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圈的市场人 市场人的社交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37|回复: 0

家庭教育之失与校园欺凌之伤

[复制链接]

5715

主题

7684

帖子

76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9
发表于 2016-12-20 20: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视觉中国

  校园欺凌近日再度成为国内舆论焦点。事实上,校园欺凌问题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调查显示,有47%的加拿大学生报告曾经受过霸凌;而2015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2%的高中生在过去的一年中曾遭受过霸凌,5-18岁的学生中有21.8%表示曾经被霸凌过。但我国的数据至今依然暂缺。

 

  暂且不提学校应承担的管理责任,家长该如何定位在校园欺凌处理上扮演的角色?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被欺凌”,或察觉孩子正在成为“欺凌者”……这些都是对家庭教育的重大考验,也是每个家长不容推卸的责任。

 

  每个人都不希望欺凌发生在自己身上,放下看客心态,做些务实的思考,才是对所有孩子的最大保护。

 

 

应对校园欺凌 家长如何把握“介入边界”

 

  12月15日,教育部官网公布消息,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已于日前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将专项督查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重点问题。针对这一话题,新京报在上周联合中小学在线学习平台一起作业网进行了针对家长群体的网络调查,吸引了1319名网友积极参与。

 

  调查中不难发现,随着对校园欺凌的社会讨论不断深入,家长思考的角度也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制定反欺凌的应对机制和方案等层面,延伸至对家庭教育不足的自省,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面对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父母给予的应该是安全感和坚定的支持,而不是失控的过度反应。 图/视觉中国

  “校园欺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在校园欺凌成为持续的社会热点话题时,欺凌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及家长在面对校园欺凌所遭遇的困惑也逐渐成为讨论和反思的话题。如何成为保护孩子免受校园欺凌第一道防线,如何尽可能消除校园欺凌萌生的家庭土壤,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

 

  家长困惑 1

 

  校园欺凌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回忆起以前上学时候调皮捣蛋恶作剧的事儿,要是搁今天,也该算是‘霸凌’了吧”,中关村二小事件持续发酵时,张先生在朋友圈这样调侃。家长对校园霸凌问题越发关注的同时,也遭遇了最直接的现实困惑:到底哪些行为可以归为校园欺凌?

 

  事实上,目前的法律法规还未对“校园欺凌”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对校园欺凌的描述是“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事件”。但对于具体哪些行为是欺凌,如何判断情况“轻”、“重”,目前法律法规并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解释和规定。

 

  那么,国际上的标准是否可以拿来参照呢?曾在美国半岛国际学校担任校长,现任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的钱志龙表示,就他了解的情况看,美国学校在处理中通常使用的判断标准包括“长期的”、“反复的”、“针对性的”。但是,类似的国外标准在此次中关村二小事件上也引发争议。

 

  有专家提出,应根据孩子的感受判断是否属于校园欺凌。可专家观点也遭到家长质疑: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同样的行为对孩子带来的影响也各异——在有些家长眼里只是孩子淘气、顽皮的表现,孩子间的玩闹或小恶作剧,而在其他家长眼里则是严重的校园欺凌——“个人感受”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家长困惑 2

 

  孩子为什么会遭遇“校园欺凌”?

 

  “那时,儿子几次被同学堵在厕所里羞辱。”虽然孩子已升入大学,但初中的校园霸凌事件,李女士至今挥之不去。让她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个头儿一米八的儿子到了学校却成了“被欺凌者”?

 

  学之郎情商教育创始人倪志勇接触过众多遭遇类似困扰的学生和家长。在他看来,孩子被欺凌有很多原因,一类是孩子缺乏内在自信,或者是平时父母陪伴管教少;另一类则是受班级氛围影响,如果班主任很不喜欢某个孩子,也容易导致这个孩子被孤立和伤害。从以往的情况看,学习方面的后进生也容易被欺凌。此外,有些被欺凌也可归为冷暴力,孩子社交方面受阻,交不到朋友,这类孩子也有自身原因,比如不注意周围人的感受,希望赢得别人的认同,但不知道具体怎么去做。

 

  北师大二附中语文教师何杰童年时也曾遭遇“校园欺凌”——因小时候身体矮小瘦弱,走路外八字而被同学起侮辱性外号,被欺负的经历持续到高中。“长大了以后,我慢慢明白,处于优势者的人往往喜欢‘欺负’别人一下,比如动不动嘲笑一下别人胖、说一下别人蠢,或者损别人一句。别人如果不高兴了,有点修养的就来一句:‘开玩笑呢,当什么真?’如果没有修养则根本不理你的痛苦。”

 

  何杰认为,缺失“感同身受”的教育,是校园欺凌问题频发背后的重要原因,“如果不重视共情能力的培养,而只看重学生的竞争结果,那么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会结出恶果”。

 

  家长困惑 3

 

  孩子遭遇“校园欺凌”该如何帮?

