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圈的市场人 市场人的社交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91|回复: 0

资本寒冬了?来听听这十多位投资人怎么说

[复制链接]

5715

主题

7684

帖子

76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9
发表于 2015-8-6 22: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全民创业、万众创新”被人们几近于狂欢似的喊出来,资本寒冬论和赛道关闭的声音也在纷纷涌现,作为一个创业者兼媒体人,更应该本能地开始警醒和审视。



因为这并不符合常识。



创业和投资永远只是手艺活,每个行业中的独角兽和超级独角兽占比永远是金字塔的1%,从不会因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增多就会变得更多。



资本会收紧投资策略,但并不会停止投资,也不愿错过好项目。



能拿到的钱的项目总是相似的,拿不到钱的项目各有不幸。



关于这个话题,芥末堆采访了数位比较有代表性的投资人,以下根据采访顺序原汁原味记录:












作为教育垂直天使和孵化器,未来工场的合伙人宁柏宇有四个观点:



1、资本永不眠,钱也不会跑掉。A股向下造成资金有避险倾向,甚至传言逃离中国,但全世界还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GDP有7% 以上的增长率?或者说哪还有哪个国家有像硅谷一样浓厚的创业氛围?人民币每天都在加印,国内历来缺乏投资渠道,一级市场小米、嘀嘀这样的创富神话这么多,必然引无数资金竞折腰。



2、资本还在市场上,只是更加集中而已。二季度猿题库、学霸君、轻轻、顺顺、作业盒子、疯狂老师、51offer,在线教育领域不缺大单,总融资额同比增长显著。



3、创业者要做好连续创业的准备,不要把队伍打散啦。For the first time,中国的创业走在全世界前面,比如o2o教育,比如各领域题库,这些世界独创的模式在中国进行试验(必然会有硕大的尸体,跟百团大战,打车大战没什么差别),创新意味着失败率更高,但是经历过考验的团队必然会卷土再来,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很多教育app的生命周期也就是3-5年,之后必须转相近方向,第二次成功几率会大很多。



4、创业者要找产业基金。上市或并购退出的钱大量涌入一级市场,造成一级市场钱多人傻,传统的投资机构靠钱靠名等着创业者投怀送抱的机会变少,除了最热门的TMT领域,国际化视野和品牌在c2c模式上有优势之外,垂直产业比如教育和健康医疗领域都必然是产业基金的天下,有产业背景的投资人。



嗨,尊重市场规律,迷信神话万万不可,融好钱,融对钱。












另一位新兴基金的合伙人,迭代资本的蔡华,他倒是不担心“资本寒冬”,比较担心二级市场的影响:



“我觉得寒冬没那么严重,整个资本市场在回归理性,整个朋友圈都在扒皮,因为现在创业者浮夸得特别多,造成了热度下降,很多资本其实都在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



目前,虽然总体上显得不太好融资,但对真正的好项目来说仍然不难。但是现在整个二级市场我看不清楚,因为太乱了,我担心的是二级市场会影响到VC,现在来自二级市场的大量热钱会不会影响到VC的募资,还有VC投资布局,甚至有一种观点认这波二级市场会不会引起经济危机和倒退,我认为这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二级市场作为曾经“牛市”和财大气粗的概念闯入者,这个比较令人发愁。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表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寒冬的问题肯定是会有的,这是像自然规律一样不可避免,有高点就会有低点,关键是对创业者来说是如何打定基础、稳步前进,从长远来说是商业模式,而不仅仅是烧钱赚名声的事情,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对创业者来说,寒冬是无所谓的。”



呐,俞老师都说了,打铁还得自身硬。












另外一位来自某教育上市公司的投资人言辞则相当激烈(不愿署名),他表示:



“是你自己先骗了资本,资本要自保,你怎么能怪资本露出牙齿?年轻人,你可以在资本面前装逼,但一定要真的带着资本一起飞,靠博、靠赌、靠扯、靠蒙、靠晕、靠忽悠,又有人算过资本每年在教育领域里的损失有多大量?动不动就骂资本,怎么没人骂那些扯淡和忽悠的创业者们?”



我翻译了下,他的潜台词是:那些不正经的创业者哭什么寒冬,我就呵呵了。












某知名VC也同样要求匿名,于是芥末堆只好跟前面一样原汁原味把他的观点写出来:



“第一点我觉得从国内的资金募集市场和投资市场来看(都是一级市场),没有所谓的到寒冬,各个基金的投资速度和体量都属于一个比较正常的节奏。第二点,创业者要关注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比较活跃或者相对比较正常的时候,你就要出来积极融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把自己产品做好,你其实在什么阶段能融到资,其它的就是在从估值上来说,还是不要把估值抬得偏离的正常范围内,因为这个阶段有人愿意给你一个比较高的估值,下一个阶段没人给你接盘就很尴尬了。”



这家著名的投教育的基金,我是看着他们数个不错好项目,因为估值过高而放手,VC也挺难,面临过高估值项目的时候,他们默念:“你卖那么贵,我怎么买呢?买完卖不出,钱你拿着,我砸手里啊?还能不能好好做朋友了?”



