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笔者试图通过解析新东方这一教育培训企业典型案例,找到中国传统教育企业应对时代变化的共同难题和挑战,以及紧跟行业发展新趋势所需的调整和转型思路。新东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传统教育企业也不是无路可走。未来,前路何方?
俞敏洪曾在新东方2015财年工作部署动员大会上表示,新东方发展到今天的确存在机构臃肿、人才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选择继续辉煌,要么退出历史舞台。
据俞敏洪透露,新东方已经在组建教育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新东方地面教育和资源积累;第二圈是线上线下结合的O2O 系统,以及新东方完善的服务系统(CRM、一卡通、网上报名等);第三圈是对新东方业务有重大推动和护卫作用的线上系统,包括迅程在线教育、和腾讯合作的移动端学习系统、打入公立教育体系的新东方中小学高效学习系统等,所有这些系统做好了都能形成新东方地面教育入口,为新东方地面教育引流;第四圈是新东方参与投资的教育相关系统,能够起到护卫新东方发展、交换资源的作用,包括我们投资的决胜网、达内等。只不过,这种改革的效果如何,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站在十字路口的新东方是时候做出自己的选择了。重点壮大K12业务,还是转而开拓青少年素质教育领域,亦或是寄希望于俞敏洪刚成立的洪泰基金的投资布局?新东方的未来在哪里?
少儿英语、中小学课辅将成战略重点
2015年1月,新东方刚刚发布的2015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虽然整体营收和净利润的数据欠佳,但是在新东方讯程和K12业务(泡泡少儿英语和优能中学)还是有稳定的增长。
俞敏洪在财报中提到K12业务时说:“我们学生注册人数有了一个强劲的回升,达到62.15万人,这主要是得益于优能中学的业绩40%的增长。另外,我们已经在第二财季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出新的泡泡少儿英语项目。新的泡泡少儿英语项目被证明很成功,因为在营收和注册人数上带来了超过13%的增长。”对于新东方的K12业务,CFO谢东萤披露了具体数据:“我们K12的课外辅导业务税前营收为9720万美元,同比增长16%。”
K12将是下一阶段在线教育爆发的重要领域。目前国内学历、语言留学及部分职业资格培训的在线教育已经做的风生水起,但K12领域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突破,正因为如此,规模巨大尚未被瓜分的K12领域更具发展潜力。
同时,由于在线教育对留学、外语、职业培训等成人领域的入侵,让拥有庞大线下教学资源和投入的新东方备受冲击。然而线下教学面对面、人际交流的优势在K12领域却必不可少,尤其在少儿市场,孩子很难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学习,安全保障和情绪调动也需要老师协助,新东方成熟高效的线下系统和经验得以充分挖掘利用,不必太过担心在线教育的蚕食和PK。未来新东方除了布局成人在线教育业务,必然会将闲置下来的教室、学习中心用来进军尚未完全开发、利润空间巨大的K12领域。
目前,此领域存在三类厂商:1)具备师资、内容资源优势和品牌实力的培训企业,比如新东方、学大教育、巨人教育等;2)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商,他们具备资金优势和用户流量优势,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灵活的商业模式,多元的营销能力;3)从事校园信息化厂商,与各地教委和学校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关系,从课堂信息教学入手,展开在线教育业务。如何整合这三方资源,优势互补、强势胜出,是新东方扩张K12领域需要思考的。
青少年素质教育:顺势而为的蓝海
需要注意的是,应试教育正在衰亡,以兴趣激发、习惯养成为代表的素质教育已经崛起。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坦言:“自己最大的失败便是新东方的上市。上市就要对股东负责,就要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而扩张之后的质量如何保证?”新东方早已经从高利润的蓝海市场进到低利润、同质化更激烈的红海市场。突破发展瓶颈,适应市场成功转型就必须一方面稳固留学培训的核心业务,另一方面开拓素质教育市场,积极发展青少年素质教育业务。