 

  “老师说,如果有同学欺负你,第一次要告诉老师,如果一星期还那样,你就原样打回去。”母女闲聊中,乐乐妈问起女儿校园欺凌的话题,一年级的女儿满不在乎地回答道。中关村二小事件发生后,乐乐妈也像很多家长一样开始思考:万一遭遇校园欺凌,该如何教孩子应对,自己又该作何反应。

 

  现实中,因为学校大多在欺凌行为发生后才介入,且多数表现出不愿承认也不愿正视的态度,导致有些家长在孩子遭遇“霸凌”后,一心想要为孩子“讨说法”、“求公道”,常出现过激言行。

 

  有校长表示,在此次中关村二小事件之后,当他看到网上有家长说要孩子带着武器去学校时,他被这样的言论惊呆了,“这样的言行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家长祭起保护孩子的大旗之后,手段和方法都变得无足轻重。”

 

  在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松蔚看来,面对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父母给予孩子的感觉应该是安全、坚定,给孩子支持但不过度反应,“家长反应过度的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觉得事件在父母那会儿变得失控。”

 

  何杰希望的是,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和家长,自己首先得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从自己做起,先控制自己的情绪,真正理解领会孩子的感受,同时也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们的失当行为会给家长和老师带来痛苦。

 

  ■ 探讨

 

  建议一

  制定反校园欺凌法规

 

  有司法人士建议,针对当前司法短板,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反校园欺凌、暴力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欺凌者及监护人的惩戒教育,通过立法让恶意欺凌者受到惩治。教育行政机构应根据立法规定,制订校园暴力对策与应急处理计划,加强校园欺凌、暴力行为的法律干预。学校根据各自情况探索启动反校园欺凌的应对方案及反欺凌个案惩治与保护。同时,也通过立法明确要求学校建立预防、发现、应对和消除欺凌现象的机制。在课程中涵盖反欺凌教育的内容,鼓励采用非暴力方式解决冲突。

 

  建议二

  引入驻校社工制度

 

  有专家建议,通过驻校社工制度的建设和服务体系的搭建来解决校园欺凌的问题。在中小学引入专职的“社会工作师”,及时评估、发现、干预“校园霸凌”不良苗头,在事件发生时,专业社工师可以给班主任提供帮助。据媒体报道,从2008年起,广州市民政局、海珠区政府共同向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驻校社工专项服务。如今,驻校社工项目共在海珠区的13所学校试行,每所学校进驻两名社工。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增多,驻校社工正在尝试对“校社联动预防校园欺凌机制”进行探究。

 

 

家长要学会发现“蛛丝马迹”

 

走出霸凌的伤害,不需要把孩子定义为受害者。父母要让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理解自己经历了什么。图/Gettyimages

  【应对校园欺凌之家长做法】

 

  如果孩子能从父母身上体会到爱与安全感,父母能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有足够的关注,校园欺凌事件的萌芽就能被及时遏制。即使不幸发生校园欺凌,家长如能根据情况适时出面干预、与学校理性沟通,也有助于孩子尽快走出校园欺凌的阴影。这一切,都与家庭教育是否得当密切相关。

 

  ■ 预防

  孩子隐瞒不报 或源于亲子沟通不畅

 

  Q:孩子遭遇欺凌为什么不愿意和家长说?

 

  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钱志龙:许多中国家长往往并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孩子求助时也不能给予正确回应,如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或冲突,过度保护的家长可能会有过激情绪,有些家长则会觉得“多大事儿呀,打回去就行”。亲子之间没有顺畅的沟通渠道,孩子也就不愿意再求助于家长。

 

  所以,我不认同校园欺凌具有隐蔽性,家长难以及时发现这一说法。孩子不是专业演员,在遭受校园欺凌后,一定会表现出羞耻、恐惧、愤怒中的一种或所有三种情绪,关键在于家长平时是否对孩子的情感、心理有足够的关注,是否能够及时捕捉到孩子的变化。很多家长往往在孩子放学后只关心作业做了没、考试考得怎么样,却不关心孩子一天在学校都经历了什么。家长不能在出现校园欺凌问题后,才开始这种亲子交流,而应从孩子上一年级起就逐渐构建顺畅的亲子沟通渠道和亲子交流习惯。

 

  Q:哪些细节提示孩子正遭受“校园欺凌”?

 

  ●身上有无法解释的伤口。

 

  ●丢失或损坏的衣服、书、电子产品、首饰等。

 

  ●经常性的头疼胃痛,感觉不舒服或假装生病。

 

  ●饮食习惯的改变,比如突然不吃肉或暴饮暴食。孩子可能从学校回家时很饿因为他们没有吃午饭。

 

  ●难以入睡或经常性做噩梦。

 

  ●成绩下降,对功课失去兴趣,或不愿意去学校。

 

  ●突然没有朋友或者避免社交场合。

 

  ●觉得无助或自尊心下降。

 

  ●出现诸如自残、离家出走、谈论自杀等自我伤害性的行为。

 

  (以上信息来自美国反校园霸凌网站stopbullying.gov)

 

  告知孩子底线 帮凶者无异于施暴者

 

  Q:如果孩子说起看到别的同学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该怎么办?

