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见过的目前为止,全国最牛逼、最有效、最先进的招生产品, 模式绝对领先新东方学而思一个时代!
全文约4700字,预计阅读需10分钟
2016年有一个词特别火,叫网红。
很多人说UncleW也是个网红,我很愿意承认,网红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那什么叫网红呢?
徐小平老师下过一个网红的定义:不需要传统的机构、权威对他进行认证和赋权,它是通过网络直接自我赋权的,这么一种新的权威形式或者说影响力的来源,叫做网红。
网红概念火了以后,大家就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说我长得也不差啊,虽然没有UncleW帅,但至少不比罗永浩差吧,我也想打造成网红来为我学校招生,我怎么才能红呢?
第二个问题就是,这玩意不就像烟火一样迅速的从天空中陨落吗?我怎么做才能红得久,持久地为学校招生服务呢?
已经过时的新东方学而思招生产品 网红招生时代的到来 他的第一桶金:打破黑箱,一炮打响 他的第二桶金:有趣有种,超越竞品 他的第三桶金:情感建立,价值共鸣 学习网红招生模式的必要条件 已经过时的新东方学而思招生产品
我先不回答这两个问题,而是先带大家看看新东方学而思的传统招生方式。
最早做起来的学校当然是新东方,很多人说俞敏洪是新东方招生唯一的核心竞争力,我觉得这种看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我所在城市的新东方刚开业时也不做什么别的活动,就让俞敏洪老师来一次演讲,一次演讲就能来几千个目标用户,并且会在城市里形成一次热烈的讨论,第一批生源就有了。
当然这么做也会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学校做大以后,俞敏洪老师就累死了。
他需要在招生旺季,去全国分校演讲。当然,随着新东方校区越来越多,每个分校都希望俞老师来自己分校演讲,恨不得只要有活动就希望邀请俞敏洪来,但俞老师很忙很累啊,并不能做到对所有分校雨露均沾。
那么俞老师就只能通过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电影(中国合伙人)、直播(洪哥梦游记)等全国能覆盖的媒体,直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影响力了。
但这就造成了新东方传统招生方式的第二个问题,即俞敏洪老师在全国的曝光虽然让新东方品牌知名度非常高,但对目标用户的打击其实很不精准,并没有多少家长会直接因为看完《中国合伙人》而转化为新东方客户。
于是小狼就发明了50元班,利用新东方品牌知名度高这个优势,来对目标用户进行精准的营销。
这也是为什么北京新东方今年做50元班招了10万人次学生,而北京学而思高思只招了不到2万人次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现在来看,全国新东方分校营销好像几乎没有二招,都是通过体验课来进行的。
而这点其它机构决不能盲目效仿,因为用户是对俞敏洪和其代表的新东方品牌是有强烈好感的,所以人家免费课可以迅速招到学生,那其它机构想发展大有什么方法吗?
我们知道我们几乎不可能复制出第二个俞敏洪,那有没有一个招生产品不仅可以复制,而且能帮助机构精准找到本地目标用户,又能够得到用户对机构品牌的信任?
全国第一个做到的就是学而思的家长帮论坛,在那个论坛时代里,家长帮无疑是家长了解升学信息、家庭教育、教育新闻、学习经验、育儿经验最好的地方。
所以说,家长帮的兴起,就是源于家长和升学之间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尤其在有小升初的城市,每个小升初的考试信息都非常难得,学而思在全国教培业还没有人意识到“内容为王”的概念的时候,就已经牢牢地把握住了各个一二线城市升学信息的入口,从而找到了目标用户并且快速取得了用户信任,之后学而思再通过考试入学变现的事就很简单了。
网红招生时代的到来
但是,各行业的网红时代终究还是代替了论坛时代。
那为什么真正能解决家长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学而思家长帮会衰落呢?
答:用户想在家长帮找到优质内容,所付出的成本太高了!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用户的屏幕大大变小,从一堆帖子中找到需要帖子的这个事太难了。
2、互联网信息膨胀,每个人每天都被互联网的信息强奸了很多时间,人们对于信息要求越高,对优质内容也就越来越渴望。尤其是对于升学信息,虚假信息多,谣言多,大家太需要权威的信息了。
那么问题来了,谁来代表权威呢?
我们的公众早已不相信所谓的专家了,家长帮到现在还在标榜自己有上千个专家,这个落后的思想到现在也还没有扭转过来。
不相信专家,公众相信的是谁?