学生自杀率日益增高,高分低能一次次上演,应试教育的弊端已让全社会感受到了切肤之痛。老师、家长已经逐渐意识到,孩子的分数并不能决定一切,孩子的习惯、人格的塑造才能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在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应试教育不断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全社会对少儿的关注。
企业的战略思维决定企业未来的成败,诚然,目前新东方在公司组织结构、分校经营模式、员工素养、教学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亟待改变,但是如果这一切没有正确战略方向的支撑,都只是在红海中的挣扎而已,无法实现真正地突破发展。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看起来很近的路程,对于新东方“中国合伙人”而言,却是眼下最遥远的距离。
国外素质教育探索已有相对成熟的案例可供参考:
夏山学校: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夏山学校(Summerhill)创建于1921年,位于英格兰东萨佛克郡的里斯敦镇,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当时的报道把夏山称为“放任学校”,但夏山学校创始人A·S·尼尔用60年时间证明“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行得通。
“夏山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教育目标。因材施教,培养孩子自动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解题方法。
2. 课程与教材。情景化教学,儿童的学习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是一种个别化而富弹性的学习方式。
3. 教与学的方法。采用弹性课表与混龄编组的学级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是自由、责任与信任,除了知识的学习外,强调情商教育,学生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学习课程,负起安排与完成自己学习的责任。
4. 学习的空间。学习的空间不局限传统教室,学习要走出教室之外,甚至学校之外。
5. 教室管理。教室管理以学生是否有意义学习为原则。学生可以在不妨害他人的前提下自由走动;校长尊重教师的人格与专业自由,教师可以自行从事实验工作,自行负责教学,并有权选择课程与教材。
6. 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权威变为辅导的立场,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室内外自我负责,必须自我学习与自我充实,提供学生学习的机会。
有些孩子5岁就来到夏山,有些15岁才来,他们一般在这里念到16岁。这里上课完全自由,只要孩子喜欢,可以一年到头不上课。他们没有什么独特教学方法,这里的孩子也许不能和同龄的孩子在写字、拼音或数学分数上一较长短,但只要是需要创造力的考试,夏山的孩子就会遥遥领先。
俞敏洪的投资新事业
新创立公司对新东方人才的挖角、一些教师自我实现的追求、技术带来的颠覆和移动互联给教育带来的创新变革时时刻刻在考验着俞敏洪。在这些外部的冲击下,新东方必须快速反应,除了内部变革外,或许投资是一个既能节省时间,又能降低风险的必然选择。
2014年12月初,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正式宣布变身为天使投资人,他与投行家盛希泰共同成立的“洪泰基金”已经开始正常运作,未来将协助年轻人共同创业。谈到这次合作,俞敏洪表示:“我们双方的长处刚好是互补的,我优势是对年轻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的优势是对资本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同时,我们双方都拥有非常好的创业经验、以及对创业的深刻理解。通过这样的一个基金作为平台和年轻人合作,毫无疑问就变成了一个长处加长处,长项加长项的行为,于是洪泰基金应运而生。”
俞敏洪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不想让新东方集团作为主角,“因为天使投资行业风险很大,不能拿上市公司的钱瞎弄啊。”对于洪泰基金的具体情况,盛希泰透露,第一期基金的规模为2亿元。投资的方向主要包括三个领域:一是跟消费者日常餐饮、娱乐相关的项目;二是健康、医疗以及教育项目;三是移动互联网的相关领域。在俞敏洪眼中,可投的项目要具有颠覆性、创新性和先锋性。
