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圈的市场人 市场人的社交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05|回复: 0

是什么让私教“手艺人”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中左右为难?

[复制链接]

5715

主题

7684

帖子

76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9
发表于 2015-6-3 23: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朋友H小姐正在面临一个艰难的决策,作为拥有多年高端一对一私教经验的她,到底要选择挂靠一个教育O2O平台,还是继续在现公司呆着忍受被剥削80%的讲课收入,以及落后腐朽、压抑人性的管理方式?

我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很多年,虽然没有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狂热的科技迷信者,但也总觉得互联网是大趋势,作为大学同学兼闺蜜,我给她第一个强烈的建议是,找个机会去O2O平台啊,按照目前O2O发展的调性,前期肯定有大量的补贴,之后平台也会培养部分核心的、优质的教师资源。

但是我看到一份声明之后,就有点犹豫了。教育类O2O平台还没发展起来,传统行业已经坐不住了,精锐教育和昂立教育发布联合声明,严禁其公司内教师在任何家教平台“兼职”,一旦被发现即刻开除并永不录用。昨天,广州市九家K12培训机构联合发布了类似声明。

这是一份逼迫“站队”的宣言。对于这些沉浸在孩子世界,只提供授课的“手艺人”性质的私人教师,一旦离开现有学校,意味着原先饱满的课时可能不再饱满,没人给缴纳保险,一切将凭自己。

在诸多O2O项目中,大部分平台只为“手艺人”提供一个兼职的机会,比如某位私家车主送孩子上学之后可以顺便接个顺路单子去公司。在门店工作的推拿师傅也可以看看有没有上门服务的单子。互联网大平台为这些“手艺人”提供了一个两可的选项,你可以看看,到底要怎样,那边收入高,就可以去哪边。但在私教行业,却直接是“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

很多传统教育行业的公司在转型互联网的过程中无所建树,但在反对新生事物的时候倒是旗帜鲜明,直接用强硬的方法来阻止网络平台得到优质的教师资源。通过逼迫这些可以提供剩余价值的“手艺人”站队,来维护自己江河日下的地位。

一个事情之所以纠结,那是因为各方都有利弊。如果H把近几年跟我聊天的内容和她讲课的经验在网上分享,我相信她早就成为一个“网红”。但是她没这么做,一方面她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享受跟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另外一方面,即使是匿名,她也不愿意把孩子们的隐私放到公开平台。

所以,她现在就非常纠结,要做一个本本分分的“手艺人”,留在现有教育公司,有不多但是稳定的学生和收入,虽然有各种不开心的事儿,但是跟孩子们呆着就可以释放。还是破釜沉舟去互联网平台,平台自身能否成长起来成为大平台,能否有合适的学生客源,还是未知数。

跟美甲、化妆、顺风车相比,私教是一个非标化的服务。传统服务公司投入大量销售去获取学生资源,提高自己的品牌,但同时又剥削掉老师非常高的收入。比如接近80%的收入。这是一种典型的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而且做的是精英模式。

Ginger授课家长需要付出的价格是数百元一节课,来上课的孩子家境相当优渥。很多小孩学籍挂靠在某个公立小学,但所有课时都在私立学校度过。一些从小生活在国外,随父母来中国的家长也会给孩子选择高端私教。当然,也有部分奇葩父母,比如一个母亲直接缴5万学费,说她要去日本玩儿,留给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孩子26个字母和100以内加减法。这与互联网“赢屌丝这赢天下”的理论格格不入。 

所谓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是,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技术来降低中介成本,使家长和教师的信息更容易匹配。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理想状态下老师的收入可以增加,家长也可以找到更高性价比的家教。虽然这些仅仅停留在理论上,但是资本愿意买单尝试。比如教育O2O类的跟谁学、轻轻家教都获得了不菲融资,轻轻家教3月公布了1500万美元的B轮,近期又有B+轮融资进入。而跟谁学A轮就宣传融资5000万美金。

但互联网在教育行业能否万能还有待商榷。毕竟教育是高度非标准的服务,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也不为过。有的学生家长对Ginger老师千恩万谢,张罗着给她做好吃的,介绍男朋友,一起去旅游,很多学生跟她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但确实也有个别学生跟她相处不那么愉快。而这种像谈恋爱一样细水长流的相处,就算建立一个大众点评式的互评方案,依然很难帮助学生家长去做出足够好的决策。

可以预期的假设是,如果继续提供一对一的高端私教服务,她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生源肯定不会比现在公司更好。但是如果她愿意打造个人品牌,去为更多小朋友讲课,肯定会带来更多的收入。当然,前提是她确实可以众多教师中脱颖而出,天天喊着要“长尾”的互联网,其实是“二八定律”的忠实实践者。 

传统教育机构通过公司严格管理杜绝了公司内老师收入的“二八定律”,大家一视同仁,不允许个人品牌,大部分收入要收缴公司。一旦这些教师资源放到网络上,马太效应将得到体现,懂得营销自己的人、确实有好口碑的人将获得更多机会。

当然,所有假设的前提是平台确实可以发展起来,在泡沫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如果平台没有足够多的资源支持,很可能夭折。经纬创投的张颖曾经提到过,在投资的200个公司中,有十几个会血本无归,更多发展的不温不火,只有少数公司会成为“爆款”,迅速崛起。

撇开互联网的泡沫,从商业本质来看,其实互联网教育平台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中介,这种中介可以吸纳更海量的信息,在前期效率匹配也许没那么高,但是随着技术完善和平台参与者数量的提高,平台的网络效应会越来越凸显,单位效率远远超过传统教育公司。

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绝对是一种趋势,但是在非标品的教育行业,覆盖速度显然与打车行业无法相提并论。放到个人职业规划上,盲目乐观也不是什么好事,三十年前拍摄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到今天还没有实现呢。趋势没错,还得看你有没有那么运气等到浪潮到来的那一天。 

这种情形让我想起一个曲折反转的故事,三十九年前的5月31日,苹果联合创始人韦恩把他10%的股份以800美元的价格卖给乔布斯。今天这部分股权价值580亿美元。但是,卖掉股票的韦恩还活着,乔布斯已经死了。这就是生活,无所谓输赢。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乔布斯永恒,韦恩是谁?

其实这篇文章最没争议的就是,别找天平座做决策,在给你答案之前,天平座自己已经纠结死了。跪安之前的最后一句,还是去跟互联网混吧,当信息足够透明,奖善惩恶机制就会越完善,进而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的格局,及时未来可能远到看不见,但如果不迈出这一步,改变就不可能发生。文/举个栗子(品途网专栏作者)

文章来源:http://www.pintu360.com/article/556e5d06016cad9d1ecfb734.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我未能像应当地那样去生活,当回首往事,我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苍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京ICP备16066458号-1|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市场人 ( 京ICP备2023000371号-1 )

GMT+8, 2024-11-26 17:32 , Processed in 0.065059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