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芥末堆邀请到北大附中的技术顾问刘慈航,在一丢咖啡分享了他了解到的学校对在线教育产品的需求。
进校了解到的都是“假需求”?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些公司可能想要走进学校了解它们对在线产品和信息化的需求。
然而在很多公办中小学,现状是,它们根本没有ICT部门,对在线教育的概念很模糊。管理信息技术的,也是接受采访的,很可能是后勤副校长、软件部门,甚至是信息技术课老师,即使了解互联网,他们代表的也只是1%的教师,也很难反映教师群体的真实需求。
“假需求”从何而来?
由于对真实的教学过程缺乏了解,或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在线产品不适用,导致教育产品难以真正走进校内,解决教师的真问题。
1.频次
有些需求即使存在,使用的频率也很低。老师们总希望解决的问题,例如排课、组卷、成绩统计,一学期只要2到4次。而高频的题库、作业、家校通的市场已经被占领了。
有些需求即使高频,在校内对在线产品的需求也很低频。例如答疑,师生面对面解决就很便捷,也可以实现个性化辅导,为什么需要在线教育产品?再例如资料共享,纸质材料传阅、早已形成了习惯。变成在线后反而要考虑应试技巧会不会弱化,设备终端有没有条件。
2.深度
真正了解且对在线教育产品有需求的老师,他们的需求又可能太超前,太尖端,或者太细节,没有专为他解决问题的必要。
3.广度
一个产品与一所学校合作,可能是针对这所学校的特色服务,于是其他学校可能有所排斥,或者难以适用。
再说体制内,老师需要有工作,用教育产品完全代替老师的作用而使老师失业也是很难出现的。
再例如老师的意愿。刘说,老师宁可对着学生讲同样的内容4次,也不愿费时费力地录一次微课。
所以,如果只是看老师宣称的排课、阅卷、答疑之类的需求而设计相应产品,想走进学校,目前还是不大现实的。
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最大的痛点是学生的成绩、纪律管理(影响教学效率)、讲课进度,以及如何响应“改革”的号召。
现下针对教师的评定、培训都是关于课时、职称、成绩。教材也是干巴巴的知识,要在规定的时间(比如一学期)内教完,并依此考核学生,评定老师。这样以教师“教”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下,可能排课很满,导致学生没时间、精力在课后使用其他产品。而例如题库产品,如果用于练习则是帮助,但如果学生用以抄答案和逃避学习,则可能弊大于利。
想要转变成理想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则需要减课时、加讨论、互动、实践。这就要求教育的变革了。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近年来,学校内的信息化水平已有提高,教学过程也产生一些改变:多媒体设备更新加上制作难度不大,PPT在课堂变成刚需;在一些前端的学校,CMIS系统的应用使过程评价变成必须,尽管目前只有一学期4次。
刘慈航说,就目前北京市对学校的教育经费看来,3-5年内可能实现的变革有:
1. 终端的普及。电子设备能像纸、笔一样在教学中广泛应用,随时取得。
2. O2O实现,教师工作流的改变。减小老师的传统教学量,改革教师工资构成,鼓励老师录制和使用视频课程。
由此设想,也许实现这些信息化也不遥远了:
1. 各内容、技术、平台整合,标准化教学变成个性化的,根据个人数据,选择课程、流程进度、布置作业。
2. 教师办公地点分散在教室内,远程协同办公。学生各自上微课,上课交流讨论,线下老师答疑。
3. 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习信息电子化收集,从小学、中学云端流动到高校等。
对在线教育产品的建议
“现在很多人总在想怎么切入体制内,可以换个角度想想,怎么把体制内的东西切出去。”体制内运转效率低,模式转变慢。不如创造一个好的产品,真正用心、能帮助老师解决教学过程中某个问题,就能把学校教育这块大蛋糕切出一块。
不论针对哪个方面——好技术、好平台、好产品,只要真正能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节省时间、优化教学效果,甚至比老师更精准、快速、高质量地让学生学到知识,都能被学校接受。
体制内的蛋糕最大,升学教育还是主流,体制外或者在线教育想倒逼学校?“别开玩笑了”!
针对学校普遍采用的项目招采模式,刘也提出一些建议——产品应该有一些关键壁垒,则不容易被替换;价格不要过高,则易推广;温度合适,则容易被接受,也不彻底改变学校现有的功能。
对于现在的产品开发者,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不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如果尽可能近距离地了解产品使用者的真实需求,也就离成功更近一些。比如,可以给自己和朋友的孩子使用学习产品,以获得最真实的反馈。 (来源:芥末堆 作者:pen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