人后来认为你很诚实,才会出现得失效应。另外,这种态度的转变必须是渐进式的,如果那个人在上一次还认为你经常撒谎,下一次就说你非常诚实正直,那么你大概会怀疑他讲话的动机。


№.26 爱与亲密(上)

人们是如何与特定的人相爱的呢?研究发现,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接近性,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的人更有可能相爱;第二是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体现在外表、价值观、信念、人格等方面。

(一)爱的含义

“爱”这个字的含义非常复杂,定义更是多种多样:

  1. 心理学家鲁宾认为,爱不是喜欢的累加,而是一种不同于喜欢的情感与关怀。

  1. 海特菲尔德和雷普森区分了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前者指一种强烈的情绪、关注和性渴望,后者是一种温和而稳定的信赖感和温存感。有时候激情之爱最终会发展成伴侣之爱。

  1. 著名的跨理论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及其同事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含有激情、亲密和承诺这三种成分。爱可能来自三者之一,也可能是三者任意的组合。

(二)来自爱人的伤害

有一句关于爱的歌词是“你总是伤害自己爱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得失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先否定后赞同我们,比一直赞同能给我们的奖赏更大。反之,先赞同后否定比一直否定更令我们伤心。因此不难推理发现,在人们建立起长期亲密关系之后,伴侣的赞同只能提供很少的奖赏,而伴侣的批评却能带来极大的伤害。这一推论与实验证据相一致,哈维发现,当一个人同时收到来自陌生人和朋友的正面评价时,他对前者的反应更为积极。当同时收到负面的评价时,他对后者的反应更为消极。

(三)坦诚地交流以维持亲密

这听起来十分令人沮丧,但并不是没有应对办法。当长期交往关系出现问题时,双方最好放弃粉饰太平,而要在开放和真诚的氛围里,通过发展和改变来解决冲突。在这种沟通中,伴侣双方要真实地交流关于自身一些重要的信息,而不论这些信息是好是坏。如果一方对伴侣有意见,却缺乏真诚的交流机会,同时他(她)出于对伴侣的感情,将这种不满压抑在心中,这种状态一旦被打破便如火山喷发一般一发而不可收拾,对双方造成严重的伤害。研究也证明,那些采用亲密而不具有攻击性的方式,直面冲突并解决问题的伴侣,对婚姻的满意度更高。

(四)难以坦诚

尽管坦诚的交流对建立亲密关系是有益的,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的心中肯定存在一些负面的情感和一些难以言说的脆弱之处,通常来讲,“我”会小心翼翼地保护它们,避免它们被暴露出来,从而给别人攻击“我”的机会。要对别人开口讲述这些事情,哪怕是对伴侣,都是很难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聚餐结束了,朋友们已经离开,菲尔和艾丽斯正在洗餐具。聚餐时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比如艾丽斯仍然像平时一样迷人,比如当大家讨论一个政治问题时,她站在了他们的朋友汤姆那一边儿。现在两个人都在沉思,菲尔想的是:“她对汤姆太热情了,或许她已经对我失去了兴趣。”艾丽斯想的是:“人们总觉得家庭主妇很乏味,我不希望菲尔厌烦我,今天我对政治的发言就很机智。”

过了一会儿两人开始说话,菲尔说:“今晚你一直在讨好汤姆,实在是太傻了。”

艾丽斯说:“搞不懂你在说什么,我只是观点和汤姆一样,我认为自己是对的。”

菲尔:“他跟你的观点一样?你都要坐到他腿上了,他还能怎么样?”

艾丽斯(戏弄地):“菲尔,我想你是吃醋了。”

菲尔:“我没有吃醋!如果你非要像个荡妇一样,那随你的便。”

艾丽斯:“你可真是个老古董,说话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人!”

