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每一省份选取不同行政级别的市、县)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分别进行了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调查。
本次调查将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显性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经济类有形的、可量化的投入)和隐性因素(包括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和家庭文化娱乐行为等无形的、不易量化的,但会间接反作用于小学生学业的因素)。
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
家长对子女优先关注现实性因素,对发展性因素的关注度较低
家长的教育关注点能直接反映其教育态度和期望。调查发现,家长现阶段最关心孩子的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安全(65.95%)、习惯养成(55.47%)、日常学习(53.58%)、人际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养成(28.09%)、兴趣爱好(19.47%)、情绪情感(11.93%)。综合来看,健康安全、日常学习都属于现实性因素,家长对这两项关注度较高,而除去习惯养成排在第二位之外,家长对于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关乎子女未来成长的发展性因素关注度较低。可见,家庭教育立足点仍旧将子女“成才”置于首位,而对子女“成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较为忽视。
学生减负并未减压,学习仍是家庭教育重中之重
近六成学生对学习感到不同程度的“累”,且该数据随年级增高而直线上升。家长方面,尽管有35.27%的家长认为子女学业负担较重,但仍将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超过81.50%的学生放学后仍有不同程度的(课外班或家长布置的)额外作业,亲子沟通中也有近五成家庭将学习作为主要话题。由此,子女学业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其的教育方式:成绩好的学生能获得更多自主权,亲子沟通更融洽;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受到更多的约束,其情绪情感需求也易被家长忽视。
成绩成为家长对自身和配偶评价的重要标尺
在家长的自我评价中,子女成绩优秀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很好”的为34.91%,子女成绩较差的家长仅为5.12%;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较差的家长中,子女成绩好的家长比例仅为2.96%,子女成绩差的家长则高达33.69%。在家长对配偶的评价中,子女成绩越好,家长对配偶的评价越高:子女成绩优秀的家长认为配偶非常合格的为37.59%,比子女成绩较差的学生家长高4.85%,反之亦然。可见,这种以“学习”为标尺的评价方式,无疑会影响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判断力和自信度,甚至引发夫妻矛盾。
“人机时间”过多,家庭文化娱乐氛围不足
小学生家长回家后主要的娱乐活动为“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的高达45.63%,“人机对话”大量挤占了亲子互动时间。与此同时,家庭文化娱乐活动则远远不足,“经常组织家庭娱乐活动”的家庭仅占17.92%。学生回家后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和阅读时间的比例分别为40.03%和17.81%,超过1小时的分别为14.44%和13.18%,且这一现象随学生年级升高有所加剧,对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造成了不利影响。
母亲在家庭性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且女生比男生接受性教育更为充分
尽管当下社会对涉“性”话题有所开放,但家长对子女进行性教育时,“说什么”、“如何说”仍然存在观念和能力上的双重阻碍。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家长曾对子女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性教育,但内容多集中于性别教育和性器官卫生保健,对防范性骚扰、生命教育等较少涉及。而阻碍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家长的性教育能力不足(50.60%),对性教育的教授内容和方法均缺乏认知;另一方面则与态度保守有关(26.36%)。此外,家庭性教育还呈现出两大性别特点:一是母亲受教育程度相关度较高,在家庭性教育的作用比父亲更为重要;二是从接受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看,女生比男生得到家长重视的比例更高,尤其在“防范性骚扰”方面差异尤为明显。
学前班课外班都没多大用
调查发现,近三成家庭感觉教育支出负担过重,逾五成家庭仅“刚好能承受”教育支出压力,课外班等显性学业支持投入过度,性价比较低。
学前班没给孩子带来任何学业优势
在“幼儿园小学化”被明令禁止后,出现在幼小衔接交叉路口的学前班,能否让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出现短暂的学业优势呢?本次调查中有高达八成的小学生入学前都上过学前班,但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没上过学前班”的比“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多10.89%,在成绩较差的小学生中,上过学前班的比没上过的多大约10%左右。可见,学前班不仅不能帮助小学生在学习早期赢得任何学业优势,而且也不能对其小学阶段的学业产生积极作用。
显然,这种让孩子提前脱离幼儿园、过早小学化的学业支持,看似先行一步,实际意义不大。从某种程度上讲,反而因为使孩子过早接触学科知识,学习与之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符合的过难学习内容而引发其挫败感,降低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访谈中还发现,家长们一致有“学前班毕竟不是正规小学教育”的想法,所以一开始就弱化了培养孩子良好学习意识和习惯的想法,自身也未能适应孩子角色的转变,不知如何进行学业辅导和支持。以上种种原因,都使上过学前班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反而会有学业上的倦怠和松懈。
择校的效果令人失望
家长的择校动机源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希望让子女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学业上的长足动力与支持。但是,择校到底能不能提高小学生学业水平?本次调查通过对比“择校生”和“就近入学”小学生的学业情况,发现择校生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为29.95%,就近入学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为28.48%,二者相差甚微;同样,在良好、中等和较差等其他学业水平中,二者的数据也较为接近。可见,择校并不能让成绩优秀或良好的小学生比例因此升高,并不能给家长带来期待中的效果。
课外班与课外作业并不能提升孩子的成绩
现今的教育市场上各种儿童兴趣班、补习班五花八门。访谈发现,家长给孩子报班的目的,无论是短期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还是觉得对子女未来发展有好处,都对课外班抱有提升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本次调查显示,近九成小学生都在上“班”。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63.82%的参加了课外班;成绩较差的学生中,更有高达93.95%都参加了课外班。由此看来,学习成绩欠佳的小学生是报课外班的主力,而在课外班上耗费的大量金钱、精力和宝贵时间是否能扭转“学习成绩较差”现状,还需进一步关注。
课外班的作业能否促进小学生的学业表现呢?调查中表示有课外班作业的小学生高达81.50%。其中,79.08%成绩优秀的小学生和91.79%的成绩较差的学生每日都会有课外班作业。访谈中问及家长“作业对孩子成绩的提高有作用吗?”受访的10位家长中有7位觉得“作用有限”,有1位觉得“应该有作用”,另外2位表示“没感觉”。而这10位家长的子女却一致认为“不知道”、“说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额外作业时间与小学生学业水平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作业时间并不一定带来更好的学习成绩。
正如美国家庭作业问题专家威斯顿、奥斯古德和凯所说,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与学习成绩呈曲线关系,即当作业时间达到最佳时间点时,学生成绩最好,一旦超过这个时间成绩会下降。库伯也曾指出,家庭作业时间所产生的效果与学生年龄密切相关,低年龄段(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几乎为零。由此看来,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的效用确实有待斟酌。
总之,学前班教育、择校行为、课外班学习或者课外作业,这三项小学阶段最为常见的家庭教育行为,并不能换来小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理想的学业成就。可以说,此类投入性价比较低,不仅不能带来合理的收益,反而存在投入过度造成的负面效应,如孩子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减弱,重复学习带来的倦怠、注意力涣散等不良学习习惯,过度、过早学习让孩子身心俱疲,易产生厌学、逆反等不良心态等,这都会在基础教育阶段给个体带来难以预计、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来源:199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