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在线教育也自然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没有最佳,只有最适合。
具体分析以下这几个维度:
1、时效性
录播技术简单,而且最符合互联网的那种随时随地上网,反而规定学习时间,技术更为复杂的直播课程看似是一种奇怪的倒退——其实不然,学习者往往是懒惰的,如果没有一个时间规定必须去学习,往往没有那么大的主动性去学习。而MOOC则介于这两个极端中,虽然一般不限定上课时间,却规定做作业的截止时间。
2、交互性
一般来讲,交互性越强,学习效果越好(在学习效率金字塔中Practice by doing要比Watching的记忆留存率高好几倍)。但同时,学习者的需求和授课者的成本是有限的。学习者看一个TED的时候,并不要求自己掌握这项技能,或者临考复习的时候,不需要系统性学一遍这项学科,而只需要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那么交互性太多反而成为了干扰。
3、参与度
Coursera曾经统计过与MOOC完成度最正相关的因子,既不是学位,智商,或者学习原因——而是学习者是否有人陪同。同学的出现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意思,更容易坚持。而Blended Learning则强调知识的有些部分适合纯在线学习(类似陪练)而有些高层次的则需要真人老师的参与(类似教练)。当然成本也高很多(举我们自己新东方在线的课程为例,具有老师参与的VIP课程比同学科的普通课程贵好几倍)
4、持续性
同样是学习场景不同,学习的需求也是不同。职场和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就需要一个解决办法,要求是快+准确。那么这时候我们会上问答网站(知乎,quora,stackoverflow)。学生学习知识,是对后续知识的铺垫和积累,这当然就需要系统性的学习配套科学的练习,复习,和测验。当然最逆天的应该是属于khan academy这类既有学习路径,又有碎片化知识点的,学习者可能只是因为某一个地方不懂来到这个网站,却被网站的其他内容黏住成为了系统化的学习者。
5、功利性
有些人说学习是痛苦的,不逼才不学,有些人说学习是快乐的,不知不觉中,许多时间就过去了。实际上,学习者学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就跟婚姻一样,有些人是为了繁衍后代,有些人是为了应付长辈的唠叨,当然不能排除有些是真心相爱愿意白头偕老。但目前行业里,还是以功利化的学习为主,毕竟人们还是愿意为了考试掏钱——这个趋势也在变化,家长让孩子学音乐不再只是关注考级,学英语也不再只是为了考托考g——可是目测我们自己的课程,一种课是跟学生说,你慢慢学三年,你的英语水平会有显著的提升,可以与老外交流,另一种是说,三个月签协议包你过雅思7分,自然后边的报名率高无数倍。
学习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在线教育也自然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没有最佳,只有最适合。另外这里的在线教育(在线学习)是指广义的,所以知乎、果壳儿、wikipedia这种本身定位不是在线教育的也包括进来了。
(来源:芥末堆 文章转载自胡天硕的点点滴滴,作者胡天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