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圈的市场人 市场人的社交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77|回复: 0

解构新东方系列报道二:名师高管流失严重

[复制链接]

5715

主题

7684

帖子

76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9
发表于 2015-4-23 22: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的“互联网+”计划以来,这一概念席卷中国。事实上,在“互联网+”提出之前,教育培训行业已然迈入“互联网+时代”,并对行业格局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甚至是颠覆性影响。

作为传统的教育培训企业巨头,新东方的境遇直观的折射出这一行业变局:净利润大幅降低、战略裁员、并购失误、大批名师高管离职……新东方败局渐显?为何近期被业界热议不断、负面频出?当下该如何应对行业新趋势?

为此笔者试图通过解析新东方这一教育培训企业典型案例,找到中国传统教育企业应对时代变化的共同难题和挑战,以及紧跟行业发展新趋势所需的调整和转型思路。新东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传统教育企业也不是无路可走。未来,前路何方?

名师出走,一直是新东方这家大牌英语培训机构摆脱不了的“痛楚”。

从胡敏到罗永浩,从各地校长离职创业到一些老师加盟YY教育,业内看到的是一批批教师的集体出走,心里滋生的则是对新东方这家企业的戚戚担心。

虽然新东方俞敏洪意图以淡定心态示人,并且也说出了“人才流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100教育推出的都是新东方的老师,说明新东方培养老师的成功”这样的话语,但他内心的焦虑担忧,绝对不少--毕竟教育行业中,老师的个人魅力,将对学子和家长们的学校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东方高管离职,不仅仅发生新东方成立20周年前后的这几年,早在十多年前离职潮就开始一波接一波。做教育的人,都有梦想有情怀,除了共同利益外,还需要更多的价值感。当年富力强的高管们走在不惑之年的路上时,个人成长可能成了财富追求外的另一个强烈需求。所以,新东方这个庞大机构,怎么来重新构架、设计战略,怎么来进行激励,增强高管们荣誉感管和成就感,提高组织效力,更好地实现高管们的自我价值追求,这是个课题。

名师集体出走:自立门户、加盟对手

最近这两年,从新东方离职的无论是高管也好,名师也罢,人数着实不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每位名师离职,都会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虽发布渠道不同,或发在微信,或发在微博,但文章结构内容均有几分相似。文章前段大致可以用“追忆似水年华”来概括,文章后段必然会用几点笔墨交代一下自己的去向。对于一小部分自己并没有过分宣传自己新东方的基因的老师,也被贴上“新东方前XXX”的标签。仿佛和新东方有过或远或近的关系。

一位新东方前员工曾经在给媒体的一封信中提到,很多新东方的老师,只要认为他/她带给这个品牌的价值,多于这个品牌带给自己的,都会单干。一方面收入会有很大的提升,优秀老师年薪可以直接在后面加一个零;另一方面,压力也会小很多。教育培训行业本身创业门槛低,加之在线教育风声水起,很多名师非名师,几个人就能迅速组成一个创业团队。

从2011年开始,新东方的一些王牌名师就开始逐渐离职,到如今,曾经新东方讲台上的标志性讲师如刘畅、王文山、翟少成等都已经纷纷离开。一位已离职新东方高管的笑谈“俞敏洪不想让他们走的人都走了,想让他们走的人却还赖在新东方”变相调侃了“名师出走”这件新东方现阶段最头疼的隐忧。当然,传统教育企业都在面临“名师”这个群体的各种问题,只不过因为新东方过于聚焦而成为各方靶子。

新东方的名师个性十足,想法颇多。在离开新东方的日子里,也各自精彩,抓人眼球。除了挖比特币致富的,跑去鼓捣锤子手机的不说,奋战在教育战线上,或创业或开课都有不错的成绩。以下举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名师出走例子:

第一类:创办了自己的线下培训机构。比如原来上海的名师王文山创办了沃邦教育,曾经的北京学校副校长王海波创办了美邦教育,北京新东方学校多语种部总监、GRE明星讲师陈琦离职创办“微臣教育”等。

第二类,加入其他企业担任高管。比如原来广州新东方学校校长桂淳离职后加盟杜克教育,原南京新东方校长罗沫鸣加入尚德教育,原先新东方助理副总裁加盟一起作业网出任CEO。这类名师他们带着新东方的管理经验甚至一定资源加入其他教育机构,目前看来发展都不错。

第三类,加入直播平台。随着多贝、YY、传播等直播平台上线,很多老师开始选择直播授课。比如在YY开课的雅思老师郑仁强,一年下来收益也不低。

第四类,加入录播平台。在2014年之前,出国考试的录播课程平台基本上一直缺失。2014年原新东方高管韦晓亮创办的智课网算是做的很有品质的出国考试线上学习平台。基本上所有的原新东方品牌讲师都在这里,很多已经离开新东方的大牌名师如管卫东、乐静,还在新东方任职的名师戚颖、陈虎平、徐亮等都在智课网。

新东方名师大批流失有内、外两方面因素:

从内因来看,有几个方面。首先是钱的问题,教师薪资遇到天花板。对于已成名的老师,在新东方的体系内,课时费已经拿到了最高标准,不管怎么讲都无法再有新的突破。同事内部不断开展的压缩成本运动,让原本业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已经不复存在,有些时候甚至还不到行业均值。其次,新东方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缓慢,老师无法在体制内施展。尽管新东方在线成立已久,但新东方在线的核心业务却不是新东方的线下核心业务--出国考试。很多出国考试的大牌老师碍于线下业务和线上业务的冲突和收益不理想,缺乏主动性。第三个则是上市公司的压力让新东方花掉更多时间和资本斡旋、规划赚钱,影响了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研发。而对于一家没有内容研发的教育机构,就好比失去了心脏的造血功能一样,每位老师提供的只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丧失了创造性。而新东方对老师的管理,从微博管制到不允许老师到其他直播平台授课,再到校长让老师在孕期赶校区等,处处都体现出“新东方对老师的尊重”正在被“利益”所代替。

与此同时,在线教育的兴起也向外推了新东方名师们一把。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老师就能在线上平台开自己的简易网校,而随着优质内容研发平台的兴起,原来依靠重复体力教学的老师就可以通过高质量的课程制作,一次录课多次分成。老师通过互联网解放了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可以有更多时间做教学研究。何乐而不为呢?