菲尔(冷冷地):“这恰恰说明你有多么不了解我,别人都认为我很新潮。”

艾丽斯(讽刺地):“是啊,我猜你跟你办公室的秘书们在一起时,肯定是风度翩翩的。”


№.27 爱与亲密(下)

嗨,这段争执多么有意思,双方都在用愤怒的言辞掩饰自己本来的担心。最终越吵越生气,而问题完全得不到解决。如果菲尔在一开始坦诚自己的嫉妒,而艾丽斯坦诚对自己智力的担忧,情况又会如何呢?但问题正在这里,虽然坦率的谈话能够避免许多误会和伤害,但是我们从社会中学到的教训是,不要暴露自己的弱点——如果一方展示出自己脆弱的内里,另一方却挖苦和嘲笑,这多么要命!这种教训在面对敌人时是适用的,但是在面对关心自己的人时,这种掩饰和狡辩,反而会导致误会和冲突。

坦诚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有时我们自己都不清楚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上面的故事里,艾丽斯和菲尔起码对自己内心的忧虑还有所察觉,但更多时候,人们弄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只感到一种模糊的难受与烦恼。如果菲尔不清楚自己是人到中年对自身魅力产生了担忧,而以为心中的不快来自艾丽斯轻佻的表现所带来的难堪,他们的争执也就很难有个令人满意的结尾。

(五)沟通的技巧

但幸运的是,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效地沟通:

  1. 开门见山。在亲密关系中,情感的表达必须干脆和直接。如果我的某种行为令你感到恼火,最有效的方法是你直接告诉我,我们想办法解决。如果你只是压抑这种愤怒,或者指桑骂槐,我会摸不着头脑,并很可能继续做出那些惹怒你的行为;或者干脆被你的态度激怒,爆发争吵。

  1. 情感与看法。人们有时不知道该如何坦率地提供反馈。比如在一个讲习班内,学员萨姆对另一个学员哈里有意见,他说:“哈里,你是个骗子。”这种坦率实在是太令人尴尬了,我们必须在尽可能坦率的同时,尽力减少伤害。一个有效的交流方法是:我们要表露情感,而不是表达看法、像法官一样判断对错。因此我们询问萨姆是否能以表露情感代替看法,他说:“我觉得哈里是个骗子。”尽管萨姆用了“我觉得”的表达方式,但毫无疑问,这个句子仍然是一个判断句而非情感表达。于是我们可以进一步询问萨姆,哈利的行为对他有什么影响,萨姆说:“他气得我够呛。”“哪些事情使你恼火?”到这里,萨姆不得不承认,哈里很有魅力,他与人交往时游刃有余的态度使自己感到嫉妒。但是萨姆已经懂得用其他言辞——比如贬低哈里为骗子——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态度。


№.28今日总结

关键词:

赞扬,帮助,喜欢,爱

要点:

  1. 通常我们喜欢那些给予帮助的人,但当这种帮忙带有附加条件时,我们就不再喜欢了。

  1. 能力和外表对吸引力有着巨大的影响。

  1. 研究者发现,我们倾向于认为美貌通常意味着美德。

  1. 我们越是缺乏安全感,就越是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1. 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会影响我们爱上某人:一个是接近性,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的人更有可能相爱;第二是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体现在外表、价值观、信念、人格等方面。

思考与讨论:

心理学家说,相似的人更容易相爱,你是否认同?你和你的爱人是有某方面相似,还是比较互补型的呢?回想一下你们的相处状态,有没有与今天所学的理论吻合的地方?



Day 5 比较无聊的心理学知识

№.29 今日导读

在昨天,我们了解了帮助和赞扬别人的好处,了解了个人魅力的来源,又学习了应该如何维持我们的亲密关系。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本书大部分内容的学习,但你可能还会有疑问——这些心理学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心理学家们是如何设计实验,从而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呢?今天的内容理论较多,比较枯燥,不过这些看上去枯燥的知识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这也不错,是不是?周五啦,一起坚持下去吧。


№.30 凡事打个问号

今天的目的并非是想将你变成一位科学家,而旨在帮助你科学地思考生活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作者在不久前读到一篇由詹姆斯·库恩撰写的短文,文章热情地介绍了监狱大学教育计划的成果,并谴责那些试图取消这一计划的人。文章中的案例生动地描述了一些犯人完成了大学计划,并在出狱后自食其力的情形。并且那些在监狱中进行过一年以上大学教育的男性犯人,再次犯罪的比率比平均值低20%。一种自由主义人文观促使人相信这篇文章,并站到库恩一边。但是科学精神会提醒到,短文里的结论是正确的吗?一个重要的质疑是,在“所有的犯人”这个群体中,只有一些人会报名参加大学计划,这些人是否一开始就与其他犯人有所不同?如果这些人本身在某些方面(动机、能力、智力、心理健康等)与其他犯人不同,那么如何说明他们较低的再犯罪率是由大学教育计划,而非他们本身的特质引起的?


