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 前言 小升初、初升高是学生K12过程中两次重大转折,学习进度、方法、习惯、心态都将发生很大变化。某机构官方数据针对复读生统计显示:将近1/3的高考失败与高一过渡不好有很大关系,高一的不适应也被大家普遍称为“陡坡效应” 新高一整体特点: 一、环境的大变化,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深度挖掘、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初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知识主要靠老师传授,高中教学目标发生变化,教学方法、策略、模式都不同,注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思维方法的改变,初中三年学习,大多数学生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常常满足于老师的教导和传授,满足于老师的练习测试及标准答案,遇到问题思考难以激活思维,只会“顺推”不能“逆向”,只能“纵向”不能“横向”,对学习的思考性和思维的辩证性远远不及,由于上述初中学习习惯的思维惯性,高中的学科,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造成的结果就是上课听得懂,其实没学会,考不出分做不对题等等普遍现象。 充分理解以上四点后,参考示例与补充: (1)知识量增大,——且都是高考考的。 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如 数学一年学4本,占比高中数学55%; 英语:词汇初中三年1802,高一一年1125 物理:较难的牛顿运动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化学:高考70%的课程,都与高一知识有关。 (2)理论性增强。——稍不留神就学不懂了。 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如初中数学侧重于解方程、运算,而高中数学一开始就是相当抽象的集合。 (3)系统性增强——关联性,现在学不懂,高二就更学不懂了。 初中很多知识结构连结性不高。高中不一样。 英语、数学、物理、化学; 例如高一的英语语法,数学的函数贯穿始终,物理高一学习的动力学、静力学受力分析,化学物质的量等等知识,都是直接关系后续两年的学习。 (4)综合性增强。——一科学不好,其他科目受牵连。 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如分析计算物理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技能,物理老师老说让补补数学去,数学老师老说让补补语文去。 得出结论:高一决定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