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浙大妈妈聊,她提到自己名校朋友圈现作为家长的朋友们,关于名校关于兴趣班的普遍纠结,非常投机。
其实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曾而且一直在纠结的。
大家肯定各自想法很多,各公号鸡汤文也各种导向。正值假期大家都有空,今天就来聊聊我个人的看法。
愉快的童年不是放任不管,什么也不学
我会给孩子们尽可能创造多的机会,体会下河摸蝌蚪、玩沙挖泥、摸狗逗猫、看山看水看人的旅游、游乐设施玩个够、各种孩子的玩乐活动尽可能参加。。。是的,我的基调是给孩子尽可能“愉快的童年”。
但是这个词当今已经被用得特别滥,特别多的争议,集中在上不上兴趣班上。
上不上兴趣班,我自己很简单的一个原则,就是孩子是否享受这个乐趣。
什么是兴趣?就是孩子喜欢擅长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当然要支持和鼓励孩子去。
不是越多越好,不学就吃亏,也不应盯着别人学什么。家长自己根据孩子的情况需要做出取舍,要保证孩子额外玩耍的时间,保证这个兴趣班是真正的享受兴趣,还得保证家长不会为了孩子的兴趣整天奔忙。
保证了孩子童年品质的同时还得保证自己的生活品质。
蛮蛮爱运动,美国孩子的体育运动种类相当多。小学打过棒球、篮球,踢过足球,这都是每个社区家长自发义工组织的,属于活动,不属于兴趣班。而自己提出尝试的滑冰、冰球、跆拳道都有兴趣也学得非常快。不过,取舍之后保留下来的,只有最爱的游泳。
艺术方面10岁以前是空白,不愿学琴,学画画。。我也不推。直到高龄10岁看到学校乐队表演后自己要求学钢琴。至今两年,成绩尚可,老师愿意培养,自己的兴趣也还在,常自己琢磨喜欢的曲子去弹出来,我感觉这就够了,因为他以后的生活中会有音乐调剂。
而学术上的,我们没有额外要求。学习成绩自己管理,按美国的标准,一直还不错。还吹嘘过学校有同学跟他咨询如何才能有好成绩,把我们笑岔气,因为他自己一直改不掉作业磨蹭拖拉的毛病。
但如果学校学业上出现问题,我们会介入指导,例如有次数学考得不好,有几个概念不清楚,我们给他做了讲解。这也是家长的责任。
拔高类的除非学校推荐,例如奥数,蛮蛮作为被推荐去的孩子,数学不会很差,然而他对奥数题完全无感。我尝试过给他讲解,发现他理解起来并不是一点就通,毫无解题乐趣可言,果断放弃。
其它诸如在华人朋友群中比较流行的公文班(kumon),我们从未考虑。
对是否享受也有个要区分,因为对孩子而言,就算再喜欢再有天赋,变成苦练之后都会枯燥而抱怨,这很正常。家长这时候的作用就是帮助鼓励孩子尽量坚持不要放弃。
上课外班就把孩子童年压榨没了?不上任何课外班就是保持了孩子的天然童真?
我真是觉得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也没有那么多真理。自家的实际情况才是真。
关于兴趣班和愉快的童年,父母的可能重点是:
尽可多地给孩子提供玩耍、探险、旅游看世界的机会。
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个性,找到擅长、喜欢和享受的兴趣点,提供条件帮助孩子发展,并在孩子泄气畏难的时候给予鼓励和支持。
不求多只求精和坚持,安排合理,全家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找到自家生活节奏的平衡点。
孩子跟自己比较和进步,而不是看着别的孩子。
不要把孩子看成生活的全部,生活也是自己的,也要保证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追求。当孩子繁多的兴趣点和大人的生活有冲突时,也要考虑牺牲孩子的部分需求,而不是一味为孩子付出。
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足够好的教育
很多家长们努力挣钱,有部分原因是让孩子争入名校这个激励。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很多学校还不是钱就能解决的。
追求名校真是无可厚非,毕竟好的教育资源对孩子的教育通常利大大超过弊。尤其是自己就是名校出来的家长们。
蛮蛮上过的小学和现在的初中,不是我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但至少目前足够了。我们是综合喜欢的房子和就近朋友圈的决定。
不排除以后视乎具体进展可能寻找更好的教育资源,但一定会是综合全家生活品质的考虑。《虎妈猫爸》里面那样的剧情,绝不会在我家上演。
考大学也是一样,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我给他们提供我认为已经足够的教育条件下,也为更好的教育环境尽力去努力争取,而且在哪个国家就要顺应哪里的应试教育规则,全世界的名校都一样难进。
例如藤校,我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啊,但是如果努力后上不了,也欣然接受啊。这只是人生轨迹中的一个小点,不同的分支都能活出精彩的结局。
世俗的观点有认为培养孩子上了藤校的父母就是成功的父母,真挺逗的。其实孩子真正的社会人生这时才刚开始。
有些人为什么很容易找到生活方向并快乐努力坚定为之奋斗,有些人总是一边生活一边抱怨一边迷茫,而且几年过去10年过去20年过去还是这种状态。
一个孩子最后在社会中的角色成功和生活的幸福,都真的不是别人眼光中的定义。所谓的成功,所谓的快乐,都是自己体会过才算定义!而且每个人的定义都会不同!
家长自己要有强大的心态,不为别人眼光所动
有没有家长是这样的:
看到朋友圈谁家的孩子上了什么特长班,拿了什么奖,心急火燎赶紧也跟;
常常暗暗跟自己所处生活圈朋友们的孩子比较甚至较量;而如果搬到另外一个城市,换了一圈朋友,又马上把这个圈的孩子当成比较对象;
听哪个家长分享孩子需要的某知识点或者信息,唯恐自己不知道,马上追根打听研究。。。
永远比不完,永远活在别人的看法里~~~
而实际上,每个孩子是那么独特,他(她)在一生中要超越的,永远是自己,不是别人。
我对孩子未来成功的定义:
1、心理生理健康阳光,心地善良眼界思想开阔。
2、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因此生活衣食无忧。
3、对社会要有所贡献。
人到中年以后,思想上的进步,就是感觉心态强大了很多。我这个年龄,已经不再是看随便鸡汤文就能动摇理念的年龄了。我有自己的看法,并有强大的心理支撑,不容易为别人眼光所动。
例如孩子考不上天才班,我从不会觉得心理上比考入天才班小孩的家长矮半截;
例如很多家长把孩子比来比去,还真想问,怎么不比比自己?人生也是自己的。
因为我有自己的标准作为目标,也是我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觉得育儿的本质,最重要的总结,是孩子在你的教育下,在离开你之前,获得技能,获得品德,明白了自己人生想要追求什么。离开你之后能找到生活的努力点,为之自觉努力,并得到人生充实和快乐。
这才会让其受用终身。
来源:公众号“小乖乖的幸福屋”(ID:guaiguait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