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圈的市场人 市场人的社交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52|回复: 0

【名师访谈】齐文昱:三个标准谈名师:专业、品质和情怀

[复制链接]

5715

主题

7684

帖子

76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9
发表于 2014-11-5 09: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说实话,我一直对“名师”这种称谓觉得很厌倦,也很困惑。所以,我们不妨在这里不用“名师”这个词,且说一名“合格的教师”吧。在我看来,应该满足三个标准,第一,是专业性。第二,是高品质的、丰富的课堂实践经验。除了以上两点,我觉得作为教师,多多少少要有一些教育的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培训业逐渐沦落成为一个花钱买分数的低端行业。




本篇是专题为#名师访谈系列#的第一篇,关注热议话题:名师出走,名师对线上线下教育的一线实践经验,对于教育和教学本身的深刻理解。本篇为芥末堆采访原新东方VIP学习部总监、新东方实用英语学院院长齐文昱,2011年离开新东方,创立了文昱嘉学教育。


以新东方为代表的名师效应顶峰时代


说起名师效应发挥到极致的时代,毫无疑问是新东方创立时。作为培训界最成功的品牌,它的辉煌很大意义上归因于旗下聚拢的一大批业内的顶尖教师。于是这样一批优秀教师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这种现象在当今看来难以想象,也难以复制。当年很多学生为了听一次名师主讲的出国培训课程,需要忍受严寒酷暑,在北四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报名学生的长队中辛苦地排上好几个小时。

这里面逻辑再清楚不过。新东方的火爆源于口碑,树立良好口碑关键就在于品质。而品质必然来自于最优秀的教师。早先最优秀的那些人才,包括语言功力及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杜子华、胡敏、许扬等精英人物,也有具有鲜明个性和非凡人格魅力的罗永浩等在学生中有很大影响力的一批名师。当时出国考试课程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在几百人,有的接近千人。甚至有少数学生其实并不急于参加考试,也会在寒暑假期间舟车劳顿一路赶来,只为一睹这些名师的风采。对品牌而言,这些名师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势能,继而迅速转化为极强的市场号召力,其影响力绵延不绝,直到今天。


真名师?假名师?培训行业的标准在哪里?


某种意义上,培训界是一个没有标准的行业,而所谓“名师”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相比而言,体制内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是用不同级别的职称来区分教师的等级的。当然,这样的评价体系并不完美,很多时候由于诸多因素,很难完全公允、客观地评定每一位教师的真实授课水平、影响力和贡献值,但这总好过没有任何标准。

随便浏览一下与出国考试、语言培训相关的网页,你会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可以被笼统地宣传、包装为概念模糊的“名师”。

说实话,我一直对“名师”这种称谓觉得很厌倦,也很困惑。所以,我们不妨在这里不用“名师”这个词,且说一名“合格的教师”吧。在我看来,应该满足三个标准,第一,是专业性。只有专业,才能保证知识点的准确诠释,进而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投入产出比。第二,是高品质的、丰富的课堂实践经验。也就是能因材施教,能根据不同学生来灵活调整讲课的内容和进度。并且,能够在现场轻松应对现场的学生提问,进行高品质的课堂互动。除线下教学外,我也做一些线上课程的尝试。个人感觉线上授课最精彩的环节应该是在线的实时互动。学生会不断在公屏提出各种问题,有些是关于正在讲授的知识点的问题,也有很多是当时正在讲解的授课内容以外的问题。举重若轻、左右逢源地在第一时间准确回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而且答案精准、简练,经得起考证和推敲,同时又不脱离正在讲解的教学内容主题,才是授课教师体现语言功力和课堂驾驭能力的地方。除了以上两点,我觉得作为教师,多多少少要有一些教育的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培训业逐渐沦落成为一个花钱买分数的低端行业。我相信教育是一个毫无功利性的崇高话题。而培训就要功利、现实很多。但我们不妨可以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我相信以“教育”的高度和襟怀做“培训”,气度、格局便会有些不同。


名师和机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从教学角度看,“机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认证平台,同时,机构也更多地承担了学生的管理与服务职能。而对机构而言,核心竞争力永远在师资,在所谓“名师”的身上。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要计算每一节课的“投入产出比”,如果没有清晰的、量化的“产出”,一切都是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那么这样的课程就一文不值。这就是“名师”价值的体现。我一直觉得“师资和内容才是王道”,所以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是机构顺利运作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为了保证语言教学的专业和精准,在选择教师团队时更多看重具有国内外名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资历的应聘者。同时,对每个学生而言,留学申请是一次艰苦的“修行”,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既是一位专业的导师,同时更应该是一位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伴侣。无形之中,这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范畴以外要求。

教师和机构的关系很微妙,很大意义上超越了形式上的雇佣关系,彼此都有各自的规划、诉求与“情怀”。至于前一段引起热议的“名师出走”现象,其实我一直看的很淡。流动很正常,关键在于,离开“机构”后,“名师”如何能让自己发展得更好;“名师”离开后,“机构”如何能保证不受任何影响,风雨无阻、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经营目标。如果两点都能实现,这样的流动又有什么不好?换句话说,当“离开”成为事实,不管对“名师”还是对“机构”而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为什么说名师会走是一个很正常的事?


“名师”往往都是有些思想的。人生苦短,他们需要不断探索各种精彩的可能。他们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效力于某一机构,但终归不是永久,所以,“名师”出走,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况且,和其他行业相比,培训业的流动率并不算高。

在“名师”效力于机构期间,机构能在短期内留住“名师”的,无外乎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满足。物质满足是逐年递增的丰厚收入,精神满足则包括尊重、信赖以及提供的清晰、明朗的职业上升通道。

当然,对“名师”而言,“机构”就够就像一所大学,不管有多令人留恋,总有毕业的时候。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名师”为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梦想而离开,我想“名师”与“机构”之间,应该只有彼此相互的感恩与祝福。


名师出走之后机构该去哪儿?


如果机构足够成熟的话,应该不受任何“名师”出走的影响,淡然应对,迅速调整,圆满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简单说,就是有足够的能力在“名师”出走之后,迅速补上空缺,提供更高品质的课程,维护品牌与口碑。正如前面讲过的,和其他行业相比,培训行业的人员流动率并不算高。机构要有清醒的认识,很多时候,高水平的流动远远好过低水平的稳定。


名师的进阶之路


教师的进阶没有止境。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包括对英语语言的深入学习、对出国考试的多维度系统分析、中英文人文典籍的阅读等等。流水不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授课内容的不断更新与提升,形成自己“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在紧张的授课之余,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同时,需要不断去了解培训、教学以外的其他行业、其他领域,以及其他领域和行业中的优秀人才。有时候只有走出一个圈子,走出固步自封的狭小天地,才会发现世界那么大,而你的人生,有无限种精彩的可能。(来源:芥末堆 作者:小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我未能像应当地那样去生活,当回首往事,我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苍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京ICP备16066458号-1|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市场人 ( 京ICP备2023000371号-1 )

GMT+8, 2024-11-22 04:07 , Processed in 0.06731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