№.31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通常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观察,比如我是一个餐厅服务员,有时候我得到的小费多,有时候少;第二步是推测原因,比如我觉得可能是我对客人微笑的频率影响了他们给小费的多少;第三步则是提出一个可以验证的假设,最后再设计一个实验去证实或者证伪这个假设。

科学与艺术常常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尤其是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面对的不是烧杯或者弹簧称,而是熟谙世故、富有智慧的人。如果实验者希望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结合艺术来设计实验便是不可缺少的。

在设计实验时,为了控制影响因素,研究者必须将复杂的现实问题进行梳理和简化。而这又会招致批评,认为实验室的情境是不真实的,其结果也不适用于现实生活。这种批评总是对的吗?为验证推测“人们喜爱那些经受磨难后得到的东西”,我们提出了一个可验证的假设,即“严厉的加入仪式,会导致人们对组织更加喜爱”。随后我们花了几百个小时去设计实验,创造可信的情境、撰写讨论脚本、编造加入仪式、招募志愿者、在实验中引导参与者、向每一位参与者解释实验的真实意图和隐瞒的原因等等。

事实上我们可以使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去研究这个问题。因为现实中本身就有很多需要加入仪式的组织(大学兄弟会或者某些俱乐部),直接研究他们的优点有很多,比如他们本身的加入仪式可能更加严苛,我们也不必花费精力去设计可信实验室情境,研究花费也会大大减少等等。我们只需要评定每个团体的仪式的严酷程度,然后访问成员对各自团体的喜爱程度就行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实验室环境下做研究呢?因为我们可以排除许多不确定因素,或者起码控制他们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出的结果更加可靠。如果我们研究现实中的团体,那么我们怎么能确定,一个团体的成员更喜欢他们的团体是因为严酷的加入仪式,而不是因为这个团体内的人本身更可爱呢?


№.32 随机分配的重要性

控制变量,确实是实验室的重要优点,但最重要的优点却是,实验者可以随机将参与者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没有哪两个人是完全一致的,而人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其天然具有许多差异。而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意味着某一组里强势的、聪明的、怯懦的等等的人数,与另一组里面的人相当。各组之间的差异能够被抵消。回到加入仪式的实验,如果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经历过严酷加入仪式的成员对团体更加喜爱,那么我们仅能说明,加入仪式的严酷程度与喜爱程度有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意味着,既可能是严酷的加入仪式提高了成员对团体的喜爱,也可能正好相反,比如因为团体本身极富有吸引力,导致很多人希望加入,为了限制人数,团体不得不采取严酷的加入仪式。或者,还可能存在第三种原因,比如因为一些人有施虐和受虐的倾向,因此加入仪式越严苛,他们对团体的喜爱程度越高。或者,还存在第四种第五种可能的解释——这正是困扰研究者的问题。而使用随机分配方式,这些可能都被排除或者抵消,比如那些有施虐和受虐倾向的人,会均匀地分散在不同的小组中。


№.33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挑战性

(一)控制与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有时为了控制实验的情境使之对所有人完全相同,会导致实验情况过于纯净,这种纯净通常意味着乏味和脱离现实。而脱离现实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又往往不能够充分影响参与者,使他们做出同于或接近于现实情境中的举动。控制和影响是实验者面临的两难问题,如果想减少两者的冲突,必须精心设计实验。这就提出了实验研究的现实性问题。

(二)现实性

我们首先区分两种现实性,一种是一项实验对参与者产生影响,使他们认真地参与到实验中来,这叫“实验的现实性”;另一种是实验室的实验与真实世界中的事件有多大的相似性,这叫“世俗的现实性”。对实验室实验常见的指责是,它们没有反映现实。这种意见通常没有将两种现实性分开。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是一个典型的实验现实性高,而世俗现实性低的例子。现实生活中,会有人要求我们故意电击别人吗?显然不会的。那研究是否具有实验的现实性呢?米尔格拉姆报告说,参与者出现了紧张和不适的反应,出冷汗或者口吃、哆嗦。参与者确实受到了实验的影响。

(三)隐瞒

有很多实验必须是在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才能诱发出他们真实的反应。但正如我们讲过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探究真相的冲动。参与者总是试图搞清楚实验者的目的、整个实验的逻辑等。要瞒过聪明的参与者们并不容易,因此经常出现一种“掩饰性情节”,假装实验目的是别的什么东西。在阿希关于从众的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参与者比较几条直线的长短。实验者告诉参与者他们参加的是一个知觉实验,但实际上研究的是从众行为。试想,如果参与者提前知道研究的主题是从众,那么他们在实验中会如何表现呢?