高管相继离职:偏爱创业新东方系初现

新东方高管离职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2014年8月,新东方集团助理副总裁邓弘、新东方子公司乐词CEO祖腾双双离职,创业教育领域垂直搜索平台好学网;

2014年7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兼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沙云龙离职,离职前曾被外界认为是继陈向东后新东方新核心人物人选;

2014年初,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离职,并于9月底正式推出在线教育平台“跟谁学”;

2013年5月,新东方前途出国总裁助理、留留学网创办人韦晓亮离职,同年8月,与同是出自新东方的名师翟少成一起创建极智批改网;

2011年5月,新东方副总裁兼长春新东方学校校长刘畅离职,后加入联合创办在线教育平台“一起作业网”;

2004年,新东方总裁、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胡敏离开新东方,创办了著名的新航道培训学校……

细数这些离职的高管们便会发现,顶着荣誉和光环的他们,在离开老东家后多半会选择再次创业。不同于十年前胡敏、罗永浩等人离职后再开一个培训班,许多离职的高管们创业时仍然会选择教育领域,不过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他们的创业项目也会被贴上一些在线教育的标签。

在谈到当前教育行业高管纷纷离职创业现象时,前新东方集团执行总裁陈向东直言,这与当前的在线教育大潮密不可分。“在线教育的兴起以及资本力量的推动,给了创业者们很多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于创业者来说机会是公平的,如果你的产品足够牛,你的团队足够优秀,你的口碑足够强大,再加上你的执行力能够到位,未来就会有一夜爆发的机会。”

因为背负着名企身份,加上有着丰富的教育培训行业管理经验,这些高管们即使离职,也往往会成为抢手货。有的创业项目还未推出,便获得投资者的橄榄枝;有的即使加入另外一家企业,同样会获得薪酬上的大幅增长。

这些离职的高管们,在创业时同样会拿以前的公司作为背书。以近年来离职创业频发的新东方为例,许多创业者往往会标榜自己“前新东方××”的身份,一些创业者甚至坦言,这个身份能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品牌附加值,无论是产品宣传,还是引入风险投资,都会是正向作用。如去年曾获得巨额融资的一起作业网、智课网等,他们的创始人均有着新东方的工作背景。

对于新东方前高管而言,离职创业似乎既成为了一种现象,又成为了一种规律,至少在国内其他培训教育机构是非常少见了。既然离职创业成为了现象、规律,那么现象与规律背后必然有其独特的原因。事实上,高管离职创业的原因就在新东方自身的企业文化:

首先,新东方属于名副其实的“创业企业”,创业基因根深蒂固。新东方被笔者看做“创业企业”,并不单指俞敏洪、徐小平、王强创办了新东方,而是新东方的发展、壮大一直都行进在创业的路上。

20多年前,俞敏洪等人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随后各地新东方学校的创办几乎“照搬”着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模式。正在创业的前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当年就是带着30万元人民币前往武汉创办了武汉新东方学校;现任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周成刚,当年也是带着30万元人民币前往上海创办了上海新东方学校……给你30万,选择一个地方创办新东方学校,几乎成为新东方直营发展的范本,也是高管们成长的模式。

其次,新东方具有实至名归的“孵化体制”,创业基础多种多样。新东方旗下的学习课程不胜枚举,各类学习课程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类似创业项目的孵化。在新东方内部基本形成了“谁出主意谁执行”的“孵化”模式,脱颖而出的执行人也便跻身高管的行列。

创业离不开项目,新东方的“孵化体制”实质上培养了一批持有创业项目的管理者。这些项目即使离开新东方“投放”到培训教育市场上,无论教学产品的生命力还是创办人的知名度,都会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

第三,新东方高管“墙内开花墙外香”,市场创业机会众多。随着海外市场的上市,新东方高管的身价也倍增。资本市场对于前新东方高管更是青睐有加,甚至在选择教育投资项目的时候,“必须有前新东方管理者”成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无怪乎新东方也被称作国内培训教育行业的“黄埔军校”。

此时,国内教育市场的蓬勃发展,在线教育市场的方兴未艾,无不为创业者提供了巨大的创造空间。走出新东方,成就一番像俞敏洪一样的事业,自然成为一些高管们追逐的梦想。而新东方的文化基因中,最突出的就是对自由精神及个人梦想的尊重。实际上,新东方尽管早就与高管们签有同业竞止协议,但一次也没有使用过。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俞敏洪对名师及高管们的创业冲动,不仅不会阻止,很多情况下还会鼓励甚至出资支持,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刻施以援手。

未来的国内教育培训市场或许不用等太久,就将出现真正的“新东方系”。

(来源:凤凰教育 作者:王尚喆 系凤凰网教育频道高级编辑、凤凰在线教育实验室研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我未能像应当地那样去生活,当回首往事,我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苍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京ICP备16066458号-1|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市场人 ( 京ICP备2023000371号-1 )

GMT+8, 2025-1-21 18:42 , Processed in 0.06777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