 

  某不愿具名的司法从业者:家长得让孩子明白“友谊”的小船该翻也得翻。对旁观者而言,为欺凌者提供呐喊助威等心理支持,在助威中有可能接受欺凌者安排拍摄视频,或帮助控制被欺凌者——这些帮助行为都是转化为帮凶,帮助人的性质和欺凌者是同样的。一般情况下,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等同于欺凌者的行为,在处罚上会有轻重的差异。刑法上也采取共同犯罪的理论,会对参与呐喊助威的旁观者的行为,苛以实施者相同的定性,接受严厉的刑事处罚。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当有人拉着去旁观时,不要因为面子不好意思拒绝,甚至被威胁跟去;要分清楚,这不是朋友义气,而是违纪违法的行为,这不是友谊的小船,而是贼船,该翻也得翻。

 

  Q:哪些细节提示孩子可能正成为“欺凌者”?

 

  ●习惯于肢体或言语争斗。

 

  ●朋友中有校园霸凌者。

 

  ●变得越来越具有攻击性。

 

  ●经常被带到校长室或被放学后留校。

 

  ●有额外无法解释来源的钱物。

 

  ●因为自己的问题责怪他人。

 

  ●不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好胜心强,担心自己的名声或受欢迎度。

 

  (以上信息来自美国反校园霸凌网站stopbullying.gov)

 

  ■ 应对

 

  家长出面并非让孩子放弃承担责任

 

  家长在哪种情况下应该亲自出面帮助孩子解决?

 

  倪志勇:我认为,需要家长出面的情况分为几种。一种是孩子受到某个孩子或某几个孩子的多次欺凌,具体而言,4-5次以上就算频率比较高,孩子肯定也是在其中做了一些努力却没有结果。第二种是出现了身体伤害,哪怕是轻微的摩擦,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第三种是孩子的心情极度低落,长时间不能从事件和情绪中走出来。

 

  有人认为,孩子的事情最好能让孩子自己解决,有利于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听起来貌似很有理。但不能什么事都由小孩子去摸索试错,有时孩子还不一定明辨是非标准,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弱势一方的孩子心理已处于极度负面低落的情绪状态,任何信息都已经无法输入孩子的头脑。

 

  让孩子逐步承担与年龄特点相符的独立处理责任,与家长适时出面干预并不矛盾。在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单独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家长可以亲自出面单独解决或者陪同孩子一同解决。当然,家长亲自出面帮助孩子解决,并不是让孩子放弃承担自己的责任。

 

  理解孩子,就是要理解孩子的内在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思维与想法。让孩子感觉与我们始终紧紧相连。如果家长不出面,在家给孩子一个拥抱,加上几句暖心的安慰,都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

 

  是否可以先放下“原告”的身份

 

  家长出面帮孩子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时,如何更好地与学校沟通?

 

  钱志龙:当发现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时,家长一定会有激烈情绪,这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疏导转移。学校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家长得明白最后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家长和学校目标一致,都是希望解决问题,让孩子未来身心健康,那么是否可以先放下“原告”身份,也考虑对方孩子,甚至设想如果是家庭中的几个孩子发生类似行为,家长会怎么处理。当然,这对情绪中的家长来说很难,但这有助家长更理性地应对,也避免家长的过激行为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不需要把孩子定义为受害者

 

  制止霸凌行为后,家长如何帮孩子走出“校园霸凌”的阴影?

 

  李松蔚:制止霸凌行为是第一步。即使停止了伤害,即使诚恳地道歉,即使理想状况下每个人都愿意善待被霸凌者,要让被霸凌者和他人的关系恢复正常,也是件无比困难的事。

 

  想要提醒家长的是,走出霸凌的伤害,并不需要把孩子定义为受害者。这个区分很困难。太多人分不清“保护自己”和“把恶人痛打一顿”的区别,以至于教孩子的时候,常常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他们不是教孩子理直气壮地提出:“停!你们不能这样对我。”而是更习惯于把自己的恐惧和愤怒投射给孩子,让孩子练跆拳道,然后教他“谁敢欺负你,就给我往死里打!”以为这样才足够。

 

  父母需要让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理解自己经历了什么。这是最难的一点。孩子知道自己受到了伤害,但为什么受到这些伤害?是因为自己犯了错吗?还是因为自己是“受害者”?孩子需要理解这些事。不管有多难,孩子都要学习与身边的人建立关系,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边界。

 

  (点评专家:钱志龙,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道禾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李松蔚,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倪志勇,学之郎情商教育创始人)

 

来源:新京报 出处: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12/19/node_167.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我未能像应当地那样去生活,当回首往事,我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苍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京ICP备16066458号-1|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市场人 ( 京ICP备2023000371号-1 )

GMT+8, 2024-11-21 18:23 , Processed in 0.07436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