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晓玲 北京报道
导读
近些年,出国留学的主体人群已经由大学生切换为中学生,国际高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热捧,但一些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国际高中”时,并没想清楚,存在认识上误区。
2016年高考录取正在进行,又迎来中考的志愿填报。
“国际高中”(包括公立高中的国际班和民办国际学校)的报名依然火爆:北京一零一中学今年计划招生60人,但报名人数达到2380人左右;北京三十五中的报名人数也从去年的400多人涨至600多人,而计划招生人数仅90人……
同时,一份北京20多所国际高中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也在网上流传:北京四中(佳莲学校)565分,北京十一学校563分,北京一零一中学555分……这些分数已足够学生报考一所比较不错的中学。
近些年,出国留学的主体人群已经由大学生切换为中学生,国际高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热捧,但一些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国际高中”时,并没想清楚,存在认识上误区。
“国际高中”受追捧
国际高中的招生,在北京是纳入中考提前招生批次的。学生须参加中考,并提供中考成绩。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公立高中国际班和一些比较有名的民办国际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并不低,有些甚至反超普通班。而分数达标后,学生还要通过学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而学费方面,国际班的学费一般在每年8万-12万不等。
综合来看,国际高中的报考门槛并不低。但尽管如此,国际班的报名仍然热度不减,著名公立高中的国际班更受追捧。
北京一零一中学国际部负责人程丽说,今年一零一中学招生60人,但报名人数达到2380人左右。据了解,北京三十五中的报名人数也从去年的400多人涨至600多人,而计划招生人数仅90人。
为了筛选出最合适的学生,各个国际班也在调整考试方式。
北京三十五中国际部学术中心主任田红表示,报考国际部的学生每年都在增加,所以中考的录取分数线也在逐年提高。录取时,除了看中考成绩外,还有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逻辑思维和综合素质等。
在北京市二中主管国际部的副校长周心欢看来,家长对公立中学国际班有种天然的信任感。公办学校的学生管理和课程管理受到家长青睐,其中“课程体系”是选择国际学校高中的主要参考指标。
各公立校国际部学生的升学情况也提升了家长的信任度。此前,北大附中发布的成绩简报显示,2016年出国方向的109人,100%录取国外大学。其中,22%的学生被美国排名前10的大学和文理学院录取。
在中国学生积极出国留学的同时,国外大学在中国的招生力度也在加大。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今年到新疆招生时就发现,不仅欧美大学,马来西亚的大学都来参加招生咨询。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高等教育全球化成为趋势。家长们有支付孩子出国留学的能力,加上各国签证的放开,以及国内优质教育学位有限,就合力催生了这个庞大的出国留学群体。
教育部统计,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正以20%左右的速率增长。在北京、上海等地,增幅更达30%。
选择留学需慎重
就读国际班并不轻松。
周心欢认为,公立学校的国际班属于双课程、双学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只为了让孩子拿个证书,最好不要选择公立校的国际班。
例如北京二中国际部合作的美方学校隶属于美方西部联盟教育局,所有课程都被该教育局认可,每门成绩都会被美方记录,将影响学生未来申请大学。这就要求学生的能力必须货真价实。
“普通班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出国留学。国内的重点学校里,能够申请到美国最顶级大学的学生,有相当比例就是普通班里的‘学霸’。”清华附中国际部副校长马成说。
但相比于普通班,国际班提供了一个“群体的轨道”。“也就是说,大家都朝着出国留学的方向走”,马成认为,“申请出国留学其实是需要毅力的,也需要规划指导。很多普通学生没有毅力做三年的坚持和规划。国际班在这方面可以给学生支持。也更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马成也表示,如果学生不太在乎结果,那报读普通班,再通过中介服务申请出国留学也可以。
在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方面,家长也需要仔细考量。
3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显示,近八成留学生选择了回国发展。马成指出:“出国留学需要1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而毕业后能够留在国外发展的学生并不多。回国的留学生中有精英,但也有人回国后发展状况不及预期。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出国留学的投入与产出未必能够成正比。但如果从国家进步的角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出国留学方面,有些家长也存在认知误区。
2015年,一位叫黎铭的家长走访了24所国外名校,回国后写了一本书,揭露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真实生活。
每个留学生和他们在大洋彼岸的父母,其实都有着自己的不适和焦虑。
黎铭发现,GPA(平均成绩点数)像是留学生头上的“紧箍”,而他们的生存状态,却是可以用“斯坦福鸭子综合征”来形容——表面悠闲,鸭掌却在水下拼命划动。
在后来和其他家长沟通中,黎铭也发觉许多中国家长看重排名和资源,期待孩子“一飞冲天”,却忽视了留学的根本意义。
“说到底,留学不过只是换个地方学习而已,家长不该赋予那么多意义。” 黎铭说,“与其花钱把孩子培养成会说会听、却不会读不会写的‘美国式’文盲,还不如在国内好好想清楚该不该留学、去哪儿留学以及学什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胡晓玲 编辑:李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