事实上,新东方也有自己的投资团队,但俞敏洪很谨慎地使用着自己的决策权。在他看来,投资经理们投出去的钱目的只有一个:为新东方搭建全产业链。俞敏洪所投的项目,必须在未来能够替新东方独当一面。用新东方投资总监赵征的话说,俞敏洪是在为新东方“搭建护城河”、“构建生态圈”。
2014年3月,新东方司注资北京达内科技有限公司,金额为1350万美元。作为一家以IT培训为金牌业务,致力于培养金融典型领域中高端软件人才的科技公司,达内显然是在其核心领域补了新东方的“短”。投资达内,意味着新东方在最短时间成本内布了在金融职业教育上的局。
据悉,新东方已经投资了十几个教育项目,包括纯线上和O2O的模式。而所投资的阶段也不仅仅限于IPO,包括天使投资、A轮投资都有。目前新东方的投资部门大约有5到7个人。他们的投资思路也很简单,就是线上线下结合,因为俞敏洪认为,把线上、线下融合起来才能走的更远。
新东方的投资并不仅仅是做个O2O的形式就够了。俞敏洪认为,新东方的投资主要在三个领域:第一个是新东方内部投资,主要是新东方O2O的系统,包括管理系统、教学系统、互动系统的研发;第二个领域是新东方自己创立的高科技相关子公司,都是由新东方控股,属于新东方的“护卫舰”,例如新东方在线推出的直播开放平台酷学网、OK中小学学习系统、讯腾网、酷学网,俞敏洪称这部分“必须控制在新东方手里”;第三个领域是由新东方参股的像决胜网这样的平台合作,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教育机制。
据新东方投资总监赵征透露,新东方在谋划成立着专供不同阶段的基金投资公司。有专门负责天使投资的,VC投资的、PE投资的、Pre-IPO阶段投资的。而新东方内部已经成立的投资公司也会针对不同项目发力。现在的几家投资公司有负责内部孵化项目的,有负责合作项目的,也有专门负责对外投资项目的。
此外,新东方未来或将与VC成立基金、独立决策。将来新东方的投资业务可能会划分的更细,比如战略投资部可能专门投线上项目和O2O项目,线下和一些大体量的、资本市场的项目,通过合作成立基金的方式进行。“目前正在和一些PE机构沟通,基金的筹备工作预计会在2015年完成。”
布局“护城河”绝不意味着广撒网。赵征说,“新东方有自己的基因”,还是会聚焦核心业务领域。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同时突破新东方本身思维所限,新东方快速出击投资新型创业公司,利用这些团队在新东方不具优势的领域,从资金和业务层面与新东方相互配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而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司,赵征表示,会尽量保护其品牌和优势,但新东方还是会要求合作公司在业务层面与其达到协同效应,向其输出新东方的师生资源和品牌,为新东方保驾护航。“新东方的投资绝不仅仅只是资本层面的”。在新东方的投资布局中,K12(优能中学、泡泡少儿英语)和出国留学品牌是两个重点拳头。这个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课外辅导教育产品,是新东方主打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学生人数还是资金收入,K12已经占了新东方的半壁江山。”
自投资达内之后,新东方意在布局知识、技能、实训、职业培训领域。不仅新东方有投资部,俞敏洪本身早已向投资家低调转型了。据他本人透露,就连那些从新东方出走的创业者们,有些也得到了他的投资。对于与新东方业务可能产生冲突的投资,俞敏洪都是以个人名义来进行的。
俞敏洪自认为自己还是那个同学口中的俞校长。按照他给自己划下的投资原则:从新东方的角度是业务投资,而从俞敏洪个人角度来说,则是财务投资考虑得更多一点。从做校长到做投资者,俞敏洪这一转身,看似被迫,也属主动。投资教育,他有准备,也有策略。
对于新东方而言,投资肯定是一个既能节省时间,又能降低风险的发展途径。但是,新东方毕竟属于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旗下拥有出国语言培训、出国留学、中小学课外辅导、少儿教育、幼儿园、在线教育等一系列教育产品。这些自有的教育产品将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
显然,新东方自有的教育产品必然依照产品质量为王、教育服务为王的经营思路,也就是类似新东方收购的那些小机构,必须形成专注的特色。可是,自有的专注“小机构”,与整合的专注小机构终究不可同日而语。新东方的投资战略,必然倒逼新东方内部经营体制的改革。
(来源:凤凰教育 作者:王尚喆 系凤凰网教育频道高级编辑、凤凰在线教育实验室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