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专题#名师访谈系列#的第二篇,名师访谈系列专题关注热议话题:名师出走,名师对线上线下教育的一线实践经验,对于教育和教学本身的深刻理解。本篇为芥末堆采访原北京新东方北美部SAT、GRE、GMAT资深写作老师,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本科一部总监李虹桥,离开新东方后创办了贵格教育。
来自一线的教学感悟:英语培训要注重不同的教育体系和评估系统之间的折冲调和
就我多年的线下教学经验来说,我认为培训机构的教学就是要把知识体系传达给学生,这是基本的要求。但它好玩的地方在于它教授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相应的考试评估体系之上的。更有意思的是,考试评估系统是英文语境下的系统,所以体制外的培训机构做的是在中文教育体系与英文评估体系之间的的折冲调节。培训机构老师的教学不局限于教授怎么考的技巧,还要平衡两个系统之间的矛盾关系。
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对原有的教学系统进行一种微妙的对抗。因为在单纯的单词、语言考试背后隐藏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老师要做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导入、培养一种严谨的、基于证据的、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这与中国学生原来的思维定势很不同,比如中国学生追求标准答案,且追求通过既有的理论推导得出“真理性”的标准答案,是一种纯粹演绎的“因为所以模式”。比如一道选择题有五个答案选项,A是正确答案,但A并不一定是真理意义下的正确答案,而是文本意义下的正确答案。这涉及到思维方式的转化,换言之,学生需要去寻找一个right answer而不是一个truth。所以对特殊业务范围的老师来讲,他需要去帮助学生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下去适应英语考试的评估系统,帮助他们培养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当然我们不是做粗浅武断的价值判断,而是教会学生进行跨文化思考。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开放式”的问题,这点在写作方面尤其重要。我之前主要是做SAT GRE、GMAT写作培训的,那就着重谈一下这方面的一些感触。以作文来举例说,中国学生写作文时候带有自己的预判立场,会先去预测一个别人喜欢的观点。比如假设作文题目是学生是否需要好好学习?那学生就会想,老师肯定喜欢看到我说需要好好学习,所以他会就这个基于别人喜好的预设立场进行自己的观点铺设。但在英文语境的考试中考官其实更喜欢看到更个性化的答案, 可悲的是中国学生不敢。他的教育观念是受限的,在单一化的评价体系中浸泡已久,学生会自觉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变得“好”而非首先选择展现自己的个性。 所以,体制外培训教育的老师需要帮助学生破除自己原来的限制,变得更具有开放性。并且作为教学的一方,要有调整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是英文培训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成就名师的关键:要回归“老师”的本质而非“培训者”的本质,拒绝做单纯的知识搬运工
“教育” 不但意味着教授知识,还要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所以它大多在学校中完成,同时也在家庭和社会中完成。而作为老师,哪怕是名师,他所从事的也仅仅是教学的一个小部分,覆盖的范围有限,可这一小部分却不局限于教学内容的本身。舒伯特写了一首咏叹调,人们都来唱,但唱的个性化风格迥然不同。所以老师不是客观、机械地传播知识,不是传声筒,任何“教育”都会传达老师的性格、价值观。据调查显示学生十几岁二十几岁时受到的影响将长远存在,因而教育是一个老师是以身作则、慢慢熏陶的过程。这也要求师生关系一定要做到正向影响,不论是秉性还是学识。