是那些有温度、有态度、敢说、真实的人,也就是我们开篇讲网红定义谈到的那些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自我赋权的意见领袖。
这个人谈的道理不是空洞的,而是接地气儿的; 这个人讲的观点不是中庸的,而是有情绪的; 这个人是并不需要用户仰望的,而是天天与用户互动的;
这个人要让用户觉得,这就是我身边一个特有思想、特懂行的朋友。
那么大家不禁想问,在中国教培业里面,有没有人已经在家长圈内做成网红,通过给家长分享升学信息和升学帮助,为机构成功导流了大量学生呢?
答案是有!而且做得好到超出我的预期...
他就是我的好朋友,叫做石恒亦,和我一样是个90后。
他在去年创办了一个公众号叫做:小石头侃升学,创刊1年5个月,共发出408篇文章,收获了400万次的阅读量!
高思内部甚至将北京学校今年业绩的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石头公众号的爆发。
大家先别着急去搜索他的公众号,先听我简单讲讲小石头到底做了哪三件事?让他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
他的第一桶金:打破黑箱,一炮打响!
2015年初,高思高层的一纸调令安排石恒亦做小升初运营,石恒亦接到这个命令,根本不知从何下手,甚至感到诧异:
自己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教初中数学,作为一个东北人对北京小升初的情况也根本不了解,而且身为一个理工男,想到自己以后怎么就要靠以写作为生了,那年的年夜饭他也没吃好,愁云密布……
一个小升初的小白,要变身行家,他只能泡在北京所有关于小升初的论坛、贴吧、博客,甚至去偷听了当时能听到的所有小升初讲座。
3个月拼命吸收和学习,他发现他越学到后来,越发觉这个行业水太深了,他学到最后的感觉就是:
这真是一个没良心的行业啊!
他跟领导汇报学习成果时说:“我觉得商业应该是罗永浩所说的,绞尽脑汁让用户更好的获取利益,而不应该是绞尽脑汁的为了获取利益而获取利益。
直到今天,教育行业却依然在延续着这样的方式,尤其是升学,牵动着万千家长的神经,面对孩子的未来,这些家长非常脆弱,很容易被骗,很容易被煽风点火,所以我想抓住家长们最大的升学痛点,做一些真正服务家长、打动家长的事。”
15年,那时北京小升初很多人还在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忽悠家长,夸大其词、似是而非、故作惊人之举、喜摆噱头,竟成为这个行业中大家的职业特征。
那么石恒亦就是第一个那个打破这个黑箱,敢于把真话讲出来的那个人,也正因石恒亦非常鄙视所谓的“砖家”,所以决定给自己选择一个平易近人的名字:小石头侃升学。
随后的一两个月小石头精准预测了人大附中的入学考试,几次权威、全面、快速的免费纯干货,给每天被各种机构忽悠来忽悠去的家长一口“新滋味”,就这样迅速积累了最早的几千用户。
他的第二桶金:有趣有种,超越竞品!
如果说互联网创业者每天都要思考的一件事是:如果我做的这个事,有一天,BAT(百度、腾讯、阿里)做了怎么办?
那么我们传统机构创业者每天都会思考的一件事是:如果我做的这个事,有一天学而思在这做了怎么办?
不幸的是,当小石头公众号的用户和阅读量增长刚刚有些起色的时候,巨头学而思出手了,创办了另一个公众号:松鼠老师说。
一方面小石头感觉到高兴,高兴在于自己选择的这条路看来应该是正确的,另一方面也很焦虑,希望自己的阅读量能够尽快超越对手。
今天我在回顾两个公众号战役的时候,同作为一个新媒体创业者,我分析小石头打赢这场仗并不是因为松鼠老师说没有干货,而是因为小石头侃升学采用了符合人性的写法,而松鼠老师说采用了反人性的写法。
什么是反人性的写法?
1、标准教科书式的文本。松鼠老师写的内容,均是简单信息采集,并没有任何情节和细节描写,用户读起来跟看课本公式一样。
松鼠老师说标准教科书式的文本
而反观小石头,无论是排版、配图、插播录音,每一个细节均考虑到了用户阅读的体验:文字居中让用户轻松阅读,在用户读累的时候加入搞笑的配图让用户短暂的放松,在用户开车的时候设置音频...
