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一次民间机构组织的基层教师培训。
眼看着台下那群本来严肃拘谨、低头刷手机的年轻的乡村教师们开始越来越活泼、越来越投入,甚至是越来越享受这个过程,竟然有人开始抢话筒发言时,你自然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他们发生了改变?”
请看以下三段论。
一个满腹牢骚的男老师
青葵花导师计划里的一位“导师”,来自山东青州的张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她所在的培训组里有一位男老师,第一次培训时,展现出来的就都是满腹的牢骚,满腹的对教师这份职业的不认同。他说自己过去想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想跳槽离开教师这个职业。
当导师给他做培训的时候,这位老师一开始并不信任导师,觉得你们来自山东,你们有那么多的资源,我们甘肃这边又穷,各个方面的东西又不具备,我们怎么可能一样呢?
张老师跟这位老师很坦率地讲了自己的故事,她说自己当初就经历过一段严重的职业倦怠期,也努力从这种职业倦怠期中走了出来。
就张老师跟其他老师的接触来看,她觉得全国的老师,山区的也好,城市的也好,面对这种职业倦怠感,都是差不多的。
张老师跟这位男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首先是对这份职业的认同感,通过一些培训,让自己感觉到对这份职业可以有一个认同感,再一点点的发现,“先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然后再发展自我”。
经过项目的一段时间磨合,现在这位男老师慢慢变得平和起来,重新把精力投入到业务钻研上来,教育技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尤其是当他听说自己的收入其实比我的要高的时候,那个惊讶的表情我到现在还记得。”张老师笑着说。
一本关于勇气的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的吴国珍教授在一次分享会上,向大家介绍了一本名为《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书。
在这本讨论教师成长的著作中,美国高等教育协会资深会员、费兹尔研究所高级顾问、美国K12教师养成计划创立者帕克·帕尔默提出了一个颇为令人震惊的论断:这十年当中,对美国教育损害很大的,其实是被各方非常推崇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
200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简称NCLB法案),法案主旨:第一,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第二,保证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质量一致。
在帕克·帕尔默看来,这个貌似公平的法案,却是对教师成长的一把双刃剑。为了保障所谓的教学质量一致,教师必须直面政府主管者的各种考评要求,因而备受煎熬。
吴国珍教授进而给出了自己的论断: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很多人都忘记了如下简单的事实,即“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所如此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额、重组学校结构、重新编制课程以及修改教科书,改革永远不能够成功”。
她还引用了帕克·帕尔默在书中的一句话,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
“制度机构投射在我们伦理生活上的阴影,不过是我们自己内心阴影的外在显现,有个体的也有集体的。如果制度机构是僵化的,那是因为我们害怕转变;如果制度机构是竞争性的,那是因为我们把赢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制度机构对人的需要全然不顾,那是因为我们内心也不在意人的需要。”
一段关于“精神决定论”的对话
我曾经跟一位主管教师培训的地方教育官员有过一段对话:
“什么是好的教师培训?”
“能够走到老师心里的培训,是好培训。”
“这么说是不是有避重就轻之嫌?”
“老师的专业成长无非在于三个方面,教师的听学看,教师的教学知识以及教育学的理论和教学经验,这三个方面如何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关键在于教师的内驱力,在于教师是不是真正的投入,是不是真的关注他的课堂教学。”
“精神决定论?”
“难道不是这样吗?解决人性问题最重要,也可能是我们每个行业都需要解决的问题。用心做事情,职业能力才能得以培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马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