说到“名师”,自古名师相轻,什么是名师?我认为“不断学习进步的就是名师”。拿在线教育举例,它具有独特的沟通方式,它的受众不一样,工具也不一样。现在国内还没有很成熟的教师培训体系,只要老师感到对自己“不满”,想要做好就能做好。所以名师一定是自我驱动的,是创新的,而不是依赖于抄袭和继承。我们都说中国人自学的能力比较差,找别人漏洞能力很强,但找到系统方法论的能力很差,总想依赖有经验的人。但其实经验越多,相比语言表达出来的就越少。能从前辈问出来的都是某一个侧面而非经验的全部。又因为在向前辈交流的时间精力有限,事实上收获并不会很多。
回到师生关系,拿最初我在新东方授课的时候举例,那时候我们讲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大课”,那种“大课”是单独演绎的过程,缺乏互动,忽略了传道授业的方式和夹叙夹议的评论对学生带来的深刻影响。与之相比,在现在“一对一”授课的时候,老师会关注如何做到激励,包括课后的互动也会增加,老师的为人品质、职业态度、时间管理,甚至很多细节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师生关系。
简言之,在教育培训中老师要回归“老师”的本质而不是“培训者”的本质。这不仅是因为家长对老师会相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因为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的深刻长远的影响。
影响老师和机构关系的幕后“黑手”——教培机构的文(fen)化(wei)
机构是老师的一个集群、部落,教育机构不仅仅是教学,服务的部分也很重要。老师上课讲得好,但还要有课后服务体系做支撑。而老师间更像是各有特长的艺术家一起工作的关系。艺术家之间有彼此的尊重和认同,他们归属于同一个圈子,教育机构也是如此,机构的氛围和文化无比重要。
要培养好一个机构的文化,首先要从个人角度出发,看一个老师是否愿意做老师,他的真正兴趣是不是做老师,是否发自内心愿意与学生沟通。我在选择老师的时候,标准比较苛刻,不单单要求来自欧美名校,还会问他们一个问题:在你求学读书的时候,当你有任何一个问题向教授老师请教,他们有没有冷眼相向或者不耐烦的时候?他们都说没有。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这是要求老师要有一个师者的胸怀,当年我们都受恩于好老师,今天我们也有责任传递这样的传统。
一个比较理想的情况是老师和老师之间是思维和价值观差别不会太大的。当一群老师里只有一个人来自名校,那只有他自己做到鹤立鸡群,但当一群人里有十个名校老师,把他们放在一起那会是愉快的沟通和彼此间创意的激发。在管理上,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关注小的细节,工作并不完全用目标、绩效衡量。换句话说是倡导“微管理”。 就像两个人在一起谈话聊天一样,或许有一两个时刻心有灵犀就能建立共性,我们关注那些微小却重要的时刻,这样更真实、更有效。而且尊重每个老师的个性和多样性,老师们钦佩彼此的才华,交流是轻松幽默快乐的,不是用条文管理,而是用文化管理。归根结底来说,作为以人为本的机构要是快乐的、有目标的,大家有信念要做最好的并且能做最好,这才是好的教育文化。
进一步说,管理者与老师之间也应该是非常平等、直言不讳的。对小机构来讲,leader的个性其实就是公司的个性。如果我是包容的,公司的文化就是包容的。如果我是尖酸的,那公司的文化就是尖酸的。实际上,我会习惯把自己放低,很坦然。打一个比方来说,团队开会时我喜欢坐在边上,这就像“麦田守望者”。我比他们大十岁,我的职责就是守望,看着他们一群年轻人在那激情澎湃、才华自由地迸发。虽然管理层会在决策上扮演主导者,实现战略政策上的把控,但这并不矛盾。好的公司管理不是原始的散漫的民主,竞争策略里要体现leader的意志,也要在执行里贯彻。但我们不是工作室,而是一个机构,不需要一元化的思维方式,管理层也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老师是机构的最核心产品