小石头侃升学公众号极致的阅读体验
2、不能激发任何悬念。今天我在看《罗辑思维》的时候,认真解构了一下他一集视频的结构,我发现原来他一集视频中每一个小部分之间的小结论最终会都归结为一个大结论。
而且更牛的是罗胖不仅会为整个视频的大结论通过故事设置悬念,每一部分的小结论也会通过故事设置悬念,这就让读者一直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在悬念的内容设计上罗辑思维也能够很好的抓住人性格的痛点,要么让你激动、要么让你新奇、要么让你困惑、要么让你恐惧,这才造就《罗辑思维》的巨大成功。
而松鼠老师说却完全没有做到这点,一般它的标题是这样的:【随便聊聊,说说最近的中考名额分配。】
而反观小石头的标题痛点就抓得非常准,一般都是这样的:【一张图看懂堪比“后宫”的京城小升初!】
这样双方交战几个月后,松鼠老师的阅读量和用户量就被小石头远远超越了,后来松鼠老师说就是时而发文,时而不发文了。
他的第三桶金:情感建立,价值共鸣!
在打败巨头学而思的竞争对手后,小石头的阅读量和粉丝数量增长一直顺风顺水,并且成立了自己的6人团队,有美工有助理还有运营,还拿到了公司的股票,一切看起来那么的美好。
但公众号发展到今年6月小石头又进入了新的瓶颈期,我们不仅好奇:在一个几乎没有对手的赛道上,小石头怎么还有瓶颈期?
这是因为小石头公众号之间一直在讲纯升学,内容比较单一,阅读量一直在1万左右徘徊,怎么写也写不上去了。
面对这次瓶颈,小石头仔细分析了现有用户发现:
【三分之二都是女性,并且大多是知识分子。】
进而他又通过研究papi酱和咪蒙,分析得到女性的用户特征是:
【情感诉求很强烈。】
而它女性知识分子比较多的用户特征就决定了小石头不能光给妈妈们鸡汤,文章还要有思辨、分析。
于是小石头就总结出了突破此瓶颈的公众号定位:家长升学的咪蒙(鸡汤)+逻辑思维(思辨)+之前的升学干货。
在昨天我采访小石头的过程中,小石头说: “妈妈们喜欢情感,有的情感类文章阅读量不一定太高,但是会让粉丝中一部分人对你好感大增;
而妈妈们最不喜欢一些观点太冲突太偏激的文章,类似奇葩说那样挑战主流道德观的观点,虽然文章有很强的逻辑,但妈妈们一般不管你那些逻辑,会把你骂的很惨。”
就这样,小石头通过对用户的深入分析和交流,拓宽了写作的选题、加入了情感元素,不仅写出来好几篇10万+的阅读,用户和小石头的感情也越来越近了。
学习网红招生模式的必要条件
到今天,小石头已经在北京家长圈内很火爆了,小石头的大学同学经常会通过微信兴奋地告诉他,我们公司的大BOSS又在朋友圈转你的文章呢!
这几个月,高思在八角游乐园开一个新校区,业绩非常不好,之后小石头把讲座地点放在那,讲座之后立马就有4个附近的小石头的粉丝家长,攒了100多个孩子在该校区上课。
不能不说,地推、户外广告、电话营销、论坛等一切传统宣传方式都不如一个教育届网红朋友告诉你,我就在这个机构,你信任我,你就可以信任我的机构。
你说我们未来的招生这是变得简单了?还是更难了?
传统的招生是靠话术,学个学大咨询师的百答百问就可以上去打陌生拜访电话了,但今天要想得到家长的信任,我们给招生部门的就不能再是一个电话销售的话术+一套买来的电话信息,而是实打实对家长有用的招生产品。
未来决定机构招生能力高低的一定是领导者自身的学习能力:
这是很多传统机构校长最欠缺的能力,但也给了我们这些具有先进管理思想的机构校长一次非常好的逆袭机会!
领导者自身的学习力,这就是我对开篇的那两个问题【如何成为网红,如何红的长久】的最终回答。
我觉得教培行业的一切黑箱都在互联网时代被挨个打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教培业在逐渐回归教育本质:
咨询师学管师忽悠少了,七步教学法服务多了。 给老师洗脑的机构少了,老师拿续班奖金越挣越多了。 营销吹牛推概念的少了,真正给家长提供价值的多了。
向小石头学习,昨天跟小石头聊微信,他说了这样一段话,真正正正地感动到了我,分享给大家,为用心做内容的人点赞。
来源:校长运营圈 作者:Uncl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