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务院通过教育法律法规修正案草案,埋伏已久的资本蠢蠢欲动,年内或将有一批教育企业的并购案,三五年后,A股也将迎来一批教育类的上市公司。
2015年1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部分教育法律修正草案,明确了“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是教育企业创业者期待已久的政策,这意味着营利性教育企业,将在资本市场享有和其他企业一样的权利,A股上市也将不再有政策门槛。
消息出来后,教育从业者纷纷表示这是一个“重大利好”,若能借力资本的力量,大批企业完成投资、并购、重组,将使教育市场结构更加集中化;此外,更多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也将进入,将加速整个行业的升级、迭代。
重大法律突破
1月7日当晚,长沙思齐教育创始人、董事长李章就在朋友圈里面兴奋地表示,这是自《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最大的法律突破。藉此突破,完全可以得出以下预判:
1、“教育产业化”从此成为“常态”,倍受诟病的“中国教育”问题,通过“商业化”、“市场化”方式,大踏步地向纵深处发展,前景光明透亮;
2、新南洋个案成为过去,A股将很快向教育培训行业开放,一大批符合条件的机构将群体性上市,大量在境外上市的中国教育概念股回归A股将是必然,A股很快会形成一个全新的高热度版块,而且会持续多年;
3、有梦想有能力有资本的公司和团队,借此巨大利好,将迎来大踏步、跨越式发展,行业内将很快出现一群十亿级收入、数十亿收入级的公司,也必然很快迎来百亿级市值、甚至数百亿级市值的公司,华丽丽的“产融互动”将批量上演;
4、跨界将成为常态,跨行业的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教育公司来实现战略转型,将成为未来数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
5、一大批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将潮水般涌来中国市场,国际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更加频繁。
6、每个个体,将迎来更丰富更多元的受教育的选择。
思齐教育1月6日刚刚设立了上市办,为将来在A股上市做准备。
另据了解,多家在境外上市的教育企业也在做备选方案,回归A股或将成为选择之一。
和教育企业同样积极的,是资本市场
中信建投资本副总裁徐显刚说,中国人历来非常重视教育,虽然每个垂直教育方向看似不大,但教育市场的总体规模非常可观。预计到2017年,教育市场能达到1800个亿。他同时关注手游市场,但“相比之下潜在的深度就远远没有办法和教育相比。”
长期关注教育政策和市场变化的投资人陈伟也和芥末堆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这对有意上市的培训机构来说是个好消息,上市将合法化并成为常态,教育企业不需要再借壳了。但多数民办大学等学历教育机构仍在观望,学历教育体系仍然比较复杂,规模较大,只有少数教研教学方面实力雄厚的机构,才能给资本市场讲出关于“成长性”的故事。
不过,陈伟也提醒说,从国务院常务会通过草案,到教育企业真正上市还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一审、二审、三审,预计用时近一年;修法完成后,教育部即相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也需要一年左右时间;之后各省市教育厅制定地方的执行规定,又需要1年左右时间。
因此,很多大型的教育培训公司目前在制定公司架构和战略目标时,已经按照企业在3年-5年上是的目标制定战略,陈伟认为,这或许是一个大趋势。
当然,在A股上市也并不是教育企业借助资本力量的唯一方式。从中国金融改革的大方向看,2015年也是打造“多层次的金融市场”的重点年,私募股权、债券融资、新三板等也将为教育企业提供更多机会。
齐鲁证券研报中预判,中国教育行业迎来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基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E-learning/digital Learning)的信息时代的创新教育模式的相关的教育技术公司的崛起。二是,教育市场化、民营化,营利性教育组织/公司的大规模崛起,解决公平之外的教育市场效率问题。
融资上市不是终点,分类后的“管理”问题仍待解决
如果回顾教育法规演变的历史,教育企业分类管理已经是一个被讨论十余年的话题了。一个争议的焦点问题是:学校(特别是学历教育机构)无论怎么公司化,归根结底也是育人单位,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公司搞不好可以破产,但是学校怎么办呢?
这不是杞人忧天,1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门口就聚集了近二十名家长,拉出横幅“净化教育市场 严惩法律蛀虫”、“追还孩子巨额学费”等,据到场媒体人透露,这些家长在表达对多家少儿教育机构的不满,其中包括去年倒闭和跑路的机构。
(来源:芥末堆 作者:辛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