现在创业者数量远大于投资人,适当保护一下投资人来中和市场,从压低估值开始。












光合派的创始人朴俊红,则对芥末堆的问题提出了质疑:



“关于你的问题,有没有寒冬,我觉得看哪个阶段的项目吧,所谓的寒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比如是受二级市场波动的影响,还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定义的?第二个是创业者该怎么办,我自己觉得作为创业者融资,总有相对比较好的阶段也有难的阶段这个波动性是一直存在,所以本质上创业者还是要做好的自己的产品和自己的业务吧,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去借力资本市场。寒冬也许会有,但真正好的项目其实还是不差钱,搞定投资都是能拿到钱,归根结底关键是你到底有没有好的产品和优秀的团队?”



我默默地反省了一下自己基于人云亦云而生的命题,然后再次扎实了好项目永远不会差钱,管它寒哪门子冬。












复兴昆仲的王钧作为一个老牌投资人,从VC和创业者双方的供给关系给出了态度:



“为什么会说冷?我觉得有几个因素:冷和热都是相对的嘛,因为过去一段时间很多vc在中国大陆都挣到了钱,最近几个vc行业供求有点失衡,换句话就说很多很多各路vc都出现了,导致很多好项目抢得很凶,供求失衡它自己会热起来;第二个整个vc的大环境,从退出角度讲,甭管是原来的美股上市、现在a股上市、新三板,再加上其它的a股并购,bat并购,从退出的角度讲就好了很多;第三一个因为头两个个因素,因为英雄效益和容易退出,创业的人也好了很多。这几个因素加起来,热是因为很多人挣到钱了,vc出来了,所以vc多起来,投资也凶起来了,第二退出越来越好,途径越来越多,比起三五年前比起来,创业因为头两个因素,导致创业的人素质越来越高,整体上是向循环,尤其是过去的一年半。



为什么冷呢?第一是二级市场有目共睹,碰到几个坎儿,这是很快会传到二级市场,这是无需质疑的。第二个:很多vc出来之后,很容易就会发现vc行业是一个非常需要实力,耗时间耗眼光的一个行业,想挣钱没那么容易,所以我觉得未来vc的供给端数目会减少也是一个不可争事实,二级市场在往下缩,从另一个角度来讲,vc投资的资金,也在减少,这也会导致创业的很多人也会观望一下,未来的三五个季度可预见的vc肯定不如未来过去一年那么火,而且这个势头已经很明显了,现在我们在一线做项目时候,有些颇为不错的项目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我觉得会明确的冷。”



王钧很中肯的说出一个事实,VC和项目也是一个供需杠杆关系,跷跷板怎么坐,你觉得呢?












一位数十年从业的美元后期VC(不愿署名),言简意赅: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感觉:



1、没有像样的创业者;2、没有像样的跑道;3、可以休假去了;4、可以交谈的创业者项目太贵;5、最近一大批手里有钱的创业公司还跑出来融资,让人感到恐惧了;”



这是一位起投金额在3000万美金以上的VC,接受采访完的第4天后,他果然出去休假了。



他投得起,但是他没得投,因为:基本上可以出来创业的都出来创业了,而且他们并不缺钱。












在这次采访中,还额外收获了一首小诗,来自ATA的董事长马肖风:



“没有所谓的寒冬,都是媒体的故事。



创业者忘了季节的变化最好,专注于自己的产品最重要。



所谓季节变化都是投机者的语言,人算不如天算。



做好自己的事,经历四季的变化。



人生就是享受跌宕起伏的过程。



什么是风景,变化就是风景,风景就是他人生活的地方,风景就是无人生活的地方。”



那么问题来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创业者,你在哪里?








十一



我另外还采访了七位来自VC和机构的投资人,都通通不愿意署名,也说得极其简单,并且不允许原话摘抄,我只好简单列举下他们的观点:



1、项目都TMD太贵了。



2、吹牛逼的太多了。



3、跟风概念来骗我们的人太多了,还要赔笑接客。



4、好项目你们在哪里,快来找我。



5、你们不知道投资人成长速度比创业者更快吗?



6、哥,我说了,常识,给我常识!



7、专业一点,大家都很忙的好吗… ….








十二



采访到最后,芥末堆同学已无语凝噎,引用一段刷爆朋友圈的总结作为结束:



一个厚道的投资人,不但对企业成长有帮助,更重要的是知道把利益空间留给创业者、留给二级市场投资者,也是降低自己的风险,可惜这样谦逊和体面的投资人越来越少,而且全链条评估风险的更少。



如果你作为创业者不懂这些,不妨花钱请教分析师,或者干脆接受估值低、出钱少的投资方,给自己留余地。












文章来源:http://www.jmdedu.com/viewpoint/detail/160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我未能像应当地那样去生活,当回首往事,我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苍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京ICP备16066458号-1|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市场人 ( 京ICP备2023000371号-1 )

GMT+8, 2024-11-26 03:42 , Processed in 0.06522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