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网6月5日消息,“没谁喜欢没事就创业,创业其实是一件很遭罪的事情”,互联网行业的三次创业经历,教育行业的两次创业经历,乐乐课堂的创始人毛颖是个不折不扣的连环创业者。
毛颖将自己的人生比成一个拼图,“做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是里面设定并需要拼上去的重要版块。虽然曾经的创业项目PICA(皮咔)被中软国际以近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但这依旧不是他心中那块拼图。
说得好听一些,这是执着;说得不好听一些,这是执念。出人意料的是,毛颖的再创业选择了做教育领域互联网内容的重模式,而不再是互联网人喜欢用的轻打法。
用重模式做内容,用内容筑高门槛
组织300多名老师做乐乐课堂的课程体系,把各种来源的50万篇学生作文用人工的方式做点评;推出微课短视频,硬性规定每一个都要在3分钟的时间里讲完;知识点做切片细分,并保持足够颗粒度。
所有的一切,让乐乐课堂的模式看起来非常重。的确,毛颖这次的思路就是做一个重模式。
乐乐课堂是晨兴资本投资的第一个K12在线教育项目,事实上,晨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刘芹从很早就开始关注在线教育项目,看完那么多项目,却始终不能让他满意。
2014年2月一天,刘芹和毛颖聊到:“现在的在线教育项目都在做信息化的事情,就是把线下的东西搬到线上,实际上内容并没有实质改变,这种模式对于成人是可以行得通的,但是对于更小的用户群体就很难了。未来应该能做出一个教育内容结构化、数据化的模式,真正用互联网方式重塑教育本质。”
此时,在线教育市场已经陆续出现了工具类和平台类的在线产品。这个新兴市场里,已经出现了几个细分领域的“玩家之争”。如果做同类型的产品,毛颖已经失去了先机。和刘芹的对话,让他意识到用互联网结构化的方式做教育内容或许是另辟蹊径。
2014年9月份,乐乐课堂正式上线,首先推出了小学数学。2015年4月,乐乐课堂推出了作文。毛颖预计,在2016年年底将可以基本实现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主要科目的体系化构建,目前数学和作文已经实现。
但是用重模式做出的内容也全部免费,对乐乐课堂平台的学生家长免费,对合作方也免费。这让不少人费解。
毛颖解释说:“大部分互联网教育公司在产品的思路是这样的,用一个小的工具切入抓取用户,后期再用资本不断助推,即使老用户的活跃度不高也没有关系,因为有更多的新用户加入进来,当累积到一定的用户量后,马太效应就会发挥作用,这是一种模式,但我选的是另外一种模式。”
毛颖这次选择的另一种模式就是多渠道共赢。因为乐乐课堂做的是内容,所以绝大部分在线教育公司的都可以成为乐乐课堂合作方,而不是竞争者。产品角色决定了乐乐课堂可以获得更宽松的成长环境。“如果未来这些在线教育公司盈利,我们也可以分成,但是合作的前提是保证我们的品牌和原创内容获得保护”。
如果说行业之间有业态的分别,那“内容为王”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毛颖这次押的就是这条规律。如果能用免费内容在在线学习领域里打下用户和品牌的桩,乐乐课堂未来将有很多种可能。
在线教育需要耐心,互联网人对教育也要心存敬畏
“原来很多人强调‘短板效应’,但我坚持的是‘长板效应’,就是专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如果要想两条腿走路,既做渠道平台,又做内容,没有 4、5亿美金的资金是不可能。”
谈话中,毛颖也会开玩笑说道:“我也想一跺脚就坐上飞机,飞到国外去度假,但是我还有想做的事情没完成,所以要继续坚持”,过了不惑之年,重新归零做一个创业者,毛颖曾经从互联网领域带来的理想化的风格没有改变。
这一次,毛颖不说自己在做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再强调在做教育。他不说模式的华丽绚烂,而是略显干巴的说,“想用做教育的初心去做教育这件事”。乐乐课堂就是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的,这让这次的创业变得尤为不同。
“4年前刚开始进入教育领域的时候,我就想砍瓜切菜一样,快速的切入这个市场。当时的出发点是,我可以给这个市场带来怎样的产品,”教育业态的传统以及在互联网上的滞后,让当时的毛颖姿态很高,只想快速解决问题。
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毛颖遭遇了两个和预设完全不同的事实:其一、团队磨合的问题。在线教育公司里往往包含了互联网跨界者和传统教育培训行业的从业者,双方的理念趋同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其二、教育的业态已经积淀了很长时间,互联网快速切入成本结构、提供极致用户体验的“颠覆式”打法必须建立在提供教育的核心价值,这一核心价值就是好内容和服务,而好内容就需要积累,需要付出极大耐心的积累。
这两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无疑是致命的。第一个关系到团队和执行,第二个关系到公司的模式和走向。“在线教育既然涉及到了教育,就需要更多的耐心,也要对这个行业的前辈从业者有敬畏之心”,交过学费的毛颖再谈教育这个传统的行业,有了截然不同的感触。
“互联网人崇尚开放、自由、理想化,而教育从业者更具情怀和坚守,”这次再创业,毛颖对这两个领域的交界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说起这次的融资金额,在外界已经被巨额融资的在线教育项目砸得开始麻木时,500万美金的A轮融资显得很不起眼。对此,毛颖很泰然:“过程中间的估值都是浮云,曾经估值60亿美金的公司也有垮掉的,真正重要的是最后的结果。”(来源:多知网 作者:邱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