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启德教育《201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在“第29届启德国际教育展北京站”正式发布。这是自2010年以来,启德教育集团连续第五年发布此报告。
该《报告》以时间为线索,从留学前、留学中、留学后3个时间段,分别阐述海归应该如何合理安排学业,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方法,意在为准备留学和正在留学的学生们提供帮助与指导,合理规划出国留学的专业及发展方向,更好应对日渐严峻的就业压力。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持续上升,预计将接近50万人。不过,专家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
“未来就业”被高度关注 职业规划提上日程
《201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对于留学费用(65.2%)、海外生活(58.6%)、院校招生及申请条件(53.0%)这3个方面的信息关注度依然稳居前三。与往年明显不同的是,海归对“未来就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达到52.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留学生日趋实际的留学态度;另一方面,是就业压力日益增长背景下,留学呈现出的新特点,就业预期已经成为留学前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
本次调查还显示,85.0%的海归认为在准备留学时,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职业规划。但同时数据也显示,仅有20.9%的海归在留学前有较明确的职业方向,因此,留学生的职业规划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扎进留学目的国社交圈 营建优质留学环境
人脉是今时今日职场成功必不可少的要因。《201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约五成海归在海外留学时的社交圈构成以中国人居多,近四成海归的海外社交圈构成中国人与外国人差不多,外国人居多的情况占一成左右。从数据上看,半数海归并没有积极融入留学国社交圈。出国后,留学生会接触到不同国家、种族、文化背景的人群,但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环境适应等因素,他们更愿意亲近本文化人群。这并非中国留学生特有的现象,而是所有国际学生留学初期都会选择的社交状态,但是随着留学时间增长,适应性增强,走出去是更积极的留学状态。
启德教育留学专家建议,留学生在保留对本国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融入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在尊重和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往是最好的状态。建议留学生们根据兴趣爱好,如旅行、体育、音乐、艺术等,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或公益活动,或通过实习/打工的机会,来拓宽社交机会。
“回国前半年”是海归找工作黄金期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回国后1-3个月是海归开始找工作的密集时段,占比为39.5%;其次是回国前1-6个月开始找工作的海归,约有29.5%;回国6个月以前和回国4个月以后开始找工作的比例相差不多,分别为14.8%、15.7%。大多数海归开始找工作的时间都偏晚。
启德教育专家建议,留学生在回国前1-6个月开始找工作更能把握主动权,一方面可以在国内的校招季“凑个热闹”,国内校招季的面试录取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大型名企的周期可能为半年到1年左右,入职日期与留学生回国的时间较匹配。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求职经验,了解就业行情。在国外时可以与用人单位主动沟通,争取电话、视频面试的机会,或邮寄作品等。一些学制较短如赴英国、香港读硕士的学生,不妨考虑在留学前就开始留意工作机会。 用人单位和海归围绕OFFER的博弈
有调查显示,用人成本太高、容易跳槽、个人能力不过硬是用人单位拒绝海归的主要原因。而《201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约96%的海归都有拒绝工作OFFER的经历,其中收入水平是海归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约62.7%的海归因为收入不理想在求职过程中拒绝过工作OFFER。此外,由于发展路径和晋升空间不满意而拒绝工作OFFER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为:35.7%和34.5%。其它的原因有:企业文化与自身不符、工作岗位不满意、工作环境不满意、工作地点交通不方便及专业不对口。
海归对于薪资的较高预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留学海外的花费普遍较高;另一方面,留学经历提升了海归的综合能力。但是,启德教育建议,合理的薪资待遇预期与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平台好,提升空间大,海归大可不必纠结于起薪。调查显示,一般海归在工作3至5年后,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职场大放异彩,收入和待遇也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来源:九宫八卦 作者:郑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