№.34 伦理问题

伦理问题,是心理学难以避开的话题。有一些通行的伦理准则来规范各类实验,但是在伦理准则允许范围之内,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

隐瞒是实验中常见的伦理问题,隐瞒常常面临三项指控:

第一,说谎是不道德的;

第二,隐瞒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既然参与者无从知道实验的真实目的,也就不能判断自己是否愿意参加实验;

第三,实验常常包含不愉快的体验,包括痛苦、焦虑等等。

即使没有隐瞒,伦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罗宾·杜威等人所做的一系列“社会困境”实验中,每个参与者都有“合作”和“逃离”两种选择,如果每个人都选择合作,那么所有人都会得到较少的金钱奖励;如果有人选择逃离而另一些人选择合作,那么逃离者会得到很高的奖励,而合作者则受到损失。实验全部是匿名的,并且在一开始就向所有参与者说明了游戏规则,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伦理上的担忧了。但是,在一次实验结束24小时后,一位男士给实验者打来了电话,他是小组里唯一的逃离者,并因此获得了190美元。他希望退回自己所得的钱,分给其他参与者,虽然这样会导致每个人仅能得到1美元。这位男士表示,他晚上睡不着觉,为自己的贪婪感到痛苦。而另一位女士因为自己选择合作而小组其他人选择了逃离,而感到上当受骗,并认为其他人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可靠。

杜威等人的实验很清楚地显示了实验者所面临的困境,只要他们进行这类主题的实验,就可能导致伦理问题。所有的实验者都应该谨慎地面对这个问题,努力避开那些会导致参与者不愉快的程序,向参与者强调他们拥有随时退出实验的自由,在涉及隐瞒等不安因素的实验结束后,详细地向参与者解释缘由,想方设法地使他们在离开实验室时如同来时一样身心状态良好。

科学家还面临一个伦理问题: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发现承担道德责任。比如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说服的技巧,这种技巧既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事实上,任何方法的提出,都可能有人利用它们达到发明者所不愿意看到的目的。有一个事实是,本书中所描述的现象都是既有的,社会心理学家仅仅是去探索和了解社会中已经出现的现象;但另外一个事实是,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常常将这些现象高度概括化,变成容易操作的技术。任何技术掌握在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手里,都可能使整个社会陷入被掌握了技术和力量的威权控制之中。社会心理学家的责任是,不断研究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理解,同时指导公众如何应用这些技术,并提醒人们警惕技术的滥用。


№.35 今日总结

关键词:

实验,随机,伦理

要点:

  1. 通常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观察,第二步是推测原因,第三步则是提出一个可以验证的假设,最后再设计一个实验去证实或者证伪这个假设。

  1. 实验环境最重要的优点是,实验者可以随机将参与者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观察,保证实验的严谨。

  1. 心理学实验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如何把握控制和影响实验参与者的分寸,如何才能让实验更具现实性,有时需对参与者隐瞒真实情况。

  1. 实验者都应该谨慎地面对伦理问题,努力避开那些会导致参与者不愉快的程序,向参与者强调他们拥有随时退出实验的自由,在涉及隐瞒等不安因素的实验结束后,详细地向参与者解释缘由,想方设法地使他们在离开实验室时如同来时一样身心状态良好。

思考与讨论:

《社会性动物》全书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谈论了社会上、生活中许多重要的现象,包括从众、宣传与说服、攻击性、偏见、喜欢与爱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是一个十分有趣,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极其贴近的学科,但阅读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晦涩无聊的地方,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将观察到的现象抽象总结成为可以解释大多数类似情况的理论。谢谢大家的认真与耐心,很荣幸和大家一起读完这本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也欢迎大家从这本书开始走进心理学的世界。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删。

来源:熊猫书院  编辑:市场人
本文本仅供市场人(www.shichangren.net)内部学习交流使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我未能像应当地那样去生活,当回首往事,我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苍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京ICP备16066458号-1|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市场人 ( 京ICP备2023000371号-1 )

GMT+8, 2024-11-22 03:13 , Processed in 0.11769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