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盲目乐观的憧憬与耐人寻味的现实到底给K12在线教育带来了什么?喧嚣背后的思考,似乎要比对失败的感叹有意义的多。
2014年已经过去,TMT与传统领域的结合依然是热点,金融、教育、医疗被各大投资者炒的火热,热钱不断涌入,像极了2010~2012年期间的团购,热钱涌入之后,是大量的关门潮,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
最近,又有许多声音在喊,K12在线教育“泡沫破灭”,不少曾经的看似不错的K12产品相继关门,也给这个行业又添一份人人自危的恐慌。盲目乐观的憧憬与耐人寻味的现实到底给K12在线教育带来了什么?喧嚣背后的思考,似乎要比对失败的感叹有意义的多。
行业躁动:盲目投入与追逐利润成泡沫催生剂
我国K12学生总人数维持在1.6亿到1.8亿,庞大的学生基数奠定了该领域教育产业规模化的基础,目前儿童、K12领域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600亿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数投资者打着各种旗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伴随着“我们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技术”、“颠覆传统教育”的口号,很多创业者甚至在细分市场不明、商业模式不清、盈利方式模糊的情况下就“义无反顾”地开始烧钱。在这段时间里,融资的融资,收购的收购,挖墙脚的挖墙脚,叫嚣的叫嚣。在资本投资者看来,好像只要有大量的资本投入,结合有效的运营和盈利模式,就可以产生难以限量的效益。
追逐利润自然是疯狂投入的必然结果。如题库产品推出新功能,将线下的部分答题音频放到软件里,希望利用名师答题资源吸引学生付费学习,或以在线题库的方式快速答题的方式让学生湮没于题海。这对还处于青少年的K12学习者来说,无非是课堂教学的网络版,既无互动也无新意,还让在线教育因“缺乏真实感”而饱受诟病;对利益的追求甚至让一些人不再关心教育,而是专注于如何迎合消费者心理,让用户群体快速消费并产生依赖。于是,我们看到了错误百出的“家教机”,看到了可以让学生偷懒获得答案(据反映准确率极低)并被央视曝光的“作业神器”。这些依托互联网科技而生的“生财之道”确实让不少学生产生了依赖,但不仅没有起到对学生的帮助作用,反而让学生在领悟“如何学习”、“为何而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追逐利益来办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正是这样的心态造就了一出出“有人出手、有人逃走”的行业闹剧。在这样的环境中,各色在线教育企业你来我走,留下的也只能是一堆行业躁动下泛起的泡沫与虚无。
产品服务:K12在线教育将走向何方
有从业者曾说:“目前K12在线教育并不缺需求,而是缺少好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在线教育从业者越是将目光集中在如何迅速覆盖市场、快速盈利,越会忽略教育本身的价值,忽略互联网科技发展的初衷。真正优质的产品与良好的服务,是脱离“线下搬运”的教学研发;是不仅以提分为基础,更能帮助孩子利用他们对互联网的熟悉培养学习习惯并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是覆盖全国学生群体、满足不同教材的教学需求;是配备完善优秀师资的服务答疑系统;更是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切学习资源并使其学有所获的完整解决方案。这需要多年对教育工作的执着和钻研,而不是短期内上亿的投资便可做到的。
显然,那些所谓的“作业神器”、“答题神器”,充当一个传统题库的搬运工,仅仅是一个在K12热钱涌动的时代,获得资本的一个“借口”。
在世界知名的在线教育网站可汗学院的页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伟大的在线教育,一定是真正触及使用者内心的需要,而不是买单者的需要。当K12在线教育新的探险者踏入这个领域后,能否站稳脚跟并顺利发展,完全取决于其目的是利用各种宣传造势玩一场“新瓶装旧酒”的功利化游戏,还是踏踏实实潜心开发与钻研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获取知识的产品与服务。梯子网和那好网的关停如果能够让现在行业中的人们有所醒悟,或许并非坏事。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奋斗在在线教育领域的人们,始终考虑的应是如何肩负起对未来的责任,与利用互联网科技改变教育现状的理想,而不是将教育当做吸金敛财的工具。如果这个领域总是出大富大贵的企业,一定是教育的耻辱。(来源:芥末堆 作者:老侃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