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圈的市场人 市场人的社交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34|回复: 0

家长揭露培训机构七宗罪:放大证书作用、忽悠早学多奥...

[复制链接]

5715

主题

7684

帖子

76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9
发表于 2016-6-23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红培训机构却没有教育培训资质,“百花”被查后,一个疑问被关注:家长为培训机构疯狂究竟为哪般?机构又是如何推波助澜忽悠家长的?


近日,一篇名为《从“百花”被查说起——论奥数培训机构的“七宗罪”》的文章在朋友圈热转,该文作者是“侠客岛之家”创始人吴明,也是一位三年级孩子的父亲。爱收集分析各类杯赛信息和小升初择校信息的吴明说,要通过数据分析,揭穿培训班忽悠的伎俩,呼吁家长擦亮眼睛,不要盲目听信机构的宣传,减少孩子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名校招生数远远大于奥赛获奖学生数,证书作用被培训机构放大;

鼓吹奥数要早学,幼儿园娃娃拿到三四年级奥数证书;

用牛娃做广告招牌,实则就是用分子赚分母的钱;

在网络社群上无孔不入的机构托儿散布报名紧张信息制造焦虑气氛……


名校招生数远大于奥赛获奖人数,证书作用被放大


“侠客岛之家”是沪上一个小学家长交流平台,截至5月,旗下连锁QQ群已聚集了近200所小学的7000余名家长,这个平台几乎汇集了所有在沪上各大杯赛中获得一等奖的“牛娃”。


经常泡各种机构组织的论坛、微信群、QQ群的家长,普遍会听到这样一个观点:想择校吗?必须得有奥赛获奖证书。


论坛中经常会看到有人发帖:我们被某名校录取了。家长们就会跟帖问:你的孩子有哪些获奖证书?得到答案后,很多家长就会将证书与择校画上等号,久而久之,这一观念也深入人心。


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 


“我感觉,奥赛证书在升学中的作用,完全被培训机构放大了。很多时候,家长可能是被培训机构‘洗脑’了。”吴明是个“数据控”,爱分析各类杯赛数据和升学数据。他用数据证明,奥赛证书对升学产生的作用,其实并没有外界传的那么厉害。


他以上海奥数杯赛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四个杯赛为例(中环杯、亚太杯、走美杯和小机灵杯),全市四年级学生(即明年面临小升初的这一届)中获奖人数共有1319人,而多数小升初家长有意愿选择的目标学校的总招生数在7000人左右,这其中包括一些知名的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


“从这些数据中,家长就可以看出真相:名校的招生数远远大于奥赛获奖学生人数,证书或许在小升初中有些作用,但肯定被机构放大了。中肯一点说,没有奥赛证书去名校理科班或许有难度,但对大部分民办学校而言,有没有证书关系似乎并不大。”


吴明告诉记者,从今年几大民办初中的招生情况来看,随着高考指挥棒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校看重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从面试题型也可以看出,一些学校降低了数学测试的难度,增加了英语和语文的比重和难度。因此,他判断未来的趋势是,光有奥赛证书,其他科目翘脚也是绝对不行的。


鼓吹奥数要早学,家长直斥培训机构想钱想疯了


在文中,吴明还驳斥了一些培训机构鼓吹“奥数一定要早学”、“要得奖就必须多奥”等。


“在三年前,培训机构无论规模大小,很少开设二年级以下的奥数班。可三年后的今天,中班孩子开始学奥数已不是新闻。我不知道这些培训机构是不是想挣钱想疯了居然对幼儿园的孩子也下得了手,还大言不惭地称之为开拓思维。”吴明这样写道。 


杯赛场外挤满焦虑的家长


目前,吴明所在的QQ群里汇集了全市二、三、四年级的奥数杯赛获奖学生,根据他的统计和分析,这些奥数“牛娃”无一是从幼儿园开始提前学习的。以三年级为例,侠客岛之家的认证会员里有6位三年级同学跨级获得了四年级亚太杯一等奖,这6人中也无一人是从幼儿园开始学的。


“所以,学习奥数与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有极大的关系,‘奥数一定要早学’绝对是机构放出的大忽悠,比夸大证书作用还要可恨。”吴明说,家长不要盲目听信某些机构的宣传广告,幼儿园大班就拿到了小学三四年级的奥赛证书,“牛娃”的经历并不具备可复制性。倒是不少在幼儿园里参加过各类培养的低年级“牛娃”,到了高年级之后,奥数成绩反而退步了。


一些培训机构除了忽悠“早奥”外,还忽悠“多奥”。“他们瞄准了一些家长想拿奖的焦急心态,通常会暗示家长,只上一个奥数班是不够的,想要拿奖,就还要再上一个,本年级上一个,跨年级再上一个;基础班上一个,专题班也不能落下。要想冲击一等奖,你最好三奥、四奥、五奥……才更保险。”吴明写道。


但他从认证会员的抽样统计中发现,获得一等奖的“牛娃”里,一奥的同学占比远远大于二奥的同学,三奥或以上的同学几乎为零。对此,吴明也说得直白,“试问培训机构和家长,一奥都奥不出成绩来,二奥或三奥还会出成绩吗?” 


呼吁家长理性,减轻孩子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牛娃”做招牌利用分子赚分母的钱、无孔不入的校托和机构托、声称“包过,包拿奖”……部分培训机构使出浑身解数,将生源收入囊中。


“为了争抢生源,一些机构不惜打出‘包过班,包拿奖’的广告,声称没拿奖就可全额退款。但实际上这个班只要有一个人获奖,它就能挣钱了。”吴明说,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机构聘请的是档次较低的老师,严格控制成本。没拿到奖的家长虽然感觉没亏本,但孩子最终没学到东西,浪费了宝贵时间。


此外,利用获奖或考入名校的牛娃作为宣传招牌,也是培训机构惯用的伎俩。贴在培训机构最显眼处的名校录取人数之类的光荣榜,是吸引家长掏钱的最有利武器。


“家长要清醒认识到,这无非就是利用分子赚分母的钱,更有甚者,自己培养不出‘牛娃’,居然拉假的来充门面。”吴明说,有一家小培训机构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居然把一所知名民办小学大队干部的照片悉数贴上墙,对外宣称是自己的明星学员,幸好后来被家长识破。 


某培训机构晒出的获奖证书


此外,一些QQ群、论坛、微信公众号也成为培训机构给家长“洗脑”的主阵地。“眼下已经进入社群经济时代,论坛、QQ、微信,一个也不能少;小号、马甲、水军,一个也不嫌多。”吴明说,这些机构利用网络社群圈定目标受众,每天都在群里“吹风”,打着分享升学信息、提供升学指导的旗号,散播报名紧张等信息,制造焦虑气氛。


在他看来,在这些网络社群里,至少有九成多的家长是盲从的,今天看某个“牛娃”上了什么班或听说某人进步神速,就焦虑坏了,马上跟风报班。


“作为一个比较了解小升初课外培训机构的群体,我们希望家长要树立起‘理性鸡血,科学育儿’的教育理念,不是说完全不要补习,但不要盲目参加培训,学有余力再选择适当加餐。”吴明说,在了解真实信息的前提下选择目标,尽最大程度减少学龄期孩子们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比如有些家长听信了培训机构的忽悠,为了冲大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带孩子去三奥、四奥,其实完全没必要。


来源:文汇教育 微信号:wenhuieducatio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我未能像应当地那样去生活,当回首往事,我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苍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京ICP备16066458号-1|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市场人 ( 京ICP备2023000371号-1 )

GMT+8, 2025-1-20 22:48 , Processed in 0.07034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