前一阵,“新东方名师集体出走”被炒得很热,其实这个事儿要放到大的行业背景下去看。首先,在培训行业里,核心的产品和内容在各个老师头脑里面,他们是支撑培训机构的核心。新东方当初花了三个亿买了个写字楼,我就在想,这么大的规模,其实全是由教室里的老师支撑起来的。说到底,老师才是机构的最核心产品。在资源配置上面,当“老师”产品本身短时期不必过度依赖一个机构时,或者老师认为他现在的价值已经超过了机构所能给予的,加之大机构老师虚拟的成就感,老师就会跳出来自己去做别的事儿。当别人说你是名师,你的自大感就很明显的浮现了,这个事儿很正常。俗话说,一个人走了要么是憋气,要么是钱没给够。早些年,新东方老师的收入算是比较可观的,因为那时候的模式支撑是大班模式,但现在换成了小班模式,加上一对一,所以机构势必要控制老师的成本。但我认为老师出走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有更大的自主性和梦想。
事实上名师出走对新东方的影响其实不大,新东方向来不缺老师,它有很大的一个人力资源平台,不断会有新老师进入新东方。但新东方其实也需要做出一套固化的教材体系,以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教材体系本身难度不大,但需要系统化的人去做。没有固化的教材体系,每个老师要自己去研究备课,生成体系化的积累,再去更新,对老师的要求就相对高很多。
说到底,人才的流动很正常,我们机构也会面临老师离开的情况,这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也许会有一些措施对未来整个组织机构产生变革,比如合伙人制度,但不论怎么说,最重要的还是人和。
教育非易事:线下难大规模扩张,线上难满足多样化需求
从教学层面来说,不论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其实是一样的,都可以实现内容知识传递到位。不过两者有各自的优势所在。线上教育可以摆脱地理空间的限制,省去时间成本。而线下教育可以有积极的互动、即时性问题的解答。
但线下教育有一点是线上教育不可替代的,那就是面对面的沟通,换言之是“人性”。我们欣赏艺术作品,会看到艺术家的签名式风格在里面,那其实是有“人”在里面。反观科学的世界,“人”的影子就不存在了。我们看一个杯子,并不会知道是哪个科学家发明了杯子的材质,只是在相关论文里有科学家的署名。所以科学家不爽,因而他们喜欢开学术会议,追求一种彼此交流的感觉。这也说明人和人面对面沟通的效率要远远高于线上交流,这是人的社会化“动物性”的体现。
但两者也各有弊端。线下教育不可能无限扩展,物理条件、教师数量、市场的限制都决定了线下教育的瓶颈在规模,而且无限扩展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学生满意度的降低。所以现在高质量的大规模线下机构很难做了,反而更像艺术品市场——各自形成部落和风格,在细分的市场领域里做得极致。所以有人说,要做上市企业不要做教育,尤其不要做传统教育,因为这是一个人力密集的行业,受到线下的商业制约,不可能有快速的扩张。
而线上教育虽然着力点偏内容,但还涉及到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执行力问题。现在有人在做线上虚拟社区来增加学习主动性,从根本上说,这不是线上能完成的,而是由线下社区才能真正完成的。因为学习社区是需要用时间来堆积的,“线上”不是一个单纯的“工具”概念,不是简单地把线下搬到线上的“照葫芦画瓢”。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可以讲出来的,另一种是在代代传承中积累产生的。再者线上怎么做个性化教育尚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线上既有通识教育,也有个性化的需求,不能指望一以贯之。
最后再多谈谈对在线教育发展的一些理解,在我看来在线教育大致可分为两类,内容类和平台O2O类。内容类需要展示最好的内容,但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O2O平台类似于大众点评,能够最大化老师的配比,其核心在于规模。这其中又有些细分的分类,但各有其瓶颈。比如题库类需要解决盗版问题;作业类需要确保学生的执行,而涉及到非标准化作业的部分也需要引入一部分O2O的概念。如果我们把教学体系分为十个子部分,交给一百个老师,也许是个思路,但又涉及到整体延续性的问题。所以在线教育如果试图用标准化内容去覆盖一整个大市场是不行的。总而言之,线上教育需要从教育的本身思考问题,而不是局限于表象。我的观点是,线上线下教育理想的关系不是线上颠覆线下,也不是互相补充,线上教育对线下最大的意义或许在于促使线下机构做得更好。(来源:芥末堆 作者: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