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可以听书的软件在移动客户端大量涌现,“听书”这种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既解放了双眼又解放了家长,还能把碎片时间利用起来的阅读方式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父母。有调查显示,中国78%听书儿童的家长是80后,3-7岁是儿童听书的主力人群,近80%的家长在孩子3岁的时候开始培养他们的听读能力。
“听书”作为一种阅读方式日益受到孩子和家长的青睐。故事机、网络电台、微信公号、APP……如今,提供儿童有声读物的产品越来越多,内容也愈加丰富,且随时随地想听就听。那么,“听书”能代替“看书”吗?让孩子“听书”是家长偷懒还是为孩子打开了阅读的另一扇门?
对黄女士而言,“听书”已经成了让孩子还能读书的唯一方式。
“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每天都很忙,放学后还要赶着上补习班或兴趣班,很晚才能回家。”黄女士说,吃完晚饭,还要写作业、练琴。这些都做完之后,孩子就已经没有精力读书了,只能见缝插针地在回家的车上、吃饭的时候“听”会儿书。
那么,听书真的能替代看书吗?
六成孩子每日听书半小时
各类故事机、网络电台APP、微信公号等形式,使收听变得越来越方便,也让“听书”成为孩子和家长喜欢的阅读方式。
在此次“学习公社”进行的网络调查中,24%的家长在孩子0-3岁时开始“听书”,在3-6岁和6岁以上时开始让孩子听书的家庭各占37%。“工程师爸爸”发布的《2015中国儿童听书报告》显示:3-7岁是儿童听读的主力人群,近80%的家长在孩子3岁时开始培养他们的听读能力。报告还显示,中国78%听书儿童的家长是80后,75%的家长具有大学以上学历。
与此同时,“听书”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所占据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从“学习公社”的网友调查看,近6成孩子每次“听书”的时间在0-30分钟,3成左右的孩子每次听书时间在30-60分钟。《2015中国儿童听书报告》也显示,64.65%的孩子每次听读在30分钟以内,每天陪伴听读花费半小时以上时间的家庭高于3成。
“听书”不会代替深度阅读,但“听书”和“看书”之间不是冲突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齐老师认为,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而言,听书比看书更简单,而且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识字量不多,阅读能力不强,独立阅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听书更容易被接受。
文学类作品最受孩子青睐
随着孩子步入“听阅读”时代,针对孩子需求生产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如在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网络电台都有专门的儿童或亲子类别,该类别下又细分为故事、儿歌、英文、国学、科普等。此外,还有专门针对儿童的人文网络电台,如博雅小学堂旗下的播呀FM。
在听的内容上,故事、英语、名著、科普等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内容。博雅小学堂联合创始人赵凌表示,从用户反馈看,0-5岁阶段的孩子听音乐、儿歌、绘本故事比较多;进入小学阶段后,孩子更多地接触知识类内容,这一阶段以9岁以上的用户数量最多。从总体收听率看,文学类的收听率最高,孩子对小说、故事最感兴趣。
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涉足其中,如凯叔、王雪纯等来自电台、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都有为孩子专门制作的音频节目。
“看书”“听书”占比引发争论
在“听书”日渐流行的同时,对孩子“听书”和“看书”的不同观点也常引发家长的讨论。在此次学习公社的网络调查中,“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思考、阅读能力”、“缺乏亲子阅读时的情感交流”、“容易走神”是家长认为的“听书”最主要的三大局限。
悠贝亲子图书馆创始人林丹认为,阅读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它不是别人掰开揉碎了喂给你,而是自己在读的过程去吸取精华。而“听书”作为别人的一种演绎,有时会丢失掉某些东西,“就像我们常会觉得拍成电视后不如原著小说好看,道理是一样的。”林丹认为,比较令人担忧的是,家长因为觉得自己讲得不好,而把阅读的责任推给了“听书”。“听书不能代替亲子阅读。”她说。
“‘听’是孩子走进书的一个通道。”博雅小学堂联合创始人赵凌认为,听书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往自主阅读的方向发展,借助“听”让孩子在早期有可能接触更多丰富的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书。“但听书只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它不会代替深度阅读。”忆空间的创始人、金牌阅读推广人张鹏也持类似观点。“听书和阅读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听书只是为了融入生活,让阅读变得更轻松、更生动有趣,主体还是线下的阅读。”
■ 案例
女儿成重度听书用户 母亲喜忧参半
“她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IPAD,在喜马拉雅FM里打开她喜欢听的书或故事,吃饭时听、洗脸刷牙时听,上厕所时也听,恨不得一边做作业一边还想听”,奇奇妈发现,7岁的女儿成了“重度听书用户”,很多书都不是看完而是听完的。
对女儿爱“听书”这件事,奇奇妈感到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听的内容多而杂,从绘本到古诗,从历史到科学,她都来者不拒,《小王子》、《西顿动物故事集》甚至《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这样的大部头她都会听完。忧的是,这样听书的方式会不会有点囫囵吞枣,过耳不过脑,“功利点说,孩子的识字量没有提升,而且她经常一边玩一边听,有时让她讲讲听到的故事,她会说不记得了。”
【解读】
“听书”可与“看书”互补
●齐老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听书”不会代替深度阅读,但“听书”和“看书”之间不是冲突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与“看书”相比,听书一方面能在孩子认字少、缺乏阅读的时候,通过讲与听的方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现在孩子普遍学业压力较大、用眼过度,听书可以缓解眼疲劳,而且与“看电视”的被动输入不一样,“听”的方式还是为孩子留出了思考空间。
■ 观点
亲子阅读的责任不能全推给“听书”
●林丹,悠贝亲子图书馆创始人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需要联结,亲子阅读也是父母读给孩子听,但文本由父母来演绎时会有多种呈现方式,它不是简单地逐字照读,不是简单的A to B的过程。父母和孩子之间会有交互,父母的教养、价值观等方面都会传递给孩子,会根据孩子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这些也都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我们担心的是,家长因为觉得自己讲得不好,而把阅读的责任推给了“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0-7岁这个阶段,我们特别希望父母多参与到阅读过程之中,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因为参与进而更懂孩子。
有些家长将阅读等同于获取知识,认为听书也可以获得一样的效果,但这种功利性的指向会损失阅读的许多价值,比如美育、多元的价值观、对外界的认知等等。阅读是一个立体的、综合化的过程,家长只有参与其中才能领略美妙之处,家长的成长才能带动孩子的成长。
对于听书,我比较倡导的是结合,而不是不要,父母毕竟不可能无时无刻地陪伴孩子,而且我认为,每天半小时的亲子阅读足以,让听书成为补充即可。
■ Q&A
哪些内容适合以“听”的方式呈现?
儿童文学类作品最适合“听”
赵凌,博雅小学堂联合创始人:听书利用的是孩子的碎片时间,伴随式进行。小说等文学类作品特别适合以“听”的方式呈现,因为播讲者的声音本身是有温度的,他们的专业加工既给孩子留出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有适当留白和延伸,给孩子更多的共鸣。需要视觉表达的地方,听书有它的不足。比如艺术、地理、文物、汉字,如果用听的方式就会受限,需要增加图片方式辅助理解。
怎么听更有效?
不仅要“听”,还要“讲”
张鹏,忆空间创始人、金牌阅读推广人:不仅仅让孩子听书,也要让他自己讲听到的书。我会鼓励孩子和我一样,自己录制书或故事然后分享给别人。有孩子听完《宫城:写给孩子的紫禁城》之后,自己买书再看,然后自己录一遍再分享给别人。这既让孩子有兴趣,同时又锻炼了语言运用和思维、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来源:新京报 记者:缪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